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傳統審美對當代藝術的影響

2016-11-03 23:49李曉翠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天人合一

李曉翠

摘 ? 要:本文從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的起源展開,了解藝術審美觀的發展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對當代設計產生的影響,最后探討中國設計師應該如何繼承與發揚傳統。

關鍵詞:審美藝術;感性形象;天人合一

中圖分類號:J50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47-01

一、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的產生與發展

從廣義的設計概念角度來看,當原始人有意識地鑿成第一塊石器,可以說他們有了最原始的近乎本能的設計能力。瓦薩利說:“設計,我們所謂三項之父……從許多事物中導出了一個一般判斷,即自然萬物的形式或理念?!倍斶@些只具有實用功能的石器逐漸被打造成光滑的形態,人類便已無意識地形成了初始的審美形態——對光滑材質的欣賞與追求。從中國的原始文化代表“山頂洞文化”中發現的最早的縫紉工具可見,當時的石器加工已經有了規整的形態。

當然這些石器主要是以實用為出發點,僅僅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漸漸的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由于祭祀等活動衍生出來舞蹈以及圖騰等裝飾用品,乃至于“羊大為美”的定義出現,可見人們已經從無意識的審美狀態轉化成有意識的審美追求?!霸谥圃旃ぞ叩倪^程中,人們逐漸對自然界諸如均衡、對稱、色感等形式韻律的法則逐漸有了意識。這種意識從自發到自覺,同時通過對物質材料的了解和征服,使之在創造過程中得以表現。而由于人們的使用需要和宗教、政治等意識形態的影響,又促使人們在制造工具和器皿的過程中對法則的運用,使得工具和器皿內在意蘊在為宗教和政治服務的過程中得到深化和發展?!?/p>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從神靈隱現的史前時代,夏商之際的巫史藝術,到秦漢之際的“大美”氣象,恢弘壯闊的大唐盛世,人文薈萃的北宋盛況,元明清的通俗戲曲與典雅文化,由陳炎主編的《中國審美文化史》給我們呈現了一幕幕活靈活現的中國傳統藝術審美發展史。中國古代創造的輝煌不計其數。然而到了近代,工業化的巨輪,無情地碾過了當時閉門鎖國自己發展的封建中國,重創了整個中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國傳統藝術之路戛然而止。

二、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的特點及其影響

(一)文字與平面設計

感性形象是審美意識孕育、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中國文字的歷史主要就是從感性的象形圖像開始的。我們都知道象形文字是最早記載人類生產生活的方式,中國的漢字正是很好的繼承并發揮了象形圖像的結晶。它揭示了人類進化的過程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產。后來的中國文字發展出來的書法凝結了中國的許多思想精華?!耙娮秩缫娙恕笔侵袊鴼v來都有的說法,“墨涂的痕跡看作有生氣有性格的東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睆倪@些說法上看,文字已經起到了移情的作用。

中國文字與書法藝術對當代設計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平面設計特別是海報設計。在有使用漢字的國家,比如日本與韓國,經常會在設計中使用漢字元素。因為一個漢字就可以讓人從聲、形、意各個方面體會它的內涵,這正是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含蓄而有張力,內斂而又奔放,簡練而引人遐思。日本有名的平面設計師杉浦康平說:“漢字代表了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它反映出東方的文化特點。

(二)園林與建筑設計

我國自然式山水園林的理論“妙極自然,宛自天開”,以及其創作實踐的影響,在世界各個歷史文化交流的中,不僅對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同時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園林藝術創作也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中國園林融合歷史、人文、地理的特點,對“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以及強調舒適宜人,巧于因借的視域擴展等設計理念,在人居空間越來越小的當代,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著名的建筑大師弗蘭克?賴特結合了這些“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成功的創立了“有機建筑”這一思想,他設計的流水別墅等作品很好的繼承了這些特點,成了膾炙人口的杰作。

(三)家具與產品設計

中國傳統家具發展的鼎盛時期無疑是明清時期,它們造型簡練、結構嚴謹、做工精細,木材堅硬、紋理優美,造型渾厚、裝飾華麗,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榫卯結構是中國傳統家具的靈魂所在,明清家具也是利用榫卯結構的巔峰之作。

在現代國際家具簡約風盛行的潮流中,“中國風”帶來了新鮮的血液。米蘭國際家居展中展出的提盒設計,想法就來源于明清的家居用品。中國主義盛行,到處可見用現代主義手法詮釋東方神韻的產品設計。

三、如何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

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衍生出獨特的審美文化,而這些審美文化指導下的生產生活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藝術色彩。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觀對世界的影響都非常深遠,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設計。我們也發現,世界各國的設計師的中國風設計,包括中國本土設計師做出的設計,如果單純只是提取中國傳統藝術的表象符號,其設計的生命周期常常很短。

所以我們應該繼承什么?應該是深層次的傳統藝術審美觀,是中國傳統藝術透露出來的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觀念,是謙虛厚實的做事方法,把這些中國思想精髓作為設計的精神指導。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發揚?首先應該是觀念物化。就是在中國精神的指導下做設計,做出有中國個性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才經得起推敲。其次是敢于創新。不應該是局限在傳統藝術中固步自封,只有創新才能做出現代的中國設計。

猜你喜歡
天人合一
淺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當代意義
“天人合一”的歷史內涵及現代警示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態倫理智慧及其現代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