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2016-11-10 22:43徐碩
聲屏世界 2016年9期
關鍵詞:文藝創作宣傳意識形態

徐碩

摘要:宣傳工作的目的是讓受眾接受所宣傳的內容,它在形式上有明有暗,直白宣講告知是明線,通過文藝作品進行演繹是暗線。作者認為,兩種手法使用的方式、場合不同,所達到的目的也有差異,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關鍵詞:意識形態 文藝創作 宣傳 受眾

關于意識形態,其概念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會生活的存在。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教育、宣傳、文化、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所以,往大處說,意識形態就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這“三觀”的內容總概括,“三觀”則是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往小處說,我們每個人在意識形態上都存在一定差異,這就像同樣的一家人在某件事上存在不同看法,這就是微觀意識形態上的差異。

那么什么是文藝?文藝,文學和藝術,有時指文學或表演藝術,是人們對生活的提煉、升華和表達。文藝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藝本質上是基于現實生活的文藝創作,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再塑造。生活是文藝的基礎,文藝是生活的升華與引導。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首先,人人都有意識形態,而且正常情況下我們必然都受自己的意識形態左右,因為那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我們的思想。

其次,任何文藝作品都是意識形態下的產物。沒有意識形態就沒有思想,有思想自然就有意識形態,兩者是孿生的。文藝創作來源于人的思想,所以沒有意識形態就不存在所謂文藝創作,一個連世界認知都存在障礙的人豈能有藝術創作?

第三,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對意識形態具有引導作用。生活本身是文藝基礎,并非人人都能進行文藝創作,但人人都愿意欣賞自己喜歡的文藝創作,會與這些文藝作品產生共鳴,并愿意接受自己喜歡的文藝作品的引導。

讓我們再來解讀什么是宣傳。宣傳就是宣揚和傳播,就是將觀點、見解、“三觀”、政策、產品等各種需要讓目標受眾知道的信息,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傳播給受眾,目的是讓受眾接納所宣傳的內容。宣傳需要借助媒介才能實現,宣傳是基于意識形態的。宣傳在形式上有明有暗,直接廣告式的宣講告知是明線;通過文藝作品進行演繹是暗線。前者以直白、通俗易懂為主,目的是讓受眾接受并理解;后者以含蓄、藝術為主,具有精神享受性,目的是讓受眾潛移默化地接納并產生精神共鳴,形成更為一致的意識形態。直白宣講與通過文藝作品進行宣傳,兩種手法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是形式不同,使用的方式、場合不同,所達到的目的也有一定差異。

直白宣講就國家層面而言,國家政策要多宣講,要正大光明、接地氣地去宣講。因為讓老百姓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方能實現全國上下同心,攻堅克難,共創國家民族的輝煌大業。這種正面宣講,體現的是政府自信,叫明線主導。在這方面,媒體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有條理地用直白的語言通俗易懂地去宣講。當然,這些政策也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真正為國家、為百姓好的政策,宣講出來大家方能接受,并對政策給予足夠的擁護。否則,如果變成誆騙百姓或根本不是百姓需要的政策,則會傷及政府公信力。

藝術宣傳就意識形態而言,意識形態要通過文藝作品的演繹來完成,文藝作品要接地氣,要進行創造性的演繹,要讓老百姓看得懂、喜聞樂見、感同身受,這樣才是好的文藝作品。通過文藝作品進行宣傳實現感情的上下通意,形成精神層面的共振,方能不分彼此,共度和諧春秋,這叫暗線引導。新中國成立之后無產階級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很多這種優秀作品,譬如“白毛女”“周扒皮”都是來源于舊社會的生活,以藝術形式充分體現出來后獲得老百姓心靈上的共振,才在他們心里打下了極強的文化烙印。而在這些文藝作品傳播過程中,意識形態的教育就實現了,社會的“三觀”得以更正。再譬如現在的好萊塢作品通過各種酷炫的場景、跌宕起伏的故事以滿足人們對于電影作品的感官、精神需求,而在其故事主線的價值觀方面,則往往是以暗線的方式注入意識形態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符合西方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內容,然后通過這些內容對觀眾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電影《云圖》中克隆人像牲畜一樣被西方人奴役和殺戮,其演員就是東方人形象,包括著名演員周迅。其他很多好萊塢電影,英雄往往都是美國人,而反角很多時候是非西方人的敵對者的形象。這些細節甚至出現在游戲中,著名戰略游戲《紅色警戒》中以思想控制他人的那個反角“尤里”,就是與列寧非常相似的形象。在兒童的動畫片當中,意識形態也無處不在,著名動畫片《變形金剛》中,那個總是拯救地球的汽車人英雄擎天柱,就是美國著名總統林肯的形象。這些都是在藝術手法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都涉及通過潛意識進行意識形態的灌輸和引導,讓公眾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其想傳輸的價值觀。這就是暗線的威力。在企業層面上也有很成功的例子,以電視劇作品《大宅門》為例,《大宅門》是以同仁堂的歷史為藍本而寫的劇本,電視劇的熱播也給同仁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們做宣傳工作,切不可在手法上將直白宣講與藝術宣傳搞反。在宣講政策時,不可用藝術演繹手法,因為那會脫離現實和真實,不夠實事求是,如此演著演著一定會被夸大并很快演歪;而在利用藝術作品進行藝術性的意識形態宣傳時,不可用生硬的直白宣講手法,因為觀眾觀看藝術作品是精神需求,需要的是藝術修飾手法,直白宣傳往往是講著講著觀眾就離場了,失去觀眾,宣傳目的自然也就難以達到了,甚至會起很大的反作用。事情要做好,需要各行其是,恰到好處,方能取得相應效果。

(作者單位:寧波廣電集團)

猜你喜歡
文藝創作宣傳意識形態
明清兩淮鹽業經濟影響下的區域文藝創作與消費
淺談行賄犯罪案件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新聞話語分析與意識形態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西方涉華紀錄片意識形態的建構與展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情況與普及程度調查
從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看當前文藝作品的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