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2016-11-03 10:27部鳳英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效果研究手術室護理舒適護理

部鳳英

【摘要】 目的 探究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9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差異性。結果 觀察組心率正常41例(91.11%), 血壓正常43例(95.56%), 傷口感染3例(6.67%), 出現疼痛1例(2.22%), 護理滿意度為97.78%, 均優于對照組的32例(71.11%)、35例(77.78%)、14例(31.11%)、11例(24.44%)、77.7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具有顯著的效果, 可有效增加患者對手術的信心, 提高手術成功率, 縮短手術后恢復時間, 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舒適護理;手術室護理;效果研究;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80

隨著社會的發展, 醫學技術的進步,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 而針對手術室護理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因此, 本文主要對9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模式, 探究其護理后各項指標的差異性,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66.67%), 女15例(33.33%), 年齡27~70歲, 平均年齡(48.41±10.5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71.11%), 女13例(28.89%), 年齡28~71歲, 平均年齡(49.74±10.5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等。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手術前護理 針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前護理, 其主要是由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 讓患者及家屬能夠對手術的治療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 之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安排手術事宜。若患者出現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 應該立即對其實施有效的緩解, 告知患者手術并不可怕, 和手術治療的相關流程, 做到手術透明化[1, 2],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并鼓勵患者能夠采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手術治療, 積極配合手術, 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1. 2. 2 手術中護理 手術時, 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若出現異常情況, 需要立即對醫生進行反映, 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1. 2. 3 手術后護理 在手術結束后, 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 在患者清醒后需要了解患者的感受, 是否會出現疼痛等癥狀, 若疼痛感較為強烈, 則需要口服止痛藥, 緩解疼痛感[3]。同時, 護理人員還需要告知患者術后的飲食方面需要食用比較清淡的食物等。

1. 2. 4 體位護理 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需要臥床休息, 因此很容易因為臥床而產生下肢靜脈血栓[4], 所以, 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給予患者實施體位翻轉等護理干預, 使得患者能夠經常改變自身體位, 降低由于臥床所發生的一系列并發癥情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后心率正常、血壓正常、傷口感染、疼痛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心率正常、血壓正常、傷口感染、疼痛及護理滿意度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飲食方面的改變, 患病人群越來越多, 而采用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也隨之增加, 其對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干預要求也越來越高, 同時, 相關資料還表明[5, 6], 手術室內的各項護理質量不但會影響患者的情緒, 還會影響患者在手術中的成功率, 因而, 對接受手術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通過對9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 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手術室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手術前護理、手術中護理、手術后護理以及體位護理干預, 其心率正常41例(91.11%), 血壓正常43例(95.56%), 傷口感染3例(6.67%), 出現疼痛1例(2.22%), 護理滿意度為97.78%, 均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的32例(71.11%)、35例(77.78%)、14例(31.11%)、11例(24.44%)、77.7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資料曾表明[7, 8], 舒適護理干預方式是我國一種比較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 且具有一定的特征, 其主要是以人為本, 解決患者的各項問題, 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另外, 在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時, 患者一系列不良情緒也會因為護理人員的詢問消除緊張感, 進一步的提高手術治療的成功率, 同時, 護理人員還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制定人性化的術后恢復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舒適護理主要是以人為本[9], 盡量滿足患者要求, 達到一個舒適的手術護理環境, 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 促進患者的康復,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手術室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使得患者對手術充滿了信心, 從而給手術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提高手術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劉英妮. 手術室護理中采用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23):116-117.

[2] 李永芹.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20):221-222.

[3] 李建榮, 譚杰. 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效果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3, 23(10):5884-5885.

[4] 肖桂梅.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239-241.

[5] 鐘祥莉. 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 求醫問藥(下半月刊), 2013, 11(9):267-268.

[6] 趙萬紅. 探討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8):246.

[7] 王志蓉.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今日健康, 2014(7):129.

[8] 洪小美, 陳麗鋒.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應用的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3(24):144-145.

[9] 陳愛云.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運用效果觀察. 中國社區醫(醫學專業), 2012, 14(11):301.

[收稿日期:2016-04-28]

猜你喜歡
效果研究手術室護理舒適護理
案例教學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研究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AIR jordan的品牌傳播效果研究
社會組織助力弱勢兒童教育的運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