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2016-11-10 06:38張美娟張琪陳聰
出版科學 2016年5期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調研歐洲

張美娟 張琪 陳聰

[摘 要] 對“2015年QS世界大學傳播與媒體研究專業排行榜”前100高校中的23所歐洲高校開設數字傳媒及相近專業研究生教育的一手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從其學科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力量、就業去向等方面對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狀況進行系統、具體的分析,發現其呈現數字傳媒專業設置院系比較廣、教學的跨學科性與實踐性明顯、學制時間比較短、重視數字媒介研究方法創新的教學、學生就業面也較廣等主要特點。

[關鍵詞] 數字傳媒專業 研究生教育 調研 歐洲

[中圖分類號] G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6) 05-0072-0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European Digital Medi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Zhang Meijuan Zhang Qi Chen C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 The authors have done an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and student employ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digital media major of 23 European universities in the top 100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of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in 2015”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ir education system has some key features: the present digital media majors have been set up by different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teaching model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practical, schooling time is shorter, employment is also very wide range.

[Key word] Digital media maj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Europe

1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概況

在歐洲,有多所高校開設了數字傳媒或其相近專業研究生教育培養課程。經調研,我們選擇了較為權威的QS世界大學排名,在“2015年QS世界大學傳播與媒體研究專業排行榜”中排名位于前100的學校內挑出了歐洲的高校,然后根據調研情況,列出歐洲高校數字傳媒或相近專業研究生教育的相關資料,具體如表1所示。下文將根據表1以及附錄中所展示的相關案例,對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概況進行分析。

1.1 院系設置

根據“2015年QS世界大學傳播與媒體研究專業排行榜”,位于世界排名前100中開設了數字傳媒專業及其相近專業的歐洲高校共有23所,如表1所示。本文以這些高校作為分析對象。

從表1可明顯看出,在歐洲數字傳媒研究生教育中,位于世界專業排名前100的高校里,英國高校在數量上占有明顯優勢,23所高校中有9所出自英國。荷蘭以5所高校的數量位居其次。

在院系設置上,根據表1可知,在歐洲高校研究生教育階段,數字傳媒相關專業的院系劃分在總體上較為統一,大多屬于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這與我國數字傳媒相關專業的院系劃分方式較為類似。此外,由于在院系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有部分高校的數字傳媒相關專業屬于其他院系。例如拉夫堡大學的數字媒體相關專業隸屬于社會科學系,華威大學將數字媒體專業歸于跨學科方法論中心,柏林自由大學的傳媒專業與政治關系緊密,因此屬于政治與社會科學學院。

1.2 學位設置

除了從院系設置的角度分析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劃分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開設學位”更直觀地顯示歐洲高校對研究生階段數字傳媒專業學科性質的劃分。如表1所示,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學位設置上絕大多數為文科碩士(Master of Art,MA),有少數屬于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MS),這與國內大多數學校將數字傳媒類相關專業劃分為文科范疇的做法較為一致。

此外,根據表1可知,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相關專業研究生教育在學制上大多數為全日制式1年,并提供在職(part-time)教育,學制為2年。相比國內大多數3年制學術型碩士教育和2年制專業型碩士教育,歐洲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學制上比較短,一般課程設置的數量比較少,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這在下文分析的課程體系中也會體現。

2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學校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是培養學生的指導思想,它決定了學生將通過學習獲得怎樣的知識結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通過課程體系的設置,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歐洲高校在數字傳媒相關專業研究生教育上的特點。我們對23所位于世界傳媒專業排名前100的歐洲高校進行調查,選取其中所設專業最接近“數字傳媒”的10所高校為樣本,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課程設置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2.1 課程數量較少

這與歐洲高校的學制設置有一定的關系。歐洲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學制大多為1年的全日制,在職式研究生的學制為2年,學制較短,大多招收有一定相關學科背景的本科生,進行進一步的專業培養。在總體的課程數量上,歐洲高校的必修課程一般為2至6門,以3、4門必修課居多;選修課所開設的課程數量并不少,但一般要求只選擇其中的1至2門即可;在有的高校課程體系中,實習和論文的學分幾近占了總學分的一半。這與國內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差異較大。

2.2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除了通過專業性的實習、實踐來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課程設置上也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也進一步體現出歐洲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更加倚重對學生在實踐方面的培養。在調研樣本中,我們發現利茲大學、卡迪夫大學、萊頓大學、華威大學、薩塞克斯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阿姆斯特丹大學等多所高校在課程設置上都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

此外,研討會類型的課程在歐洲高校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中較為普遍,學生通過研討會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交流與共享,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啟發和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同時思維和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2.3 注重研究方法的學習

除了講授理論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之外,歐洲高校還非常注重學生對研究方法的學習。在調研樣本中我們發現,不少高校都設置了方法論的教學安排。例如拉夫堡大學的課程設置中包括了“數字方法論”,阿姆斯特丹大學開設了“新媒體研究方法”,華威大學設有“數字對象,數字方法”“多學科移動映射方法”等方法論課程。研究方法的學習,無論是在調研或實踐中還是在論文的寫作上,對學生而言都獲益良多。

總的來說,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并不注重數量上的充實,偏向于量少而精,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并且更強調方法和實踐的重要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日后進入社會工作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3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教學方式

數字傳媒專業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研究生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歐洲高校在數字傳媒專業的研究生教育上更注重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在其教學方式上也得以體現。

3.1 教學方式多樣化,重視綜合發展

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教學方式上除了理論授課之外,還開設有各種類型的講座、討論課、小組作業、實踐、實習等,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可以參與理論性或實踐性的項目,有的學校還會為學生提供參與校外活動的機會。例如在萊頓大學的“圖書及數字媒體研究”專業,學生有機會接觸圖書館、出版社、凸版印刷和電子印刷等環境和設施,參加如法蘭克福書展等的校外活動;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媒體研究:新媒體和數字文化”專業,學生將會融入生動的新媒體文化,不僅校內有全球聞名的講師授課,校外還有多種多樣有關新媒體和創意產業的活動。

在講座、討論課、小組作業、實踐、項目研究、校外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授,而是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例如討論課使學生主動閱讀書籍、文獻等資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作業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與人交往和協作的能力;實習實踐課程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中,鍛煉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參加校外活動能豐富學生對業內的認知,更充分地了解行業狀況,進而更有效地指導自己的學習。

可見,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教學方式上非常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綜合性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在理論知識上得以學習,更在協作協同、動手實踐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3.2 注重獨立學習,培養自學能力

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教學理念上尤為突出的一點,是注重學生的獨立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種理念在教學方式上集中體現為主動性強的研討課程與實踐活動、自主性強的科學研究等。例如大部分高校都安排了占有相當比例的研討會,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主動閱讀老師給出的書目、文獻等資料,然后針對有關問題在課題上展開討論與分析,使學生在自學的良好基礎上對知識有更加充分的吸收和更為深入的理解。

除了研討會等形式的課程外,有些歐洲的高校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例如利茲大學在教學方式中直接注明結合自學、講座、小型研討和實踐教學;卡迪夫大學明確提出每門課程均以學生自學為基礎,再結合講座和互動研討教學;烏特勒支大學的教學方式中,課堂授課僅占30%,研討會、獨立研究、小組活動等需要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的內容占據45%的比例。

3.3 完善教學設施,提供豐富的項目資源與實習機會

為全面鍛煉與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在研究生教育上非常重視教學設施的完善,以及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實踐機會。例如利茲大學的新媒體專業擁有最先進的設施輔助學習,包括裝有網絡和圖形設計專業軟件套件的25臺機器的數字媒體實驗室,裝有最新圖像和視頻編輯軟件的40間可用于電影和新媒體項目的編輯室、電視演播廳、廣播標準無線電工作室和電影廳等,學生可使用學院的數字錄音機、攝像機、照相機等各種設施。

在我們分析的研究樣本中,絕大多數高校都有豐富多樣的科學研究項目或實踐性項目,有的學校還設有項目導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還有一部分學校設立了專門的研究中心,提供設施一流、水平先進的實驗場所,并設置獎勵與表彰制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有些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教師都是或曾經是行業內某公司或某企業的職員,不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對行業狀況有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因此,他們不僅能對學生的實踐學習有更好的指導,對學生的就業有更明確的幫助,也為學校帶來了更豐富的項目資源。例如塞克薩斯大學“數字媒體”專業的部分老師來自于BBC,因此該專業和BBC之間經常會有項目合作,BBC也成為學生的就業去向之一。

實習在注重培養實踐能力的歐洲高校中更為常見,絕大部分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都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優秀的實習地點。例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數字媒體:技術與文化形式”專業,學生有許多去如谷歌、科學博物館和N1creative.com網站等公司實習的機會;在烏得勒支大學,“新媒體與數字文化”專業的學生可以接觸微軟、沃達豐(英國電信企業)等知名企業。

總體而言,無論是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還是在教學方式的安排上,都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豐富的項目資源和實習機會使學生得以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和行業狀況。這種種方面不僅為學生踏入職場建立起堅實的基礎,也鞏固和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

4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師資構成

教師資源是辦學之本,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加強師資建設、提高師資實力、維護高校師資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是各國高等院校發展的重大戰略。歐洲高校為促進數字傳媒專業教學水平,為研究生配備了精悍的教師隊伍,其師資構成呈現少而精的特點。

教師人數不多。大部分歐洲高校該專業的教職人員5—8人,只有極少數高校教職人員有20人以上。比如阿姆斯特丹大學“媒體研究:新媒體和數字文化”專業教師有8人;萊頓大學圖書及數字媒體研究專業、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數字資產與媒體管理專業、烏得勒支大學新媒體與數字文化專業分別各有教師5人;薩塞克斯大學數字媒體專業有教師21人。精簡的教職人員配備與歐洲總體人口較少、學生規模較小存在一定關聯,同時由于數字媒體是一門新興專業,專門研究它的人本身就不多,也就不難理解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教師偏少這一情形。

教師資質較高。歐洲高校教授該專業課程的教職人員基本上都是擁有博士學歷并且享有國際聲譽的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比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該專業研究生項目的負責人莎拉·肯伯(Sarah Kember)教授,圍繞出版的未來、數字媒體、智能媒體等研究主題,她發表、出版了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專著,她教授的課程是“數字媒體:批判視角”,她在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專著《新媒體之后的生活(Life After New Media)》的基礎上,還開設了在線碩士課程“新媒體之后”(After New Media)。

教師結構多元。從職稱層次來看,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的教師職稱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高級講師和講師等,各高校教職人員均涵蓋多級職稱,除教師外,有的高校還設置了項目負責人。從社會分工來看,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注重產學研結合,許多高校均結合本校學者和業界專家共同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由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職人員教授課程;薩塞克斯大學有幾位教師出身英國廣播公司(BBC)。從研究領域來看,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不單有研究數字媒體的教師,還有研究各個相關學科領域的教師,他們一起構成跨學科教師團隊。如拉夫堡大學“數字媒體與社會”專業的教師研究領域涉及數字文化、媒體、社會學、人類學和傳播學等;薩塞克斯大學不少教師的研究方向與電影、文化相關。

總體而言,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教師隊伍呈少而精的特點,教師數量不多,但資歷較高,梯級層次明顯,理論與實踐結合,研究領域多元。這種師資構成既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又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個性化選擇提供了機會,教師也能夠在交叉學科環境下相互學習借鑒,并在職稱制度下努力提高自身教學科研水平,最終實現教師、學生、學校的共同發展和進步。隨著數字技術的加速發展,數字傳媒專業的研究人員會逐漸增多,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的教職人員數量未來會有一定的上升。

5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就業去向

就業情況是學生選擇學校和社會評價學校的一項重要指標,它不僅體現高校的教學目標,更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學質量。根據歐洲高校的就業調研和就業預期,其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就業緊緊圍繞傳媒這一主題,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具體而言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媒體生產制作。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原理方法和生產制作都是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視的環節。大部分研究生畢業后在新聞出版公司人事媒體生產制作。比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數字媒體專業研究生有的就職于英國維珍傳媒(Virgin media)、英國廣播公司,有的自己開展媒體業務,制作新聞、電視、紀錄片、電影和多媒體作品;萊頓大學有研究生在出版社做編輯或發行;華威大學有研究生從事印刷出版。

新媒體與創意。數字媒體的產品服務和創新技術融入品牌的市場推廣體系,可以將數字媒體的營銷效果最大化,歐洲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研究生有許多在媒體和創意產業從事廣告、市場營銷和公關方面的工作。比如華威大學有研究生在新媒體產品公司、營銷機構、公關企業等從事社交媒體、企業品牌管理、營銷與傳播、公共關系工作;薩塞克斯大學有研究生就職于英國咨詢公司Cogapp、美國舊金山的公司Makemedia。

文化遺產管理。數字媒體是一門關注信息和知識管理的專業,歐洲歷來注重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因此歐洲數字媒體專業研究生將相關知識和技術應用于關注信息與媒體資產有效管理的文化遺產機構。比如萊頓大學圖書及數字媒體研究專業和人類發展中的數字媒體專業的研究生部分就職于圖書館、文化遺產部門,成為圖書館員、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古文物研究者等;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數字資產與媒體管理專業也有研究生就職于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美術館等。

傳媒教學研究。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學術的熱情,而歐洲高校十分注重研究方法的教學,從而為研究生從事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大部分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都有研究生繼續從事學術研究或傳媒教育。比如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該校數字傳媒專業的碩士畢業生既有在世界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攻讀博士學位的,也有繼續留在本校學習的;薩塞克斯大學有研究生畢業后在智利迭戈波塔利斯大學(Universidad Diego Portales)數字媒體實驗室工作。

其他。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多樣化的課程設置和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讓研究生具備多種技能,拓寬了其就業領域,研究生畢業后可將數字媒體及相關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比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數字資產與媒體管理專業有研究生畢業后就職于政府、工業、醫療保健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等;卡迪夫大學有研究生就職于監管機構、社會團體等,關注互聯網政策、數字版權等議題;阿姆斯特丹大學也有研究生進入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工作。

總體而言,歐洲數字媒體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去向因培養目標及方案的不同呈多元化,以媒體生產制作、新媒體與創意兩個方向為主,亦有從事文化遺產管理、傳媒教學研究和其他工作的。這不僅是歐洲高校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作用的結果,更是歐洲豐厚的文化藝術底蘊和發展迅速的創意產業引領的趨勢。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能夠勝任多種類型的工作,能夠運用數字媒體的理論和技術創造新經濟形態或改造傳統的文化傳播生態,促進歐洲文化傳承與發展。

6 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特點總結

通過調研與分析,我們對歐洲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專業與學位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構成以及就業去向的特點總結如下。

專業與學位設置。在歐洲高校研究生教育階段,數字傳媒相關專業的院系劃分在總體上較為統一,大多屬于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但由于在院系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有部分高校的數字傳媒相關專業屬于其他院系。在學位設置上,絕大多數為文科類碩士,有少數屬于理學碩士。歐洲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在學制上比較短,大多數為全日制式教育,學制1年,也有在職式,學制2年。

課程體系。歐洲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偏向于量少而精,這與其學制較短有關,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必修課程一般為2至6門,選修課開設的課程數量雖不少,但一般要求只選擇其中的1至2門即可。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并且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日后進入社會工作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注重研究方法的學習,無論是在調研或實踐中還是在論文的寫作上,對學生而言都獲益良多。

教學方式。歐洲高校的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豐富的項目資源和實習機會使學生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和行業狀況。這些方面不僅為學生踏入職場建立起堅實的基礎,也鞏固和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

師資構成。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教師隊伍呈少而精的特點,教師數量不多,但資歷較高,梯級層次明顯,理論實踐結合,研究領域多元。這種師資構成既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又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個性化選擇提供了機會,教師也能夠在交叉學科環境下相互學習借鑒,并在職稱制度下努力提高自身教學科研水平,最終實現教師、學生、學校的共同發展和進步。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傳媒專業的研究人員會逐漸增多,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的教職人員數量未來會有一定的上升。

就業去向。歐洲數字媒體專業研究生就業緊緊圍繞傳媒這一主題,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以媒體生產制作、新媒體與創意兩個方向為主,亦有從事文化遺產管理、傳媒教學研究和其他工作的。這不僅是歐洲高校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作用的結果,更是歐洲豐厚的文化藝術底蘊和發展迅速的創意產業引領的趨勢。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歐洲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能夠勝任多種類型的工作,運用數字媒體的理論和技術創造新經濟形態或改造傳統的文化傳播生態,促進歐洲文化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MA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EB/OL].[2016-04-30].http://www.lboro.ac.uk/study/postgraduate/programmes/departments/social-sciences/digital-media-society/

[2]Media Studies: New Media and Digital Cultures.[EB/OL].[2016-04-30].http://www.uva.nl/en/education/master-s/master-s-programmes/item/new-media-and-digital-culture.html

[3]MA in Digital Media and Culture.[EB/OL].[2016-04-30].http://www2.warwick.ac.uk/study/postgraduate/courses/depts/cim/taughtcourses/ma-digitalmedia

[4]Book and Digital Media Studies.[EB/OL].[2016-04-30].http://en.mastersinleiden.nl/programmes/book-and-digital-media-studies/en/introduction

[5]New Media MA.[EB/OL].[2016-04-30].http://courses.leeds.ac.uk/23563/MA_New_Media

[6]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MA).[EB/OL].[2016-04-30].http://courses.cardiff.ac.uk/postgraduate/course/detail/p409.html

[7]New Media & Digital Culture.study programme.[EB/OL].[2016-04-30].http://www.uu.nl/masters/en/new-media-digital-culture/study-programme

[8] Digital Media.[EB/OL].[2016-04-30].http://www.sussex.ac.uk/study/pg/2016/taught/5031/33358

[9]MA i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 Cultural Form.[EB/OL].[2016-04-30].http://www.gold.ac.uk/pg/ma-digital-media-technology-cultural-form/

[10] New Media and Digital Culture.Professors.[EB/OL].[2016-04-30].http://www.uva.nl/en/education/master-s/master-s-programmes/masters-programmes/masters-programmes/content/folder/new-media-and-digital-culture-media-studies/meet-the-people/professors/professors.html

[11] Book and Digital Media Studies. Staff. [EB/OL].[2016-04-30].http://en.mastersinleiden.nl/programmes/book-and-digital-media-studies/en/staff

[12]Department of Digital Humanities. Academic Staff. [EB/OL].[2016-04-30].http://www.kcl.ac.uk/artshums/depts/ddh/people/academic/index.aspx

[13]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Professor Sarah Kember. [EB/OL].[2016-04-30].http://www.gold.ac.uk/media-communications/staff/kember/

猜你喜歡
研究生教育調研歐洲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性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高??蒲袌F隊與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研究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復興中的歐洲有軌電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