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紫砂藝術的繼承與創新

2016-11-03 22:27吳俊杰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繼承紫砂創新

吳俊杰

摘 ? 要:藝術的獨創性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創作語言來表達作品的內涵,所涵蓋的是前人或傳統藝術作品中所沒有出現過的東西,它包括作品的表現手法、制作技藝、創作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材質、工具等。不僅可使作者從普遍性中脫胎而生,而且這種獨創性能影響同代人甚至歷史。

關鍵詞:紫砂;繼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040-01

藝術的獨創性獨創性是藝術的生命,也是藝術發展的動力。任何一個紫砂壺藝人在他的壺藝創作中都會遇到一個普遍的問題,即傳統的經驗和成果。如果完全依賴傳統模式,則最多只能重復別人的,也易于被別人重復,從而淹沒在普遍性之中,完全失去自己的特殊性,即個性。如果完全不顧傳統模式,違背藝術創作的一般規律,信手亂捏,則不可能成為壺藝作品,更談不上獨創性。

綜觀紫砂壺的發展史,也就是一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史,如果沒有歷代藝人不懈的探索、不斷的創新,也就沒有紫砂的今天。明代的時大彬,他把日常用的、粗糙的紫砂大壺改變成精制的、采用線條表達壺藝形象,既實用又可供人們玩賞,可謂前所未有。由于這一變化,從而改變了紫砂壺的歷史,把紫砂壺單一的使用功能演化為具有使用性和觀賞性的兩重功能,從此紫砂進入了藝術的大雅之堂,這就是紫砂壺藝的獨創性。

清代的陳鳴遠則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界瓜果植物上,用“物為我用”的觀點對自然界的物品創造性地進行仿生,創造出一批仿生作品佳作,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對自然形態的形似仿造、簡單的復制,而是作者通過自己對事物的感悟,用心去體驗、去把握,把自己的思想、語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藝融化到作品中去,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創造出了既求形似,更求神似,具有鮮活生命力的作品,開創了紫砂藝術的歷史新篇章。陳鳴遠的作品不僅影響同代人,而且在紫砂歷史的長河里留下了一段無法改變的航程,這就是陳鳴遠對紫砂壺藝的獨創。

清代嘉道年間的陳曼生和楊彭年合作,由陳曼生設計銘刻、楊彭年制作,獨創了集書法藝術、陶刻藝術于一體的“曼生壺”之壺藝新風,稍后的畫家子冶與彭年、友蘭合作,開創了繪畫與紫砂壺相結合的藝術道路,并形成了“子冶壺”的獨特藝術風格?!奥鷫亍钡某霈F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精粹,詩詞、繪畫、書法、篆刻、雕塑融于一體,不僅表現出的制作者的個性特征,而且提高了作品的藝術素養。

由此可以看出,歷史上的幾位壺藝家,他們獨創的藝術風格不但影響同輩人,而且一直影響著近代和現代的壺藝創作。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傳統模式的紫砂壺藝,已經觸及到中國傳統文化范疇的各個方面。宜興紫砂淵源之長,影響范圍之廣,所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之多,可說是中外陶瓷史上的一個奇跡。之所以會有如此的魅力,除了紫砂本身特有的優良品質外,它表現出制作者的個性特征和涵蓋的藝術素養是其他炻器、瓷器和金屬器所無可比擬的。

歷代藝人把大自然賜予的紫砂泥,在靈巧的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世界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它既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又是帶給后人的沉重壓力。后人要想逾越這一高度的確具有許多的難度。從現代的壺藝創作來看,大都依賴傳統模式,不論是素凈的光貨,還是仿生的花貨,或是書畫的文玩,以及借鑒其它傳統藝術,如青銅器、雕塑器、木刻器、古陶瓷等各紋飾的筋瓤貨等作品,均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完善,在傳統模式上的繼承、復制,壺藝創作并沒有質的突破。盡管他們有著深厚的制作功底,熟練地掌握了時大彬高超的制壺技藝、陳鳴遠惟妙惟肖的仿生技巧、秉承了陳曼生的遺風;盡管他們制作的仿生作品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臨摹作品也幾可亂真,但是他們的壺藝創作均沒有突破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的模式,或許這就是過分依賴傳統的無奈結果。

藝術需要繼承,更需要創新,藝術的生命在繼承中延續,在創新中得以發揚光大。如果傳統藝術不講繼承,背離紫砂本體語言,忽視紫砂本質的東西,片面追求新奇怪異,那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樹,不可能有什么藝術生命力。

當今社會,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產生了大量的紫砂壺愛好者及收藏家,同時也產生了一批紫砂壺藝的欣賞家及批評家,因而也極大地刺激及提高了當代壺藝家的創作水平,無論在泥料、工藝、燒成還是造型設計、銘刻裝飾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具有獨特的壺藝風格的優秀壺藝家不斷涌現,他們所創作的壺藝作品具有新時代的特色,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賦予傳統技藝制作的紫砂壺新的內涵來反映時代特征,將作者的思想、情感、德操等融匯在作品中,這是現代紫砂人在吸收繼承傳統紫砂文化的基礎上一次新的突破。宜興紫砂之所以有今天之輝煌,達到一個空前之繁榮,正因為有諸多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職責的現代紫砂人懷著十年磨一劍的恒心,不辭艱辛、努力探尋、不懈追求的結果。也正因為如此,紫砂的明天將會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劉紅仙.妙談紫砂壺的創作[J].江蘇陶瓷,2009(04).

[2]顧治培.紫砂藝術的探索與創新[J].江蘇陶瓷,2006(S1).

[3]曹敏敏,顧躍明.淺談紫砂紀念壺[J].江蘇陶瓷,2006(S1).

猜你喜歡
繼承紫砂創新
大美紫砂,無聲的藝術——論紫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畫家張宜與紫砂
文質彬彬的紫砂新境——吳鳴紫砂藝術品讀
淺談杜審言、杜甫的祖孫關系:推崇、繼承、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