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紫砂壺的藝術美探究

2016-11-04 03:40唐蘭琴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壺體宜興形體

唐蘭琴

(江蘇宜興214221)

宜興紫砂壺的藝術美探究

唐蘭琴

(江蘇宜興214221)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穩”的要求。穩除指使用時的穩定外,也要求視覺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壺為求使用及創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圓形或對稱的形體,這種造型都以形體的中心線為軸。

紫砂;藝術;體悟

明代李漁說:“茗注莫妙于砂壺,之精者又莫過于陽羨?!币伺d古代稱“陽羨”,也稱“荊溪”(荊邑),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處,東臨太湖,屬長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宜興是江南典型的魚米之鄉,還是明清兩朝文化較發達的地區,也是江南人文薈萃的地方。因此,宜興歷史上的紫砂藝術大師與文人雅士都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明清時期以宜興紫砂壺泡茶遂成風尚,尤其是文人飲茶風盛和對紫砂壺的提倡、參與,大大提升了紫砂壺的藝術品位,以至宜興紫砂壺達到與官哥窯器并傳的高境。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記載,由于飲茶法的改變,“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以至于“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

中國傳統美學的要素是“意境”,或者說是形與意的辨證關系,再進一步可以追溯到陰陽的對立統一。這種美學強調的是抽象的美和具體的美之間的互補作用,往往不是一語道破而是“留白”,重在參悟。這種審美情趣在繪畫、書法、建筑、音樂、詩歌、雕塑乃至現代的攝影、行為藝術等等各種藝術門類里都是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在為人處事方面,人們都中意于傳統的“含蓄美”。而各行各業的從藝人員,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極力營造出一種意象,留待鑒賞者去揣摩、去品玩……還是要回到意象的本源上來。所謂意象,意就是抽象的、藝術家的情感,而象乃是具體的、客觀世界的反映。意與象相結合,造就了“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的效果,能使人從具體事物聯想到抽象的、來自作品深處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許是作者發出的信號,也許是超然物外的感覺……總之是主客觀達到了統一,心與物產生了共鳴。

“壺如其人”,一只壺雖然只是表現了一定的客觀對象,如:方器、花器、筋紋器。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個人的人格、人品、氣質、才能、學識修養、生活經歷等。不同的人,所創作出來的東西、風格就不一樣。同樣是一把掇球壺,邵大亨的挺秀灑脫;程壽珍的豪放潑辣。因為個性不同,所以追求的藝術趣味就不同。

壺藝風格不僅體現在技法、技巧上,也體現在造型、題材、選泥、用泥、銘文、印款等方面。格調有高低之分,就像人格高下一樣,這就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上對壺藝作品的最高評價是逸品。而邵大亨、裴石民、顧景舟的作品,堪稱逸品。泥、工、款、點、線、面兼出神入化,方非一式,圓非一相,多一點不能,少一點不得??此菩攀帜閬?,卻功在壺外。強調個性、強調自我情感的抒發,似一朵清水芙蓉,全憑天然雕琢。紫砂器是一種無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繪畫的裝飾來達到陶瓷藝術中美的效果,而是通過造型結構來表達其外觀美。紫砂壺藝經過長期的發展,陶工創制了不少精練別致的壺樣,這些設計都蘊含著很多美學觀念。制作者從設計、制作、修整所花費的功夫不容小覷,一件紫砂壺器,可能從外型上并不能看出其制作、設計的用心良苦,懂行之人便能識出其中的氣韻神嫻。一把紫砂壺的造型美丑,不單單是指其嘴、把、身筒、蓋、鈕之間的比例是否和諧,外觀是否別致,也在乎于其整體所蘊育出的氣韻。所以紫砂壺的造型之美值得我們去探討。

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穩”的要求。穩除指使用時的穩定外,也要求視覺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壺為求使用及創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圓形或對稱的形體,這種造型都以形體的中心線為軸。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軸上,從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軸線,落在壺底的中心點。所以,壺底的大小就在視覺上影響壺的穩定性。此外,壺體的肩、腹部位的變化,也影響著整體造型的重心和穩定性。如:壺體比較矮、底部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視覺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穩或壓重感。又如:壺體較高、底部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軸上升而產生輕巧和生動感。

隨著時代的演變,紫砂在造型上不再拘泥于對稱的幾何圖形,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基本上離不開上文所述“穩”。眾人熟知的“仿古壺”,是筆者較為喜愛的一款壺型,這款壺器,造型非常簡單,但是一把優秀的仿古壺卻極其難得,仿古壺,壺體肩與肩的比例必須對稱得當,肩于底也應該在同一個垂直線卻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而壺把、壺嘴之曲線尤為重要,做壺講究氣韻和諧,比例得當,如果壺體較為矮小的話如果選擇十分挺拔,線條很剛勁的壺嘴、壺把就會顯得非常不和諧,失去和諧便失去了穩健。

紫砂壺造型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用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大小、造型的方圓、線條的曲直、坯質的粗細、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紫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如: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使兩者的設計在相似對比中取得調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頂壺為例,在形體和輪廓上,它的體面方圓結合,線條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面、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

[1]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國明清紫砂壺藝鑒賞[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

J527

A

1005-5312(2016)30-0051-01

猜你喜歡
壺體宜興形體
汽車膨脹壺體用聚丙烯材料黃變及改善研究
宜興釉陶
折疊式電熱水壺的安全風險點淺析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一種新型持續膀胱沖洗引流桶的設計與應用
西夏文形體研究述略
雞霉形體
早期形體訓練對產婦產后形體恢復的積極效果
圓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