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構成與設計應用

2016-11-04 14:19劉建斌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元素傳統文化

劉建斌

摘 要:當下含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元素的日用產品、藝術作品和建筑設計受到世界的關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是中國設計與產品制造成功走向世界的關鍵。

關鍵詞:文化;傳統;元素;設計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0-0028-02

The Composi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LIU Jian-bin(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Dalian Campus Metal and Jewelry Studio, Dalian 116650,China )

Abstract :At present, daily products, art work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strong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attract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belongs to the nation belongs to the world, so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to modern desig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Chinese design and product manufacturing go globally.

Key words :culture; tradition; element;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經過五千年的歷史發展和積淀,也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偉大貢獻。具體由兩大方面文化元素構成,即由傳統的思想意識形態和視覺物質形態構成。即物質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凡是在中華民族融合、演化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中國人創造、傳承、反映中國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國特質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國元素。20世紀90年代國人嘗試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結合,如在現代化產品的外型上加上傳統的原型圖案;以構成形式設計的現代化建筑在屋頂加上古典造型的琉璃瓦,現在看來將這些傳統的圖形與現代設計直接的組合,有點簡單或牽強。但他們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結合的先例。經過近30年發展,今天有諸多的本土設計師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結合并取得成功的案例,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當年開創先例的有識之士。有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認真深入的研究提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把傳統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當中,是中國設計與產品制造走向世界并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構成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主要由兩大方面構成,一方面由中國傳統思想意識形態文化元素構成的“意識形態元素”,也可稱為精神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是傳統視覺可視形態,也是“物質形態元素”,前者是歷史各時期社會思想意識形態積淀的“意識形態”產物,后者是勞動人民在具體的生活中不斷改進和創造的“物質形態”產物。今天我們心中的經典傳統文化形態元素,是經過五千年社會生活實踐的體驗而延續下來,因此它是令人敬畏的。

(一)傳統思想意識形態元素的構成

中國傳統思想意識形態文化元素,是由其歷史各統治時期的思想意識、政治意識、法律思想、儒家思想、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價值體系、民俗事象、生活習慣等觀念形式組成。是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也是精神文化元素的體現。中國傳統的思想意識形態雖然經歷諸多的歷史朝代的變革與文化的影響,但儒家的思想還是綿延至今,其原因是因為儒學植根于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隨時自我調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而且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東方最有價值的知識系統,以至于今天在世界各地開設許多“孔子學院”。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國學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傳統思想意識形態的主流。

(二)傳統視覺物質形態元素的構成

傳統視覺形態也是物質文化元素的具體體現,它包括大到故宮長城,小至窗欞門釘。大致可分為壁畫與裝飾圖案、青銅器與器皿、絲綢與瓷器、廟宇與建筑、文房四寶與古典書籍、服飾與蠟染、詩詞與書法、家具與日用品、手工藝與工藝品、餐具與食品、園林與自然景觀等。具體說來,凡視覺能看到的經典或具有特色的都是視覺形態構成的元素范疇之內,也可稱為物質文化元素。中國傳統視覺形態元素,主要表現在那些經典的藝術作品呈現的形態、器皿和建筑上的圖案、皇宮貴族的室內及服飾色彩,這些從平面到立體的經典元素形態。是構成傳統文化視覺形態元素的主流,也是今天人類進行設計和創作的運用傳統元素的重要素材。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設計應用

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結合,是當今藝術設計界很久的話題。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接受了西方外來的現代藝術設計思潮和創作理念,諸如構成的、抽象的、現代的、后現代的等等,于是我們的產品設計在“形態構成”設計方法和理論的指導下,產品造型設計有很大改觀;藝術作品也在現代思潮的影響下逐漸融入國際社會。然而我們畢竟有五千年傳統文化淵源,完全與傳統割裂的現代設計是很難立足于世界之林。如將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直接運用到現實的設計中,盡管有懷舊的感覺,但采取模仿和復古形式進行的設計會讓人感覺缺少時代審美情趣和原創。因此傳統的文化元素必須進行提煉加工或創新轉化,提煉符合設計主題思想創意的新形態。具體在設計實踐中可嘗試將意識形態元素的“寓意化”、 視覺形態元素的“簡潔化”、制作材料元素的“置換化”、 色彩形態元素的“直接化”、表現形式元素的“時尚化”等設計方法。

(一)傳統意識形態元素設計應用的寓意化

設計實踐中的寓意表現手法是常見的。意識形態元素的“寓意化”是賦予形態新的含義,作品表現可運用“寓意化”的手法,將傳統思想意識形態通過具體視覺形態元素表達出來,是完成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設計作品的關鍵。諸如佛、道、儒、太極、陰陽、八卦、五行、法寶禪宗等,必須要通過寓意性或象性征來表現。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意識形態要素為當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傳統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當今許多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作品出現。國家提倡的“和諧社會”、 和而不同,高鐵機車的名稱“和諧號”等體現儒家思想的偉大之處,對指導中國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的思想意識具有非凡的意義。天人合一是物質世界的絕對運動。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是和諧統一的。準確的表現中國傳統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精神,是當代藝術設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傳統視覺形態元素設計應用的簡潔化

傳統視覺形態元素的“簡潔化”,是將傳統的可覺形態如建筑形態、青銅器皿、饕餮圖案、歷代經典圖案、石窟壁畫、明清花飾等繁瑣的形態,進行提煉加工提取原形態的特色元素,去掉那些冗繁的、瑣碎的形態,最終實現創作具有簡潔的、明快的、時代感強的新形態。1999年建設完工的上海金茂大廈,其外部金屬構件形態與玻璃的組合,構成現代抽象形態,局部形態簡潔化的組合構成整體“塔”的形態,遠處觀之,其外觀形態似乎有中國傳統“塔”的形態要素,堪稱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的成功之作。

(三)傳統材料形態元素設計應用的置換化

材料置換是當代設計的表現手法之一,簡單的說將傳統的形態直接運用到新的設計當中,但原形態的材料必須采用現代新型材料,否則僅是一件仿制品。新材料、新工藝必然帶來新的形態。如平面圖形設計可借鑒立體形態;立體形態設計可借鑒平面圖形;傳統材料的形態可置換為現代新型材料;今天的具有傳統形態元素的現代設計比比皆是。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它融合了多種中國元素,將傳統的夏商周時期鼎器的形態元素運用到設計中,而將傳統的青銅材料置換為現代的鋼鐵與合成材料,真可謂將傳統材料與現代新型材料成功置換的典范,在展現了國人盛典氣勢的同時,也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傳統色彩形態元素設計應用的直接化

色彩是設計作品表現最為直觀的形態元素之一,色彩元素“直接化”是將傳統色彩形態元素直接運用到設計中,當然不應該簡單的將傳統色彩隨意的運用,應“形色合一”,而應采用現代抽象的形態,作品才能充分的表現傳統色彩藝術與現代形態的結合,即形態與色彩的有機結合,這需要作者的巧妙構思與聰明智慧。中國傳統經典色彩元素以“中國紅”和“皇中黃”著稱,尤其“中國紅”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今天的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以傳統的“中國紅”色彩元素與現代抽象形態相結合,充分表現當今中國的偉大復興與建設盛世的決心,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色彩表現運用恰當,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并引來世界目光,而目前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速度與“中國紅”再一次震撼世界。

(五)傳統表現形式元素設計應用的時尚化

“時尚化”已成為當下人們購物消費的主流,所以設計具有時代感的藝術作品或產品是當下設計師首先關注的重點,但純粹的現代感產品有時也會顯得單調。因此將傳統文化元素形態或圖形進行提煉或轉化,使單元形態簡單化,再運用現代構成設計的表現手法重新進行組合設計,在賦予傳統產品“時尚化”的同時,也會將傳統的文化元素表達出來。2008年的奧運“會標”設計及系列招貼設計更多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成功結合案例,受到世界的稱贊。

結語

顯著的GDP增長,已使我國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國,隨之中國設計也一同與產品走出國門,尤其是那些“中國制造”的產品成為世界的關注點,我們迎來了大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們的設計作品、產品一同走向世界,只有將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才能立于世界不敗之地。這方面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比我們先走一步,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不久的將來會趕超他們。今天我們的上海金茂大廈的建筑設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實現完美結合;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2008年奧運會“會標”及系列招貼設計讓人驚嘆;上海世博會的中國展館建筑設計,將傳統的“中國紅”元素與純粹的現代抽象“構成形態”結合,又一次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設計的作品推向極致。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多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三維立體作品和二維平面作品成功的出現在世人面前。在全民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工作的時刻,本土設計師們應首當其沖。

參考文獻

[1]高陽. 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設計[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8.

[2]賈楠,周建國.中國傳統圖案設計[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5.

[3]韓曉曼,王子涵.圖案形態創意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6.

[4] 辛華泉.形態構成學[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歡
元素傳統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