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問題串為主線、以概念圖為依托的課堂教學

2016-11-02 10:25于偉東
中學生物學 2016年7期
關鍵詞:問題串概念圖課堂教學

于偉東

摘 要 以問題串為主線,以概念圖為依托,師生共同探討了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該教學模式的設定能夠讓學生很好的掌握新知識,學科能力得以提升。

關鍵詞 生物進化理論 課堂教學 問題串 概念圖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地位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包括三個主要知識點:拉馬克的進化學說、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和達爾文以后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其中重點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學生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不僅可以了解生物進化理論在拉馬克、達爾文之后的發展,而且能夠通過學習進化理論的發展過程,加深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和感悟。

1.2 教學形式

筆者采用了“問題串教學法和概念圖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閱讀教材為基礎沿著教師設定的問題串,找出本節內容的三個核心知識點,有利于學生了解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過程,理解科學不是一個靜態的體系,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以概念圖為依托,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能使他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以提升。

2 教學過程

2.1 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在同一環境中的兩種蝴蝶。設置問題串供學生討論:

① 枯葉蝶的翅很像一片枯葉,這有什么適應意義?

② 從進化的角度,怎樣解釋這種適應的形成?

③ 同一環境中不乏翅色鮮艷的蝴蝶,這與你剛才所做的解釋有矛盾嗎?如果有,又怎樣解釋?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導入新課,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探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學生通過討論,有些問題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能給出完整的答案,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促進他們對于本節課的學習,以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2.2 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課件展示拉馬克的生平,強調他敢于同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做斗爭,盡管遭到了種種攻擊,但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P110的內容,解決以下問題:

① 拉馬克進化學說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② 你能舉出以他的觀點為依托的實例嗎?

③ 因用進廢退而獲得的性狀可以遺傳給后代嗎?

④ 你認為他的歷史貢獻和局限性有哪些?

關于拉馬克的進化學說,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分析教材指出主要觀點,并要求學生能夠說出它的進步意義,理解他對科學的熱愛和敢于堅持真理的精神;以此來培養學生不以權威論的生物學素養。

設計意圖:經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從教材中獲取拉馬克進化的主要觀點和存在的缺陷,認同生物進化理論既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同時又受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這一觀點。教師對學生探究存在的問題及時點撥,當傾聽者和引導者,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

2.3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本節教學的重點,這一部分內容是學生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由來的關鍵。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以教材中“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為依據,讓學生通過自學得出相應推論,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其要點。在學生閱讀教材時,教師應充實一些具體事例,如長頸鹿為什么是長脖?從而對拉馬克的進化觀點進行適當的否定,引導學生說出進化的其他實例,進行適當的討論,讓學生在爭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根據概念圖總結出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圖1)。在此基礎上教師做適當的講解,然后由師生共同總結出生物進化的原料、動力、結果、內因等,以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圖2)。

在學生理解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教師繼續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① 達爾文的貢獻是什么?

② 由于受到科學水平的限制,關于遺傳與變異的本質達爾文是如何解釋的?并舉例說明。

③ 既然個體的表現型會隨著個體的死亡而消失,那它還能成為進化的基本單位嗎?

④ 根據所學過的知識舉例說明物種大爆發現象(提示:如多倍體的形成)。

通過討論,學生肯定了達爾文的進化觀點,也認識到它的不足之處,認同自然選擇學說從誕生起就不斷的被質疑、修正,而這恰好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

設計意圖:通過概念圖使學生發現自然選擇學說中的觀點是根據已有事實不斷推論和完善總結出來的,體會對自然選擇學說的修正是必然的,認同科學的探究是在曲折中前行的,為下節課的學習作鋪墊。這些都說明即使像達爾文這樣偉大的科學家,其思想觀點也會有局限性,學生在討論其歷史貢獻和局限性的同時,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必將得以升華。

2.4 達爾文以后進化理論的發展

教師設疑:什么是種群呢?什么是基因頻率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共同完成下一節內容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的形式,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小結,讓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同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在課后能主動預習新知識,效果當然要比教師強迫學生預習來得好。

2.5 當堂檢測

通過習題訓練,學生能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了解這一內容會以何種形式考查,為課下復習指明方向。習題的設置要緊扣當堂所學,這種方法極具針對性,效果顯著。

3 教學反思

問題串和概念圖的應用,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四種能力的培養。以問題為驅動,避免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盲目性,概念圖能對相關問題進行適當的整合,加強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知識形成體系。與講授式相比,此種探究模式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又改變了傳統課堂上教師的角色,與現在某些完全開放的課堂相比,學生基礎相對牢固。筆者建議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關鍵問題的講解要及時。

筆者在隨后的學生談話與專題訓練中發現,這一節課的反饋效果很好,學生能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當然也有同學反應問題串中有的問題不能很好的理解,關于這一點筆者將會在今后教學中逐步探討與完善。筆者建議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對新授課中的問題集體生成,集大家的智慧,最后以導學案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參考文獻:

方煜.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一節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4,39(9):46-47.

猜你喜歡
問題串概念圖課堂教學
概念圖在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精心設計“問題串”,提升高三數學復習效率
概念圖教學功能初探
概念圖構建中概念關系提取方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