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2016-11-02 17:17孫鈺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7期
關鍵詞:景別構圖藝術

摘 要:電視劇《潛伏》是一部戲劇沖突強烈的作品,劇中的勾心斗角、偽裝、綁架、竊取情報、暗殺、救同志、殺叛徒一系列緊張而又刺激的情節把一個在特殊歷史背景下一個特殊的工種所經歷的腥風血雨通過電視劇畫面技術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不僅僅是一個藝術上想法構思精妙的產物,更是一種技術上的成熟,脫離技術是成功的電視劇作品不能稱之為優秀的藝術作品。本文將從主旋律信仰的貫穿和演員選取角度首先進行藝術層面上的分析。其次對該電視劇技術層面上精妙之處進行分析,其中包括畫面色調景別和照明特色進行闡述。

關鍵詞:藝術;技術畫面色調;構圖;景別;現實主義照明理念

作者簡介:孫鈺,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 2013照明藝術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7--03

序言:

《光影大師》中說到:“電影也是一種技術,而不單是藝術?!彪娨晞∫嗳?。一部電視劇的成功誕生人們往往只是關注到演員的顏值高低,演技好壞,劇情發展和男女關系是否符合觀眾期待,從而忽視了一部優秀的電視作品背后所付出的技術支持。藝術在電視電影領域來看可謂是高度依賴于技術?,F代高科技的發達,使得世俗化審美成為一種風尚,同時他也拓寬了人們的審美視域?,F代技術可以讓人們看到過去認為難以看到,難以實現的畫面。董秀成在《論大眾傳播中的受眾逆反心理》一文中說過:“我國國產電視劇節目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千人一面、百會一腔的單一固定的生產模式,使受眾產生消極態度, 形成心理對抗,久而久之,受眾必然期待個性化的有辨識度的電視節目出現?!盵1]所以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勢必在主題思想或是敘事方式上具有別的電視劇不具備的特點從而滿足觀眾獵奇的心理響應受眾的心理需求。這就要求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必須把絕佳的藝術思維付諸于實踐,讓世人看見即通過技術呈現出來,才能使藝術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自由,也得到世人的肯定,這樣才能在漫漫時間長河中獲得一席之地,被世人口耳相傳。

一.淺析電視劇《潛伏》藝術上的亮點

2009年初,電視劇《潛伏》首先在地方臺播出,4月份,北京衛視、重慶衛視、黑龍江衛視和東方衛視四家衛星頻道開始播出。而后電視臺和報刊雜志等媒體開始制作各種分析和專題采訪欄目,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潛伏>創事紀》一書,完整的收錄了《潛伏》的劇本 ,并記錄了并記錄了整個電視劇由誕生到創意的整個過程,有導演的訪談和幕后制作的花絮這個時期也開始在各大書店暢銷。在《潛伏》的百度百科上記錄了這部電視劇獲得第27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和第15屆白玉蘭最佳電視劇獎。[2]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電視劇《潛伏》迅速躥紅,成為當年的收視黑馬。由此可見《潛伏》巨大的敘事藝術上成就是無庸置疑的,一經播出得到了全國觀眾的青睞。而這些受眾大多是為了潛伏緊張刺激的情節和演員本身亦或所演繹角色而選擇觀看的。

(一)藝術亮點之主旋律信仰

電視劇《潛伏》之所以熱播后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細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此部電視劇區別于其他諜戰題材電視劇最大亮點在于一根主旋律——信仰貫穿始終。讓觀眾隨處可見劇中人物身上的崇高,并且為之震撼,不是一盤散沙。仔細反思我們身處的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速度超過每一個人的想象。比如說互聯網如此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老一輩人無法理解的,一輩子沒用過手機,一輩子沒上過網的那一代人正在老去死去,而現在的年輕人是手捧著平板電腦長大的,但不能否認的是現代化的進程又是和世俗化一起增長的,人們的價值觀異常分散和異樣,現在的人追求的是標新立異,信仰正離我們遠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潛伏》這部電視的熱播喚起了人們對普適信仰的認同,繼而信仰也被從意識的更深層次中喚醒。正如作者劉源所言:“如此觀眾一邊享受著縝密情節帶來的窒息感受,一邊感動于劇中人物基于信仰的自律克艱?!盵3]觀眾在思考普適信仰的時候,潛藏在每個人內心中的力量是巨大的,當這種個人的力量被一種媒介所激發并串聯起來的時候,其聲威之浩大,連我們自己都會為之震驚。信仰會產生力量。信仰的力量最能感動觀眾?!稘摲分魅斯鄤t成的信仰是共產主義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在信仰的支配下,他堅定地從事著危險的工作,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稘摲吩诒磉_信仰這個立意的時候,對于信仰的描繪毫不隱諱,有時會用非常直白的手法。例如余則成在左藍犧牲后,驚魂甫定,反復朗誦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并把其中張思德的名字換成了左藍。這個場景用得極為震撼,直接點破了余則成從愛屋及烏轉變到堅定信仰的過程。

(二)藝術亮點之人物塑造豐滿

縱觀近年來的諜戰題材電視劇, 大部分都將寶押在了題材和情節上,很少在人物性格上下工夫。而這些電視劇都有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依靠原作品的名聲和主人公的設定進行所謂的再創作。這樣往往讓讀過原作的觀眾大跌眼界,有的時候甚至覺得完全推翻了原本對作品的美好期待,這樣的創作不如就保有原本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美好愿景。像這種忽視整體主題判斷和人物性格塑造繁榮諜戰劇很難打動人心,引起觀眾的興趣從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必是曇花一現和無人問津罷了?!稘摲吩诮巧茉焐献屛腋杏X眼前一亮的是它雖然整部作品主旋律都是人們極其熟悉的積極向上高歌共產黨信仰的力量,但它毋庸置疑的打破了傳統諜戰劇在人物造型上非黑即白的特點,讓主人公余則成變成了一個有靈有肉的生活人,他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正確的,也不是一開始就是有著堅定信仰的共產主義戰士。他一方有著正確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幫站長吳敬中做一些不光彩的事,并且自己也從中“獲利”,當然與站長不同的是,他的獲利都是為了解放,為了勝利。當然人物的成功塑造也離不開演員的選取。整部電視劇并沒有像如今熱播的國產劇《瑯琊榜》,《偽裝者》等選用一批高顏值的演員來吸引觀眾的視線從而在收視率上得到保障,而是選取一些觀眾熟悉的演員。男主人公余則成主演和參演的電視劇和電影作口碑都錯,電影《梅蘭芳》中孫紅雷扮演的邱如白就大受好評,還有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和《落地請開手機》觀眾們對孫紅雷這個小眼睛的男演員早已爛熟于心。王翠萍的扮演者姚晨因在早先《武林外傳》中扮演郭芙蓉而迅速躥紅為一線演員,全國人民都對這個演員也是十分熟悉。當時的電視劇在演員的選取上不時興走顏值路線,卻也能深得人心。

二.淺析電視劇《潛伏》技術上的別致

當從技術層面走進電視劇《潛伏》時,不難發現脫離了技術支持的藝術也無法成為一部打動人心的優秀作品。藝術無庸置疑是一門語言,他通過技術這種途徑從而創作出一種藝術符號同人們交流,而技術又不是最終得目的,只是為了能更好地表達藝術的思想,因為脫離了藝術得技術也是無米之炊,依靠技術上豐滿的藝術可以成為更好的作品。

(一)利用畫面色調、構圖、景別組合造型

“除了真實的背景、藝術化的布景外,電視劇中色調的和諧和統一也是提高該劇畫面布景的重要手段之一?!闭鐒㈠^錨在《開啟電視劇的視覺盛宴》一文中提及的觀點。[4]所以不難看出一部電視劇畫面的色調是高度為其主題服務的。從技術上講,電視圖像是黑白影像加上色彩,如同黑白照片涂上色彩一樣。從造型角度講影調是指畫面的黑白傾向,色調也是一種傾向,是以一種色彩為主導形成的一種色彩傾向。影調和色調構成畫面調子然而電視節目處理色調影調是以場景、段落或整個作品為單位進行的,不能一個鏡頭一個調子。這是由電視畫面的特點所決定的。作為一部諜戰劇,《潛伏》首先在主基調上把握得十分準確。畫面色調元素多以深色調為主,場景得選擇也夜戲居多,全劇激動人心扣人心弦的時刻都發生在夜里。主人公余則成潛伏在情報局中,其所處環境也基本配色均用深色系,平日里大多穿著黑色風衣,佩戴黑色方框眼鏡,烏黑的頭發,蠟黃的臉,看來心事重重還總是不茍言笑的肅穆,他冷靜,沉穩,心思縝密,脫口的每句話給人的感覺都要在腦袋里饒了幾繞才說。當然情報局里面的人都不簡單,老謀深算的站長,急于求成的李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牌,不到最后誰也辨不出是敵是我。劇中場景的顏色多是以灰白黑為主,室內那沉重的黑色木柜,方正的辦公室和小房間,無一不表現電視劇的核心精神壓抑與緊張,無一不顯現出諜戰的風格。站長辦公室內暗紅色皮質沙發和深色茶幾,就連因光線常年照射不入的房間的墻面都是灰黑色的。

《潛伏》在構圖和景別控制上也做到了中規中矩,基本采用九宮格構圖、對稱構圖和三角構圖的方式,這樣的畫面構成會有一種穩重之感,是對諜戰劇嚴肅主題的呼應。經常出現的畫面則是沙發上的站長和余則成二人皆穿這黑色中山裝,這不僅表明兩人的身份,更是表現兩人的深不可測。兩人間的一臺老式唱碟機,在導演的可以安排下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構圖,整個畫面構成中表達的壓抑、沉悶之感不言而喻。無論是余則成和站長還是余則成和陸橋山亦或是余則成和李涯,都存在著敵人和工作伙伴兩種復雜的關系,內心暗流涌動,每當兩個人出現在畫面上時,基本都采用穩重的對稱式構圖,給人以嚴肅壓抑之感,兩個主人公分別位于黃金分割線的兩邊,這樣的畫面構成元素無疑是在技術上呼應了諜戰主題嚴肅緊張刺激的主旋律。

再例如梁三民來余則成家的場景。夜晚到來,在余則成狹小的房間之內。余則成和梁三民兩人坐在白色的布藝沙發上,中間擺放了一座布藝臺燈,為壓抑的空間帶來些許緩和。此時是個中景鏡頭,畫面中兩人和桌上的小臺燈又是三角形構圖,莊重之感透過畫面表達的十分清晰。這幕的高潮在畫面由中景鏡頭推上去到余則成臉上的特寫的鏡頭時表達的異常明顯,桌上臺燈的光亮幽幽泛著黃光,打在余則成的側臉上,側逆光線顯得余則成側臉輪廓分明,頭發的邊緣和衣服的質感都顯得十分細膩,這種側逆光效更加烘托出人物此刻有些局促,緊張,但立刻又明白自己將要做什么的決心和堅持要去抗爭的勇氣。像這樣的電視劇畫面,人物不用太多的獨白和解釋,簡單的電視劇畫面構成元素,房間內的布景,色調,光效就可以烘托出一種氛圍,讓觀眾立刻就明白畫面的意義和內涵所在,懂得導演透過畫面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使得畫面整體十分和諧,結合劇情的畫面給人以壓抑緊張之感。

(二)利用現代紀實主義照明理念烘托氣氛

電視劇藝術毋庸置疑是一門視覺造型藝術,那么光線就是造型藝術的核心與靈魂??v觀眾多造型藝術,電視劇藝術是借助光的作用與手段來塑造藝術形象的一個典型。不難發現電視劇《潛伏》中光線造型的作用成功貫穿了藝術創作的全過程。不僅包括了《潛伏》在初創階段的文學構思和畫面構想,還涉及主創階段的形象造型與環境再現,氣氛烘托等?!稘摲返墓饩€造型多用現代照明法,即追求最真實的還原人物與場景。不難發現《潛伏》以夜戲為主或者說是以暗調場景為主,毋庸置疑夜戲和室內夜晚暗調場景拍攝難度大于白天拍戲,主光源多以燈具為主利用輔助光進行照明,這無疑對燈光師和攝像師都是一個挑戰。要做到畫面不能過度曝光也不能曝光不足?!稘摲吩谌宋锏呐c環境光的處理中基本做到了既保持環境光對人物的制約,又維持了整體畫面的真實,同時對于余則成,翠萍,站長,李涯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畫和心理活動刻畫的十分生動。

《潛伏》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就是翠萍和余則成在家穿著睡衣端坐在臥室的桌前小心翼翼地進行潛伏工作——記錄共產黨發來的電報并且用密碼本翻譯。此時是一個內景照明場景,由于是個歷史題材電視劇,所以對于女主角翠萍的塑造并不是像現代審美一樣用蝴蝶光造型,即主人公人臉越白越好。反而選擇的主光源是一盞橘色的小臺燈,使得整體畫面更加溫馨。同樣的這樣的布局畫面無形中縮小了景別,使得在電視畫面中看來余則成和翠萍在《潛伏》整個電視劇大的主題關系上顯得格外謹慎與小心,但在男女主人公個人關系上又格外親近。男女主人的臉上光線處理都比較柔和,采用光色柔和的橘色光源而且沒有明顯的陰影和高光的反差,雖無亮點,但滿足了觀眾肉眼所需要的最基本視覺享受。不難看出燈光師對于人物造型與環境的整體把控。在外景照明上主要強調烘托整體的氛圍?!稘摲酚霉庠煨偷耐饩按蠖嗍窃谟谝雇戆l生打斗或爭執的時候,這時比較注重畫面驚險氣氛的塑造,常用大反差和強烈的明暗對比來制造環境氛圍,造成劇情的緊張感。例如翠萍受余則成之托為阻止左藍見馬奎的妻子這一場戲,這場戲的情節發展也是十分緊張刺激,屬于典型的外景照明場景,這是布光的方法著重在于整體情緒的把握而不在于對于人物面部細致的造型。此刻布光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拍攝區域光線過亮導致拍出來的效果和白天拍攝沒有差異,沒有夜景的氣氛,但也要注意防止整個亮度過低,一片灰暗??梢钥闯龃淦己妥笏{的臉上光線較為柔和,利用了不強于人物輪廓光的散射光,使得照明效果達到了最佳。

(三)利用背景配樂來強化主題內涵傳達

“我的信仰是無底深海,澎湃著心中火焰,燃燒無盡的力量,那是忠誠永在。溫暖若盡在你心里,愿用一生祝愿,生命只為一個信仰,無論誰能聽見?!边@兩句摘自《潛伏》的主題曲《深?!?。這首歌讓人在看完電視劇后印象十分深刻,由此看出這部電視劇的信仰主旋律深入的不只在于情節,連背景音樂都配套渲染相得益彰,無疑時極大地增強了諜戰類電視劇的聽覺感官沖擊力。宋楠楠說過:“一般而言,諜戰類電視劇在背景配樂上音色偏于清透響亮,尖銳跳躍笛,簫,琴,箏等管類亦或弦類樂器,其所形成的清亮回旋,玄秘躍動,縱橫交織的配樂特色也使得人物性格特征的凸顯更加獨特另類。故事情節發展的推動更顯跌宕曲折,主題內涵傳達的強化更為深刻細微?!盵5]諜戰題材電視劇是近年來在電視熒屏上大放異彩、廣受歡迎的重要劇種,而該劇中奇詭神秘、縱橫交錯的背景配樂更是一大亮點,在凸顯人物性格特征、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以及強化傳達主題內涵等層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烘襯價值和渲染效用。在《潛伏》28集翠萍撤退,翠萍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深?!返男删従徬肫?,配合余則成慌亂的神情,情景交融無疑加深了觀眾對于這一分離場景的印象,視聽元素結合多種不同音色、不同音律的笛、簫、琴、箏等各式樂器來創設縱橫交織的和聲效果,以此實現激越深沉、昂揚豪壯的背景配樂,強化這一幕主題內涵的傳達。

結語:

“虛構作品的特點就是要找準時間的合理性與人物性格的合理性。虛構的難處,不在于故事的離奇古怪,而在于如何合情合理?!痹u論家王干如是說。對于諜戰片《潛伏》大抵如此吧。這部電視劇成功的將以余則成為首的這些小人物融合在了大的時代背景之下,塑造出當時時代背景下一群平凡而又真實的英雄形象,并且用電視劇畫面塑造并謳歌了這些英雄驚心動魄的一生。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不僅是藝術層面上,更是技術層面上的。倘若沒有完美的布景造型,突出主題的畫面色調,成熟的拍攝手法,燈光造型。這個故事不會這么真實而動魄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所以與其認為電視劇的成功在其藝術性上,我更愿意將電視劇的成功看成是在技術的支持下充分體現了它的藝術性。用《潛伏》里的一句臺詞來做結?!盎钪?,過生活?!鄙钍亲詈玫睦蠋?,一切人生的哲理和藝術的感悟都來源于生活,最后也都要回到生活中去,當然也包括電視劇這門用畫面謳歌生活的技藝。

注釋:

[1]董秀成.《論大眾傳播中的受眾逆反心理》[J].新聞傳播研究 2007.04.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4j7c2UfBh6eBKY1zs8xhV76XZamSRhWklVCrvb0XP4ZiUv5CCDpnoo2SCS71le8Q1xjs6tilE03MWoHKjdC0Hv9V-4O5rxdC81EEryKG7S.

[3]劉源.《當代電視》[J].新作品評 2009.06.

[4]劉錨錨.《開啟電視劇的視覺盛宴》[J].當代電視2016.02.25.

[5]宋楠楠. 《奇詭音縱橫,暗戰人世界——淺析諜戰類電視劇背景配樂的價值效用》[J].影視傳媒 2015年01期.

參考文獻:

[1]董秀成.《論大眾傳播中的受眾逆反心理》,《新聞傳播研究》2007.04.

[2]劉源.《當代電視》[J].新作品評 2009.06.

[3]劉錨錨.《開啟電視劇的視覺盛宴》[J].當代電視2016.02.25.

[4]宋楠楠. 《奇詭音縱橫,暗戰人世界——淺析諜戰類電視劇背景配樂的價值效用》[J].影視傳媒 2015年01期.

猜你喜歡
景別構圖藝術
紙的藝術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略談風景油畫教學中的色彩訓練方法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談構圖法在風景油畫創作中的運用
動畫藝術創作中視聽語言應用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