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強民間文化人才隊伍培養的策略探究

2016-11-04 03:40高陽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民間文藝人才庫民間文化

高陽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文化館,寧夏吳忠751999)

關于加強民間文化人才隊伍培養的策略探究

高陽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文化館,寧夏吳忠751999)

民間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發現和培養民間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才能更好地繁榮和發展本地區的文化事業。

民間文化人才;培養;策略

通過對各地民間文化人才隊伍培養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地區的民間文化人才一方面所占比重比較小,學歷較低,年齡偏大;另一方面比較分散,均存在閉門造車、各自為陣的尷尬局面,并沒有起到繁榮和傳承文化的作用。因此,加強民間文化人才隊伍的培養勢在必行。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民間文化人才培養規劃

有了目標,人才培養工作就有了方向。據調查,各個地區每年都會出臺各自的民間文化人才隊伍培養規劃,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本地民間文化人才隊伍的調查和了解,《規劃》往往只是寫在了紙上,出現了無法實施的局面。因此,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民間文化人才培養規劃,就必須深入鄉村進行徹底地摸底調查,進行人才名錄分類,進而建立民間文化人才庫。通過民間文化人才庫的建立,根據民間文化人才的行業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培養,人才培養工作才能取得實效。

二、建設專業的民間文化人才培養陣地

近年來,通過國家惠民工程的深入推進,各地均建設了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文化活動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大多數地區有活動陣地,但沒有專門的人才培養陣地。通過在市、縣(區)建設專業的民間文化人才培養陣地,使大部分優秀民間文化人才得到專業化的培養。另外,在鄉村建設民間文化人才孵化室,使這些得到專業化培養的優秀民間文化人才在鄉村引領并指導文化愛好者,形成縣城和鄉村階梯式培養,最終取得“遍地開花”的培養效果。另外,建設的專業民間文化人才培養陣地要體現普惠性和開放性的原則,要讓民間文化人才真正成為人才培養陣地的主人,人才培養陣地不僅是培訓的場所,也是他們業余進行開放學習的平臺,更是他們在培訓學習之余進行交流、實踐和創作的樂園。

三、讓民間文化人才找到文化自信

1.加大政府的重視和扶持。例如,某地區有一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項目傳承人,在她的刺繡工作室建立之前,她四處奔走,找領導要資金、要項目,抱怨政府不重視文化工作,成了所謂的“上訪戶”。通過政府扶持建成了屬于她的工作室后,由原來的“上訪戶”,變成了當地的文化產業公司經理。自工作室建立后,她還通過親傳親授,不僅使一大批刺繡愛好者學會了刺繡作品的制作和創作,而且通過收購“親傳弟子”作品的方式,不斷引領刺繡愛好者脫貧致富。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之余她還舉辦了“刺繡進校園”活動,使刺繡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2.指導民間文化人才建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和建立民間文藝組織,是加強和弘揚民間文藝事業的堅實組織基礎。通過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建立,使民間文化人才進入了有領導、有宗旨、有目標的組織行列,結束了閑散的工作狀態,對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通過新型媒體手段,提升民間文化人才的影響力和社會認知度。微信已成為當代社會最普及、具有強大連接能力和宣傳能力的媒體。將優秀的民間文化人才通過微信、電視臺等媒體將他們的文化及產品進行宣傳報道,一方面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力,另一方面,通過媒體的宣傳,他們的文化產品不僅可以推廣,并且可以獲得收益,并不斷使他的文化產品不斷向產業化發展。

4.鼓勵和扶持民間文化人才團隊建設。通過專業文化工作者的指導建立民間文化人才藝術團,并經過長期專業的培訓學習,學員的表演才能將得到大力的提升,通過推薦參加一些大型演出活動,不斷增強他們的表演自信力。

四、拓展民間文化人才培養模式

1.“校地合作”培養模式。目前,關于民間文化人才培養方面的培訓是比較少的,如果有,也是短期的,最多的學習時間就是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由于民間文化人才的學歷偏低,這樣的培訓班只能說是了解性的或者是“走馬觀花”式的學習。當前,某些大學都有專門開設并研究民間文化的課程,選拔一些本地區優秀的民間文化人才輸送到這些大學進行中長期深造學習,另外,一些民間文化人才由于家庭等原因不能外出培訓學習,這就要求聘請一些知名專家到當地進行長期指導學習和創作。將這兩種“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適應民間文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2.“旅游地合作”培養模式。文化旅游不僅是展示和傳承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而且也是保護和開發各地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徑。將優秀的、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表演人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輸送到當地旅游地進行表演、文化產品展示、銷售,將他們的文化和產品轉化成價值,并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可以培養弟子,不斷引領更多的民間文化愛好者學習。

3.“文化品牌”培養模式。通過挖掘本地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資源,著力打造符合當地特色的文化品牌,不僅可以推動民間民俗文化向產業化、規?;较虬l展,還可以培養大量的民間文化人才。

總之,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推動力量,民間文化人才更是文化改革發展和文化傳承的基礎力量。通過建立人才培養陣地、建立人才庫和適應各類人才不同特點的培養方式,努力培養一支規模宏大、適應時代要求、富有開拓精神、善于創新創造的民間文化人才隊伍,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自覺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貢獻力量。

G122

A

1005-5312(2016)29-0192-01

猜你喜歡
民間文藝人才庫民間文化
鄭一民新作《河北民間文藝史》研討會在京召開
“一帶一路”背景下沿線的民間文化檔案保護
企業差異化人才庫機制建設案例解析
——以南方電網公司S供電局為例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市場與權力:“民間文藝”批判
吉林民間文化作家采風活動掠影
“感黨恩愛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區民間文藝匯演
跨區域共建泰安市文化創意人才庫研究
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與改進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