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探核心力量對技術動作經濟性的影響

2016-11-10 21:17林天灝朱麗英
體育時空 2016年9期
關鍵詞:核心力量經濟性

林天灝+朱麗英

摘 要 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科研方法,試探討核心力量對技術動作經濟性的影響,經分析得出:核心力量在運動過程中起著的調控身體姿勢、優化技能和提高技術動作經濟性的作用;較強核心力量在技術動作的學習、訓練和比賽發揮過程中顯示出優化技能和節省體能的效果,使技術動作外顯更加舒展、輕盈、流暢,內顯更具經濟性。

關鍵詞 核心力量 動作技術 經濟性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2

有關“核心”及核心力量的研究大量涌現,核心力量及其訓練已滲入各個運動項目的訓練之中,但在核心力量對動作技術經濟性影響方面的研究至今相對較少。運動員在運用運動技術時,核心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了技術動作的效果。經濟性是有效評價一項技術動作優劣的指標之一,經濟性的好壞對競賽成績有較大影響。為此,筆者查閱相關文獻,淺析核心力量對技術動作經濟性的影響,旨在揭示核心力量的作用以及其作用對動作技術經濟性的影響機制。同時,為廣大教練員在運動訓練的實踐中提供理論借鑒,豐富核心力量在運動技術動作的學習、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經濟性方面的研究。

一、核心與核心力量

(一)“核心”

人體的“核心”是指人體的中心,即是指人體的中間環節,是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區域,是由脊椎、骨盆、髖關節形成的一個整體。關于人體“核心”與“核心區域”的研究一直成為熱點,學界對于“核心”和“核心部位”存在爭議。

(二)核心部位與核心肌群

解剖結構上,人體的核心部位既包括了腰椎、盆骨和髖關節等骨骼以及他們周圍的韌帶和結蹄組織,也包括附著在這些骨骼上的肌肉。黎涌明等對附著在腰椎-骨盆-髖關節的肌肉進行檢索后發現:起、止點或起止點在該部位的肌肉有33對+1塊,其中有7隊+1塊肌肉的起止點均在核心部位。這些骨骼、肌肉、韌帶和結蹄組織等所處在的區域就是核心部位。于紅研,王虎等對核心位置的界定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的特點進行了闡釋,將“核心”與重心相聯系。韓春遠,趙曉雯[4]等指出人體核心是指“腰椎、骨盆、髖關節”形成的整體,具體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中間區域,包括附著在他周圍的神經、肌肉、肌腱、韌帶和骨骼系統,并受呼吸系統的影響和作用,按功能分有41對+1塊肌肉。

綜上所述,目前對“核心”及核心區域的鑒定研究眾說紛紜,但都圍繞人體解剖學、生物力學等方面對“核心”及“核心區域”進行概括和闡述,不同的視角去界定核心和核心部位區域,必然產生不同的結果。本研究認為核心部位有以下特點:(1)指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區域;(2)由胸的中部到大腿的中部;(3)受重心的變化而移動且可調控重心的區域;(4)受呼吸系統的影響;(5)是靜、動態維持和調控軀干穩定性和適應性變化的區域;(6)是運動中的支鏈和樞紐區域。

(三)核心穩定性

核心穩定性是指腰-骨盆-髖3個部位的聯合穩定程度?!昂诵姆€定性”是指在運動中控制骨盆和軀干部位肌肉的穩定姿態,為上下肢運動創造支點,并協調上下肢發力,使力量的產生、傳遞和控制達到最佳化。核心穩定性的研究不斷深入,提出了核心穩定性系統的概念。

(四)核心力量及其作用

核心力量是指附著在人體核心區域的肌肉和韌帶在神經支配下收縮產生的力量。由于對核心區域的認識差異,對核心肌群的劃分、分類以及數量各有不同,故對核心力量的表述亦有不同。

綜合眾多學者對核心力量的不同觀點,核心力量是處于核心部位的核心機群在神經有效支配下能夠穩定機體的脊柱、盆骨,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提高身體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提高運動時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輸出的由核心肌群所產生的力量,就是核心力量。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作用:

(1)調控身體平衡,保障動作完成

穩定的核心能夠在各個軸面上控制軀干。核心肌群興奮提高人體中心區域的整體緊張度,為遠端的靈活性動作提供穩定的基礎,保障動作完成。如:體操項目中有很多旋、翻、轉類動作,核心力量控制身體平衡、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保障動作完成。

(2)效能傳遞力量,優化技術動作

核心區域是運動的支鏈和樞紐,運動都需將外力有效的傳遞至發力末梢。通過核心區域的調控、優化,提高力量綜合利用,使身體各個環節協調有序的工作,高效能的傳遞力量。如“鞭打”類動作,外力需要穿過核心區域,傳遞至作用部位,標槍的出手,網、排、羽等球類的下壓等動作,核心區整合和調配力量的凝聚和發散,提高由核心向四肢肌群的能量輸出,使技術動作達到最優化。

(3)降低能量耗損,預防運動損傷

核心部位為上、下肢發力提供穩固支撐,在肢端的發力過程中,穩定的核心力量可減少多余動作,降低能量消耗,節省體能,推遲疲勞發生,降低運動員因疲勞發生損傷的風險。例如,踢足球時,腿踢球的動作會帶動身體重心的轉移,若核心部位失去穩定身體的功能,身體便失去平衡,易發生損傷。因此,增強核心力量對預防運動員損傷有重要意義。

二、技術動作經濟性

(一)技術動作

技術動作是在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肢體運動。各個運動項目的各種動作,都符合人體運動力學基本原理的標準技術及規范的技術要求。并且只有合理的、正確的運動技術動作才符合項目運動規則的要求,有利于運動員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有助于運動員取得好的競技效果,而經濟性是影響其技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技術動作經濟性

經濟性的含義體現在各個領域,當然體育界也不例外。在體育運動的動作技術中的經濟性,包含動力學經濟性、生理學經濟性和能量經濟性三個方面。

1.動力學經濟性

由牛頓運動定律可知,力是改變物體狀態的原因,人體處于靜止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態必須依靠人體的肌肉收縮與外界作用才能產生預想效果。動力學經濟性多數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機體所采用的技術動作具有省力或機械能損失較小。如體操前滾翻,蹬地伸腿后,手、頭、背、臀依次接觸墊子,縮短滾翻轉動半徑,增加滾動速度,減小動量損失,才能完成該動作。初學者開始從高處向低處滾動練習過渡到平地練習正是利用了技術動作的動力學經濟性原理。

2.生理學經濟性

生理學經濟性是指在同等環境下完成技術動作時機能耗損較少,身體各個器官運作受到影響較小。如在自由泳項目的換氣技術技術中,在打腿動作一致的情況下,采用一次劃臂一次換氣,就會使身體在水中起伏,損失流線型,且不能充分利用劃臂推力。而采用左右兩側交替呼吸,以6:3:1的比例,既能合理呼吸,又能維持身體左右的平衡,還能觀察對手情況,體現出生理經濟性。

3.能量學經濟性

能量經濟性指完成技術動作能源消耗較低。運動必然伴隨物質的代謝,能量的釋放、轉移和利用。在技術動作中,完成某個技術動作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低,認為其具能量經濟性。

技術動作經濟性一般出現在對某個技術動作的完成評價中,是評價動作技術三大評價標準(有效性、合理性、經濟性)之一。良好的動作技術經濟性是每個運動員或教練員都想達到的效果,消耗較少能源,減少多余動作,避免動力損失,將技術效果最大化。除此之外,經濟性另一個表現,在消耗同等量的生理機能,產生更好的技術效果,能在極限狀態將技術發揮到極致,從而創造更好的運動成績。

三、核心力量對技術動作經濟性的影響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運動項目中,貫穿技術動作的始終。任何技術動作都不是依靠某一肌群就能完成的,所有運動項目中的技術動作都是以核心肌群為運動鏈,他必須動員許多肌肉肌肉群協調做功。而核心肌群在此過程中擔負著穩定重心、環節發力、傳導力量等作用,同時也是發力的主要環節,對上下肢的協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這種作用就是技術動作經濟性的體現。

(一)核心力量調控身體姿態提高動力經濟性

核心力量有穩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的作用。[11]在運動過程中,根據運動形式和技術特征,要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人體重心和身體位置變化應處于最合適的范圍,而核心力量就能起到調控的作用。調控好身體重心和姿勢位置,既是技術動作要素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技術動作的動力經濟性的體現,如上述所提及的體操中的翻轉類動作等。

(二)核心力量提高軀干樞紐能力提高生理經濟性

核心力量可以將下肢的核心機群的力量快速準確地傳遞到上肢,可提高其能量輸出。同理,那些以下肢為最后發力點的運動,如跑步、跳躍、足球的射門和滑冰等,也需要腰腹力量的參與,技術動作的優劣取決于核心支鏈的傳導效能。又比如仰泳和自由泳中的動力源都是以核心軀干為支點傳導力量,以維持水中平衡和獲得前進的動力的。軀干樞紐能力的提高使力量傳導效能提高,能減少機能不必要的耗損,使技術動作能夠長時間保持穩定,核心力量提高了技術動作的生理經濟性。

(三)核心力量能平衡和整合肌肉作用的拮抗與協同提高能量經濟性

技術動作的優劣主要取決于參與運動的肌肉之間的協調水平。人體的運動需要通過關節活動來實現,關節活動需要肌肉收縮來產生,要使關節活動來完成技術動作準確有效,則需要多塊肌肉協同作用才能完成。根據肌肉在運動中的不同工作形式,可分為原動機、拮抗肌和協同肌。其中協同肌由固定肌、中和肌和從動肌三類。最具代表的是腹部肌群與后背肌群工作時的協同與配合,核心力量能整合肌肉的募集和平衡腹、背肌群的肌力,使腹背肌群協調用力,減少多余發力,使動作輕松自如,為機體節省體能,保障運動員后期的長時間大負荷訓練,如體操技術動作“屈伸上”。核心力量的平衡和整合肌肉作用,以提高技術動作的能量經濟性。

四、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可使軀干更加受主體調控。在運動中完成技術動作時,穩固和調控身體姿態,可達到既省力又不丟失動量的效果,保障技術動作完成;有效傳遞力量,減少多余的動作出現,避免身體的多余移動,使動作更加流暢自如。

有效的核心力量訓練對動作技術經濟性的影響是正向積極的,加強核心力量有利于動作技術要素和結構的優化;核心力量能協同機體不同肌肉及環節有序的參與運動,提高運動時由核心向四肢、近端向遠端肌群的力量傳遞及做功效率,降低機體能量消耗,提高動作技術的經濟性。

參考文獻:

[1] 黎涌明,于洪軍等.論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起源、問題、發展[J].體育科學.2008,28(4):19-29.

[2] 于紅研,王虎等.核心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之間的理論思考[J].天津體育學報.2008,23(6):509-511.

[3] 張春和.核心部位訓練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5):61-62,96.

[4] 韓春遠,趙曉雯等.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本質[J].體育學刊.2013,20(9):112-116.

[5] 鄭欽凱.初探核心穩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高校論壇.2009(9):484,472.

[6] 關亞軍,馬忠全.核心力量的定義及作用機制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106-108.

[7] 馮建軍,袁建.核心穩定性與核心力量研究述評[J].體育期刊.2009,16(11):58-62.

猜你喜歡
核心力量經濟性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經濟性探討與分析
基于經濟性和熱平衡的主動進氣格柵策略開發(續2)
基于經濟性和熱平衡的主動進氣格柵策略開發(續1)
核心力量在短跑運動中的作用及其訓練策略
核心力量訓練對散打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影響及建議
600MW超臨界機組熱經濟性定量分析
論測量的經濟性
135MW汽輪機組滑壓運行經濟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