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構主義思潮下的當代戲曲藝術研究

2016-11-09 22:00曲朝莉
戲劇之家 2016年20期
關鍵詞:繼承與發展解構主義多元化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當代戲曲藝術的解構現象,探討戲曲解構所呈現的多元化藝術美。文章從多個角度切入,不僅僅局限于解構現象的研究,更注重這種新變現象為當代戲曲的繼承與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在保持戲曲藝術原有本質的基礎上,尋求創新突破,讓古老的戲曲藝術可以更加輕松地走入大眾視野。

【關鍵詞】解構主義;戲曲;繼承與發展;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37-02

戲曲是一門古老的戲劇藝術,隨著時光流轉,當代戲曲藝術也有了新的時代面貌,戲曲要保留獨特的傳統藝術價值,同時又要適應時代的潮流,繼承與發展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解構主義在戲曲中的運用,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春晚舞臺著戲曲服裝做戲曲扮相的現代舞蹈,讓戲曲藝術回歸到大眾視野。不可否認,這些解構的形式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戲曲藝術的完整性,戲曲三大特性也隨之弱化,但從美學的角度來說解構主義創作的這些藝術品,在觀眾對戲曲的接受上是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這或許將是戲曲在當今文化市場得以繼承與發展的一條可行之路。

一、解構思潮下當代戲曲的文化市場

戲曲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是文化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戲曲文化市場由于受文化多樣性的沖擊,蕭條局面未有改善。解構主義的核心理論則是對于結構本身的反感,認為符號本身已能夠反映真實,對于單獨個體的研究比對于整體結構的研究更重要。解構戲曲則是打破戲曲原有的秩序,從整體入手,先認識再喜歡,將戲曲的元素拆分、獨立出來進行再創作,重新搬上舞臺,同時吸收其他舞臺藝術的精髓,創造屬于戲曲的新的表現形式。川劇《金子》、豫劇《程嬰救孤》都是戲曲改革的典范。

在當今戲曲的復興大潮中,解構主義的出現并不奇怪,但解構主義帶來的新氣象卻是不可忽視的,越來越多的戲曲元素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引起關注,從小劇場到大制作,不難看出戲曲在嘗試各種形式的表演方式。從總的趨勢來看,戲曲被解構,單獨的戲曲元素作為主體出現在舞臺上,將完美精湛的古老戲劇的每一個弧度展示給觀眾,層層滲透,戲曲市場或將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關注。

二、解構的戲曲舞臺表演程式的價值探索

對于戲曲解構的著手點,筆者認為首先應從戲曲藝術最獨特的程式性切入,程式性是一種規范,更是戲曲身份的象征,如何讓觀眾在接受閱讀這些程式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愉悅,而不是晦澀難懂,這是戲曲解構的價值所在,也是探索的一個中心問題。其次,戲曲的內容與形式是一個有機整體,這種完整性正是基于對戲曲程式的尊重,而打破這個整體,就需要破壞程式化的結構與符號,從而建立一種新的秩序。鑒于解構戲曲的這兩點探索,筆者認為戲曲程式是否能打破是戲曲改革應當圍繞的一個問題,而打破的這個“度”需要在多次的舞臺實踐中得出,當下正是利用解構思潮的這種影響力,將這種固化的程式打破,來檢驗戲曲程式的重要性,它必然會產生一個是否可行性的結論,這就對現實的戲曲改革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戲臺、舞臺是戲曲表演的載體,戲曲的舞美藝術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眾所周知,戲曲是“角兒的藝術”,表演是本體,所以舞美應當服務于表演,而當下流行的戲曲舞美“大制作”正是打破了原有的桌椅程式,將戲曲的重中之重放在了舞美之上,這種演出方式在傳統觀念中是極為詬病的,虛擬性都消失了,程式性都破壞了。如果戲曲還是百年之前的藝術,或許今天我們不用談方式方法,我們只談作品,可當下的戲曲走在傳統的老路上已經有些疲乏,我們就不得不去接受嘗試任何一條可以帶來關注的新式探索之路,這種戲曲舞臺大制作的方式給了觀眾一次對于戲曲的重新定義,不是古板難懂的晦澀,而是耳目一新的驚奇,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成功,這只是一次嘗試。所以,對戲曲外在表現形式的探索,對戲曲本體程式的再創造,都是在西方解構思潮關照下的一種舞臺表現的嘗試,是有實踐價值的。

“戲曲表演的程式化動作,不單是塑造舞臺形象的手段,而且是演員的基本功訓練,根據人物的性格和規定的情境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具體的一場演出,而演出結束,程式又成了單純的技術單位?!雹俪淌阶鳛榻M成戲曲表演的一個基本單位,在戲曲舞臺表演中,是一套表現人物情感和情境的有意義的符號,而當舞臺演出結束,程式就成了一個獨立的無意義的符號。而解構主義運用在當代戲曲中正是要求我們把程式作為一套簡單的閱讀符號,把復雜的難以理解的程式重新拋回到無意義的個體中,成為一種新的表達語言,借助這種戲味十足的符號語言,使戲曲回歸大眾視野。這種嘗試不僅體現在戲曲本身的舞臺表演中,也體現在戲曲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所產生的新的表現形式上。

三、解構的戲曲元素與重構的戲曲舞臺魅力

(一)戲曲的服裝意象——大羽華裳

《大羽華裳》的八個篇章把歷史故事、人物感情、意境聲音貫穿于內,以古代的服裝為基礎,經過藝術家的解構、提煉、概括、美化、裝飾形成一套類型化的程式性專業服飾,用現代表現形式建構,展現古老的戲曲藝術,通過對戲曲服飾元素的解構,觀眾能通過對服飾的解讀,識得人物的扮相,了解戲曲的行當和戲曲典故,由單個元素認知戲曲的整體??梢?,這種解構的戲曲元素——戲曲服飾意象,為群眾搭建了一個獨特的了解戲曲藝術的平臺。

(二)戲曲與流行歌曲“兩下鍋”

“對于熟悉并喜愛流行音樂的觀眾來說,京劇的唱腔、旋律也不同于歌曲,它固有的程式化的板式、唱腔、結構、演唱技巧深奧而復雜,形成了獨特的演唱風格。這也給觀眾了解戲曲、走進戲曲帶來了阻礙,因此對觀眾來說,也需要接受戲曲板式和唱腔的培訓,讓他們了解什么是‘二黃‘西皮?!雹谟纱丝梢?,只有將這些程式性的音樂內容從整體中解構提煉出來,通過一種直觀的、易于理解的表現手段或者說是一種較為流行的娛樂形式為載體,提前讓觀眾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得以接觸和了解,才能使程式的解讀化難為易。如在流行歌手魏晨的《少年游》中保持流行音樂唱法的同時,加入了女旦男生的唱腔“佳人少年,前世種下的糾結,姻緣紅線,邀你人世共并肩”,讓聽眾感受到了戲曲音樂帶來的這種柔化思緒的感動;陶喆的《蘇三說》對京劇《蘇三起解》的故事進行了改編,使更多的青年朋友了解了蘇三起解的故事??梢?,“兩下鍋”開創的新的音樂創作模式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婉轉的唱腔、優美的戲曲唱詞、古典戲曲典故與現代流行音樂的融合創作出的一首首經典的戲歌更容易被觀眾、聽眾所理解與喜愛。

四、結論

戲曲繼承與發展的問題,是一個時代的命題。戲曲元素的解構,不論是戲曲服裝、戲曲音樂還是與流行音樂的融合,都在試圖創新。這種戲曲藝術新創作的舞臺演出,為戲曲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元素解構之后對于演員的要求也不再嚴苛,很多戲曲表演者得到更多的舞臺機會,這對戲曲的人才培養也是一個轉變。戲曲在這場潮流中關注度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劇場一睹戲曲的風采,解構的戲曲元素不論是否真的對戲曲本體造成創傷,但在戲曲發展上是利大于弊的。戲曲在與時俱進地尋找自己的發展之路,多元化發展開拓了戲曲的新局面。戲曲的繼承與發展在不斷地摸索進步,藝術的探索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注釋:

①②周愛華.戲曲美學導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161-203.

作者簡介:

曲朝莉(199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猜你喜歡
繼承與發展解構主義多元化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解構主義翻譯探析
解構主義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淺析解構主義對傳統翻譯理論的沖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