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2016-11-04 03:40張元銘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李贄法度書風

張元銘

(山西大學,山西太原030006)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張元銘

(山西大學,山西太原030006)

宋代書法開創了“宋尚意”的美學新朝,他們以崇神尚意的審美理想超越了以形寫神的階段,造就了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又一個黃金時代,啟迪和影響者今人的審美活動。晚明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期,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到了晚明,傳統的書法審美意識逐漸受到了挑戰,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各種藝術思潮的影響及轉型變革時期心態的變化,晚明書法呈現出奇的特點。

宋代;尚意;晚明;尚奇;比較

一、尚意的宋代書學思想

宋代“尚意”書法美學思想的一個突出特征,強調書法藝術的娛樂和抒情,把作書能書作為文人士大夫陶冶性情、自我修養的雅事。宋代“尚意”的書法家們極力發掘和強調書法藝術的超功利特性,認為書法不達于理、非形于物,只是筆墨點畫的組合建構。宋代“尚意”思想的第二個特征,是在書法藝術的形與神、法與意的關系上,更加重視和突出神與意的審美地位和意義,提倡“即興”、“無意”的揮寫,反對刻意求工,使書法的點畫線條及結體造型體現出更多的主觀意味和情感價值。

清代梁《評書帖》中提出:“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钡臅撚^點。對宋人書法以尚意概括,應是基于蘇軾“我書意造本無法,點化信手煩推求?!焙芏嗳藢Α吧幸狻碧岢鲞^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法”是意的對立面。如果追求“意”的暢達無羈,則勢必要反對“法”的束手束腳。這樣的觀點用于蘇軾的書法作品分析比較合適,因為蘇軾本身就追求對法度的反叛,追求自由隨意。但是“意”是否是對法的反叛,根據宋代的書法史去分析似乎值得商榷。米芾在自己的書論中提到:“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靶募葋兄斌w現了對法度的精熟,之后的“隨意落筆”才能有古人的遺韻,自然古雅。雖提到了隨意,但更加強調了對法度的精熟。宋人這種清醒的個性創造意識,為其書法實踐的大膽探索掃平了障礙。他們沒有被晉代王書那種中和之美的書風所束縛住,也沒有被唐代書法家那種風云叱咤的壯美氣勢所壓垮,而以其富有時代特征的個性意趣,創造了奇崛跌宕、敬側怒張、挺勁俊利的宋書“尚意”風格。朱熹說:“至于黃米,而敬側怒張之勢極矣”。

二、尚奇的晚明書學思想

明代后期,文藝上出現了反復古的新思潮,表現在書法上,主要是強調書法的創作源于心靈,以師心代替師古,要求在書法創作上突破前人的束縛,獨抒性靈,遵從自己的個性。同時由于晚明時期的經濟的發達,書畫市場日漸成熟和書畫交易日趨頻繁,一大批以賣畫為生的藝人為迎合市場的需要和人們的審美口味,走向以奇取勝的路子。晚明后期的社會動蕩和變遷使得書法家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以不同于傳統書法家的創作方式,排遣內心的情緒,這也是造成晚明奇異書風的一個重要方面。李贄作為一名思想家對晚明社會的影響很大,他把王陽明的學說推向極端。主張忠實于內在自我對事物最直覺的反應。并以此來實現自我。李贄所鼓吹的內在真實的自我,對晚明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徐世浦所列舉的戲劇家湯顯祖和書畫家董其昌,皆與李贄有所交往,而且贊賞他的學說,應該不只是巧合?!捌妗本哂惺址e極的含義,它是原創力的代稱,對于藝術家和批評家而言,被稱為“二奇”的作品正是代表這一時期審美理想的佳作。但李贄的理論有著自身的缺陷。主張解放自己,來尋求最真實的自我。從董其昌始,書法中便出現了奇的苗頭。董其昌:“古人作書,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倍洳淖髌分须m歷來未見到“生”與“奇”的特點。但他提出的審美理想卻啟發了之后更為激進的晚明書家。例如,張瑞圖,剛健、迅速,轉折處多采用折筆,給人一種桀驁不馴的感覺另外,不僅體現在了書法的藝術風格上,還體現在對文字的使用異體字的風氣。

晚明書法有別與其他時代,呈現出尚奇的特點,晚明代心學思想的影響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心學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師古”走向“師心”,書法家的創作以個性的抒發為出發點,表現出極強的個人色彩。

三、宋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比較

書風的演變在歷史上大致是由繼承到創新再到繼承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的。從晉尚韻,到唐代將繼承與法度演變到了極致。宋代尚意就表現了對法度的突破與創新。元代的復古到晚明的尚奇,亦是經歷了這樣一個由繼承到創新的階段。所以宋代的尚意與晚明尚奇都是處在了因繼承與法度達到極致后的突破階段。當法度達到一定程度,書家們就會開始尋求創新,尚意與尚奇便是書家追求創新的結果。二者都表現出了對法度的突破。

二者的不同點是雖然尚意與尚奇都是體現了對法度的突破。但是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尚意是對法度熟練掌握后的升華與突破。而尚奇卻僅僅體現了與別人的不同,所以奇、怪便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書風。米芾和傅山便是兩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書家。米芾這樣的大家是因為很好的繼承了傳統,對于創新可能未必與晉人相差甚遠。這就意味著米芾還是以繼承為主的,如果放在了晚明便失去了他應有的價值?;蛘哒f晚明這樣的時代,由于人們的審美不同,也孕育不出這樣的書家。宋代相對來說接受的范圍就會大一點,不管是蘇軾的“我書意造本無法”,還是米芾“心既貯之,隨意落筆”似乎對于法度是否改變并無太大的關系,他們追求的是不被法度所束縛的自由隨意。

[1]上海書畫出版社.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3]白謙慎.傅山的世界[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J292.2

A

1005-5312(2016)29-0130-01

猜你喜歡
李贄法度書風
魏榆曉:遵循法度,方為上乘
《法度與美》寫作指導
李贄之死新探
——以黃麻士紳糾葛為中心的討論
發潛德于快悅,出謹肅以春和
——《李贄學譜(附焦竑學譜)》評介
李贄與大同不了情
李贄辭官的心路歷程
民國時期的北京書風·馬敘倫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齊魯書風萬陳錫山書法展
法無定法:禪宗法度論的審美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