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孤島覆蓋模型的優化策略研究

2016-11-09 22:31向一丁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6年9期
關鍵詞:村通酉陽覆蓋范圍

向一丁

摘要:當前,村通工程、很多農村和鄉鎮的3G信號覆蓋幾乎都是孤島覆蓋模式,這種覆蓋模式導致了大量的23G互操作引起的網絡問題,文章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優化研究,從參數、規劃建設和天饋調整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孤島覆蓋模型的一些優化策略,為解決好類似覆蓋模式提供了較好參考價值。

關鍵詞:孤島覆蓋模型 23互操作 覆蓋邊緣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TP2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09-0042-02

Abstract:At present, the village project, 3G coverage in many rural towns and islands covering almost all models, this model leads to cover a lot of problems caused by 23G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Through optimization of the actual case, from the paramete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ntenna and adjust other aspects of the model to solve the island covering som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olving similar coverage pattern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island coverage model;interoperability 23;covering the edge of optimization strategy

3G網絡在城區邊緣、重點鄉鎮、特別是村通工程中還存在很多孤島站,這種覆蓋模式導致了大量的23G互操作引起的各種網絡問題,因此,如何對這些孤島覆蓋模型的3G網絡進行優化,最大限度的減少由于孤島覆蓋引起的網絡問題顯得十分重要。

1 3G孤島覆蓋存在的問題

從3G孤島站點的地理分布大體來看,村通工程新建站點都分布在廣大鄉村區域,站點呈點狀分布的方式,基本上沒有形成3G信號連續覆蓋。

1.1 孤島覆蓋站覆蓋情況分析

由于新建站點多在山區,無線環境復雜,多少站點覆蓋范圍較廣,通過統計已開通的26個孤島3G站點的覆蓋情況,如表1所示。

從酉陽村通工程站點總體覆蓋情況看,平均RSCP為-87dbm,平均TP為9(1.8公里(1TP=200m)),可以看出覆蓋強度較差,主要原因還是該區域3G網絡主要覆蓋農村和山區,站點選擇較高,多數站點覆蓋距離過遠,導致平均RSCP較差,平均TP過遠。

1.2 孤島覆蓋站網絡KPI分析

從后臺數據分析,酉陽村通工程26個站點掉話率在0.8%上下波動,不難看出,村通站點總體掉話率較高。其主要原因為大多數站點覆蓋不合理,加上參數設置存在局限,覆蓋距離過遠,信號衰減嚴重。

1.3 3G孤島覆蓋存在問題分析

1.3.1 站點太高導致覆蓋不合理

從統計來看,基本上村通工程的3G基站都是在同站2G基站上疊加的。下表2就是一個典型的23G共站,但是3G小區覆蓋距離比2G小區同方向覆蓋還遠的例子。

1.3.2 位置不合理導致塔下黑

選取典型小區酉陽吉安_1小區統計分析采樣點,平均TP為9,但TP為1-6都沒有用戶占用,也就是說1.2公里之內沒有用戶,且平均RSCP為-102dBm,覆蓋強度也不好,如表1所示。

1.3.3 天線附近存在明顯阻擋導致覆蓋不合理

從酉陽龍潭水庫_3小區TP分布不難看出,該小區用戶占用主要分布在TP為1的區域,也就是200m范圍內,因此判斷該小區存在阻擋,需要通過工程改造避開阻擋,增強該小區深度覆蓋。

2 3G孤島站優化情況和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處理,將外場天饋調整和后臺參數優化充分結合起來,并且在調整過程中注意了23G共站情況下,注意3G小區覆蓋距離的控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總體效果對比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通過從后臺分析覆蓋范圍,路測指標分析、遮擋分析等找出原因之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優化調整之后,覆蓋電平值和各項KPI指標都有所提升。

2.1 23G共站小區,控制3G覆蓋范圍小于同方向2G小區覆蓋范圍

我們通過將酉陽龍頭山3G小區1小區天饋將天線角度從8+T2下壓到8+T8,并將方位角度根據實際覆蓋環境從20度調整到30度,通過天饋調整,該區域-70dbm至-80dbm覆蓋指標占比由17.57%增加到36.85%,-70dBm到-80dBm電平值之間的采樣點明顯增加,覆蓋效果改善明顯。

2.2 23G互操作參數優化

參數InterRATCSThd2DRSCP/InterRATCSThd2FRSCP的優化需根據不同場景進行不同的設置值。根據孤島站優化經驗總結,建議邊緣小區-100/-97dBm、覆蓋空洞小區-103/-100dBm、快速移動場景(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電梯)-98/-95dBm等。

優化之后,3G孤島覆蓋邊緣區域小區的CS掉話次數和CS切換次數都有明顯下降,優化后減少7.29%,在保持性能和切換指標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切換次數。

2.3 小區選擇和駐留優化策略

由于村通工程的3G基站幾乎都是孤島覆蓋模型,3G網絡在很多地方并沒有實現良好覆蓋,因此涉及到WCDMA向GSM的重選駐留問題。在空閑模式下,通過網絡設置小區重選的參數,優先選擇WCDMA網絡。在連接狀態下,在有WCDMA網絡的地方,用戶盡量使用3G網絡。

3 結語

通過對孤島站覆蓋模型的優化過程和效果分析,前后臺有機結合,不論是路測對比還是關鍵指標對比,都得到了較大提升,優化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總結起來有如下幾個策略和經驗可供參考和借鑒:

(1)23G共站的3G基站,盡量保證3G小區覆蓋范圍要小于同方向2G小區覆蓋范圍,這樣能有效保證用戶在3G網絡與2G網絡之間的切換成功率和減少切換次數,從而減少掉話幾率。

(2)對于23G覆蓋邊緣,要根據具體覆蓋環境優化2D和2F門限值,對于2G信號良好的覆蓋邊緣可以考慮晚切換到2G網絡;對于2G信號覆蓋不太好的區域要考慮早切換到2G網絡,降低由于異系統切換不及時帶來的掉話風險。

(3)對于孤島站,存在很多覆蓋空洞和覆蓋邊緣,應該優化小區駐留和重選參數,讓3G用戶盡量多駐留在3G網絡。

(4)對于孤島站覆蓋邊緣,要分場景適用不同參數,對于高速路等移動較快場景,要加快優化起壓模和切換的定時器時間,避免信號快衰落導致的掉話。

參考文獻

[1]韓斌杰.GSM原理及其網絡優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姜波.WCDMA關鍵技術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3]竇中兆,雷湘,等.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絡優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4]張長鋼,李猛,等.WCDMA/HSDPA 無線網絡優化原理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陟秀英.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11月第2版.

猜你喜歡
村通酉陽覆蓋范圍
我國行政村、脫貧村通寬帶率達100%
綠色高質高效典型案例專題——酉陽篇
力爭2020年9月底前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酉陽雜俎》中游仙故事的傳承與變異
基于機器學習的基站覆蓋范圍仿真
酉陽古歌
山西吉縣26個行政村將實現村通客車全覆蓋
淺談提高小功率短波電臺覆蓋范圍的措施
農村公路建設今明兩年將增加454億元資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