?

放開合資股比 一汽集團最不該反對

2016-11-02 17:46
家用汽車 2016年8期
關鍵詞:一汽集團合資汽車

在放開股比這件事上,一汽集團應審視自身不足,發揮現有優勢,調整公司戰略積極應對,而不應站出來反對。其自主品牌多年發展不利的現狀與事實令一汽集團此番發聲十分無力。事實上,在中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在“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面前,在中國經濟轉變增長方式遭遇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重要發展階段,反對中國政府放開汽車股比限制的聲音,都顯得刺耳,虛張聲勢,不識時務。

就在幾天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做起帶頭大哥,召集一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北汽集團代表和一些行業組織集體發出反對國家相關部門提上日程的汽車合資放開股比限制的聲音。這些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有理有據,言之有物,娓娓道來,行業發展、中國品牌之未來,國家經濟安全,利潤分配等等,十分有道理。其中最集中的一個觀點就是,放開股比將使中國汽車業失掉利潤保障,阻斷中國品牌的正常發展,影響中國汽車工業乃至國家經濟安全。

無法茍同。

在筆者此前的一次公開主題演講中,曾經提到“應對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汽車行業還沒有準備好”。事實證明,以行業協會牽頭,幾大汽車集團參與的這場討論會所釋放出來的主張驗證了筆者的觀點?!爸袊圃?025”在關乎國家經濟命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戰略要義,沒有被這些人重視。

這是一個信號,面對中國汽車產業格局即將重新調整的重大變革,一些既得利益集團,一些擁有重要地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們仍然在游離,在抗拒,在左顧右盼,在瞻前顧后,在時代發展與國家經濟處于關鍵轉型的大趨勢中,他們用多年以來在汽車行業積累得來的資源優勢與思維慣性想要說服更多的人甚至國家相關部門,再次推遲合資股比放開。

在這些發聲的企業集團中,有一汽集團。據媒體報道,一汽集團規劃部副總工程師劉鎮代表一汽集團參加會議并發言。在筆者看來,不經過充分市場競爭和洗禮,不經過痛定思痛、壯士斷腕的改革,即使再給如一汽一般的大集團多少年,都無法改變他們旗下自主品牌逐漸衰落的命數。改革開放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開放給中國汽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汽車產品之豐富,增長之迅速都給中國制造業和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始料不及的驚喜。但一汽集團旗下乘用車業務的一汽轎車、一汽紅旗等品牌卻是中國大型國有汽車集團的最典型失敗案例。

一汽集團曾經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工業基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與政策支持,與豐田和大眾等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為集團帶來了豐厚的財務利潤,旗下公司的多款汽車產品擁有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共和國長子一度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驕傲。然而,在人們對原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的“耐住寂寞二十年”充滿憧憬的時候,徐建一接任。一汽集團從那一年,開始快速墮落并滋生腐敗。同時,由于長期依賴合資,依賴跨國公司產品及技術的溫床,而逐漸忘掉初心,失去進取心,把老一汽人的自主精神、創新精神、民族精神、工匠精神消耗殆盡。曾經是中國國民車的夏利品牌,曾經是中國民族驕傲的紅旗品牌,都在這一時期走到了歷史的最低點,錯過了提升品質、擴大市場份額,傳播品牌美譽度的最佳時機。

如今由徐平接棒的一汽集團,如一個久病初愈的病人。國家施行合資股比放開的宏觀舉措,力圖讓中國的制造業可以將中國經濟遭遇的三期疊加風險以及各種危機化解,通過提振實體經濟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使中國脫離中等收入陷阱。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國夢的兩個一百年的中國汽車人的時代擔當,在這個時候,一汽集團作為央級汽車企業的代表,公開反對放開股比,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當我們再結合一汽集團與其他大汽車企業集團相比日漸式微的自主品牌事業發展現狀,我們會認為,這是一個荒謬和荒唐的企業決策,是一個極端錯誤的企業行為。我們甚至愿意相信劉鎮的言論并非一汽集團官方的聲音,也并非徐平的本意。

與當年中國加入WTO組織如出一轍,爭論總是存在。曾幾何時,有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擔心合資企業的產品將和跨國公司一道給中國僅有的幾家自主品牌企業帶來致命打擊。事實證明,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越挫越勇,逆勢而上,創造了許多中國汽車的奇跡。即便不久前,自主品牌集體遭遇“13連降”的艱難局面,以廣汽乘用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為代表的優秀自主品牌企業,仍積極應對,并調整發力,以產品品質、技術革新、創新驅動為突破口,在技術、產品乃至銷量上都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

因此,我們有必要把這個看上去、聽上去很有道理的道理說破,一些行業組織和企業集團與其說是反對國家放開股比是擔心中國自主品牌發展,倒不如是擔心自己在核心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等方面沒有做好,失去了政策保護,可能會受到跨國公司及殘酷市場競爭雙重的考驗,失去了技術依賴和產品依賴。中國需要的是健康、充滿活力、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中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一味地保護下去,中國不會成為制造強國。開放股比限制,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會是一場災難,而是汽車業的一個新發展機遇。在充分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促使我們的企業進行技術創行,提升管理能力和品牌,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提供給他們一個只注重短期利益的溫床。而且,關于公司治理結構,是合資雙方根據公司發展和戰略共同制定,就目前在華的合資企業中,意欲在中國市場發力,仍然需要中方企業的支持,二者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在放開合資股比這件事上,近年來爭論聲音不斷?,F在又有行業專家說,不是反對,是建議推遲8年以后等等的言論。我們想說,爭論解決不了問題,幾個行業專家和組織,個別的企業代表所發出的反對的聲音,很不合時宜,是局部利益不服從整體利益的錯誤論調。作為自主品牌多年以來都做得不夠好的一汽集團,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認清形勢,順勢而為。

猜你喜歡
一汽集團合資汽車
合資賣油怎么才不虧
英特爾攜手一汽集團,引領汽車行業全新變革
設立合資人壽險企的實務分析
合資股份買賣潮來臨
繽越:合資SUV的克星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
“大一汽”上市前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