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憶:寫作就是要能吃苦

2016-11-04 20:04劉慶邦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20期
關鍵詞:王安憶主席房子

劉慶邦

有些事情我不能明白,安憶她憑什么那么能吃苦?如果說我能吃點苦,這比較容易理解。我生在貧苦家庭,從小缺吃少穿,三年困難時期餓成了大頭細脖子。長大成人后又種過地,打過石頭,挖過煤,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我打下了受苦的底子,寫作之苦對我來說不算什么苦。而安憶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父母都是國家干部,家里連保姆都有。應該說安憶從小的生活是優裕的,她至少不愁吃,不愁穿,還有書看。就算她到安徽農村插過一段時間隊,她母親給她帶的還有錢,那也算不上吃苦吧??砂矐浐髞肀憩F出來的吃苦精神不能不讓我佩服。

1993年春天,王安憶要到北京寫作,讓我幫她租一間房子。那房子不算舊,居住所需的卻缺東少西。我和妻子給她送去了鍋碗瓢盆勺,還有大米和香油,她自己買了一些方便面,她的寫作生活就開始了。屋里沒有電視機,寫作之余,她只能看看書,或到街上買一張隔天的《新民晚報》看看。屋里沒有電話,那時移動電話尚未普及,她幾乎中斷了與外界的聯系。

安憶在北京有不少作家朋友,為了減少聚會,專心寫作,她沒有主動和朋友聯系。她像是在“自討苦吃”,或者說有意考驗一下自己吃苦的能力。她說她就是想嘗試一下獨處的寫作方式,看看這種寫作方式的效果如何。她寫啊寫啊,有時連飯都忘了吃。中午,我偶爾給她送去一盒盒飯,她很快就把飯吃完了,吃完飯再接著寫。她過的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我覺得她有些對不住自己。就這樣,從四月中旬到六月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她寫完了兩部中篇小說。她之所以如此能吃苦,我還是從她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

安憶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有評論家把她與別的作家比,她說她沒有什么,她就是比別人對寫作更喜歡一些。有人不是真正喜歡,也有人一開始喜歡,后來不喜歡了,而她,始終如一地喜歡。她說:“我感到我喜歡寫,別的我就沒覺得和他們有什么不同,就這點不同:寫作是一種樂趣,我是從小就覺得寫作是種樂趣,沒有改變?!?/p>

為了寫作,王安憶放棄了很多活動。不但在眾多采風活動中看不到她的身影,就連她得了一些文學獎,她都不去參加頒獎會。2001年12月,王安憶剛當選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時,她一時有些惶恐,甚至覺得當作協主席是一步險棋。她擔心這一職務會占用她的時間,分散她的精力,影響她的寫作。她確實看到了,一些同輩的作家當上這主席那主席后,作品數量大大減少,她認為這是一個教訓。在發表就職演說時,她說她還要堅持寫作,因為寫作是她的第一生活,也是她比較能勝任的工作,假若沒有寫作,她這個人便沒什么值得一提的了。

對王安憶來說,寫作才是硬道理,不寫作就沒有道理。寫作是王安憶的精神運動,也是身體運動;是心理需要,也是生理需要。她說寫作對人的身體有好處,經常寫作就身體健康,血流通暢,神清氣爽,連氣色都好了。她說你看,經常寫作的人很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而且多數比較長壽。否則的話,就心情焦躁,精神委頓,對身體不利。

猜你喜歡
王安憶主席房子
中秋
悲劇與救贖——談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救贖之路
“跟著”習主席去大阪
主席致辭
王安憶小說病象報告
當“房子”愛上賣萌耍寶以后
一百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