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的無用之用

2016-11-10 16:17庭艷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精神生活詩歌

庭艷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歌大國,詩歌具有宗教一樣的作用。然而,時代更迭,科技發展,詩歌的輝煌早已不復存在。在這個事事講求功用的社會,讀詩、寫詩常常會遭遇這樣的嘲問:“詩歌有什么用?”本文對此問題深入探討,以解讀詩歌的無用之用。

關鍵詞:詩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無用之用;詩意棲居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詞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特別深刻的血液里的基因,縱觀中國詩歌的發展,我國古典詩歌大致經歷了從《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的五言古詩到唐代的格律詩再到宋詞、元曲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談到“如果說宗教對人類心靈起著一種凈化的作用,使人對宇宙,對人生產生一種神秘感和美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生物表示體貼的憐憫,那么依我所見,詩歌在中國已經代替了宗教的作用?!盵1]宗教的本質是人對超越于自然界與人自身的神的敬拜和遵從,中國歷朝歷代詩人們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大都能通過詩歌獲得超越現實的宗教般的力量。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辭官歸隱,安貧樂道、過著簡樸困頓的農耕生活,為后人留下《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等傳世名篇。對于這位山水田園詩人來說,寫詩作文章所帶來精神的愉悅已遠遠超過現實人生的窘迫和不堪。在詩人的筆下,田園是與濁流縱橫的官場相對立的理想洞天,詩人將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都融入山水田園中,在不如意的現實之上,用詩文創建了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宋代豪放派詩人蘇軾年老時,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边@位備受后人敬仰的文學巨匠,在其從政為官期間竟三次被排擠陷害遭貶,黃州惠州儋州皆是其被貶之地,然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絕唱恰恰創作于別貶之時,在劫難和困境面前,他始終笑看得失榮辱,以一種曠達的胸懷面對,這無不得益于詩詞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不難理解,在古典中國,詩歌成了中國人的宗教,是人們自我升華,自我超越、自我滿足與自我和諧的渠道與工具。具有中國式宗教情懷的作家史鐵生說的很好:“文學不是拳擊,要打倒什么;文學更類似跳高,是人不斷地自我超越?!盵2]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古典詩歌宗教般神圣的光環卻漸漸褪去,詩歌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可有可無,至多是一小撮文人間聊以自慰的風雅。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蘭德,人們都只看到地上的六便士,只有他看到天上的月亮。若你還執著于讀詩、寫詩,就總會聽到如此的嘲問:“寫詩有什么用?寫詩可以買房買車嗎?”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對于詩歌的功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有了“興”“觀”“群”“怨”之說,也就是從詩歌的功用上來說,詩歌可以激發人的情感,可以觀察社會,可以結交朋友,可以表達不滿?,F在,我們還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故事來深入地尋求答案。這是一個關于莊子的故事,說的是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云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坐船,則沉于水;用來做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做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干;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甭犃舜嗽?,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于己與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莊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3])這棵樹在世人看來正因為一無用處,才免遭砍伐,得以長成參天大樹,這豈不是無用之用。同樣,詩歌之用在當今世人看來也是無用的,詩歌之用并不是世俗的眼光所能評判的。就好像先哲莊子活著的時候,最高的官職也只做到區區的小官漆園吏,“濮水釣魚”又放棄了做大官的機會,最后弄得自己窮得揭不開鍋,衣衫襤褸如乞丐一般。從世人的眼光來看,他吃不好,穿不暖,沒有地位權勢,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俗世之人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卻很少有人理解超越現實生活之上還有一種無形的、更有意義的生命層面的東西。物質上的富有我們稱為“富”,而精神上的富有我們才能稱為“貴”,無疑,窮困卻不潦倒的莊子是精神上的貴族。

于丹說“我們今天其實對詩歌有一點點偏見,覺得好像閑人才去寫詩,在一個建功立業的時代里,我們覺得風花雪夜已經是非常邊緣化的東西,真的是如此嗎?越是一個人要發憤圖強,他越要有一種悠揚的心靈的力量。因為人在社會上去建功立業的時候,更多的是要順應規則,是要承擔使命。我們很多的功業是屬于生活層面的,并不屬于生命層面。但詩意流連是一件生命層面的事情?!?[4]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5]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后,還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為什么有些人一生忙碌追求,生活富足了,地位提高了,卻沒有幸福感?因為他們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東西,他們丟失了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東西----心靈的家園。詩歌其實是屬于較高層面的自我實現,是自我超越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錢理群說:“在眾多的文學形式中,詩是最有精神性的,詩歌追求的是真、善、美,使人心回歸本性、本真?!盵6]筆者認為,古往今來,唯有蘊含了真、善、美的詩歌才能歷經歲月變遷而永駐人心??v觀世界文學發展史,詩歌先于一切文學體裁出現,是一切文學之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純粹的一種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公元前11世紀,中國出現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以此同時,歐洲也出現了第一部史詩——《荷馬史詩》,與中國的《詩經》抒情性詩歌不同的是,《荷馬史詩》雖然是敘事文學,但卻用詩體寫成,隨后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無不以詩的形式面世?!对娊洝泛我员环顬榻浀涠槐粴v史的長河所淹沒,孔子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也就是說,《詩經》中的詩句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思想純正?!爸艺咧^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薄扒嗲嘧玉?,悠悠我心?!薄八^伊人,在水一方?!薄榜厚皇缗?,君子好逑”等等,《詩經》中無數名篇佳句千年傳頌不衰。清代文學理論家劉熙載曰:“作詩不必多,所貴肝膽真”,“詩可數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盵7]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正是這種“真”讓《詩經》天荒地老,永駐人心,正是這種“真”讓《詩經》歷經時光的洗禮定格其價值的永恒。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詩歌把全國人民的愛凝聚起來,表現出巨大的勇氣和空前的團結。愛既是詩,有愛才有詩,為紀念舍身救人的女教師袁文婷,詩人寫下《那個我偷偷愛上的女孩》,李小洛創作了《明天——給5·12汶川大地震災難中痛失親人至愛的同胞》、馬丁林創作了《廢墟上的書包》、王家新創作了《無人認領的孩子》、雷霆創作了《給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孩子們》[8]等等,人性深處的大愛,在危難的時候以詩歌的形式安慰和鼓舞著人心?!皣也恍以娂倚摇?,詩歌在一夜之間蘇醒,讓人們重新認識了詩歌,感受到詩歌愛的力量。

好詩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好詩是人間的大愛,好詩是美的化身。美國詩人愛倫·坡說:“文字的詩可以簡單界說為美的有韻律的創造?!盵9]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被喻為文學的精靈,還被喻為文學的天使。她輕盈靈動,因而也就呈現出了別類文學所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的許多獨特的美。詩歌是一個美的綜合體,詩歌講究意境美、音樂美、語言美和形式美,其內容的精練,境界之開闊,情感之豐富,抽象的文字與具象的畫面的結合等都給人以美的享受??v覽古今詩歌,從古典詩歌李白的《將進酒》、蘇軾的《水調歌頭》、白居易的《長恨歌》、陶淵明的《飲酒》、張若虛以孤篇壓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到現代詩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徐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等等膾炙人口的詩篇,無不讓讀者感受到真、善、美帶來的力量。詩歌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理想的世界,一個真善美的世界,把我們從現實的假丑惡中拯救出來。

20世紀德國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海德格爾認為:“迄今為止的西方史至少有兩個絕然不同的世界:技術世界和藝術世界,后者是看護大地的世界。詩意地棲居則是對立于技術地棲居的,這兩種棲居的不同在于對于萬物的態度?!盵10]在技術世界技術的控制下,世界在征服自然的理念上建立起來,其后果是:世界越來越精彩,大地越來越荒蕪,詩意地棲居是對立于技術地棲居的。人類對大地無度地掠奪、占用和耗費,以為可以征服一切,主宰一切。人真的可以主宰一切嗎?作為有限而死的人在根本上是無知的,他的知是被萬物給予的,是有限而不可靠的。因此,人必面對大地萬物而承認自己的無知。作為有限而必死的人在根本上是肉體的,他的肉體存在規定著他們的自然性和大地上的旅居,他來于自然終又歸于自然,自然才是他最終的家園,因此,人必得依存于自然萬物,與萬物共在是他的本質規定?!霸娨獾貤右馕吨号c諸神共在,接近萬物的本質,就在于詩之中隱含了一種全然不同于技術的眼光和態度?!盵11]這也是詩歌的無用之用所隱含的深層意義。

參考文獻:

[1]林語堂.吾國與吾民[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2]史鐵生.靈魂的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3]莊子故事[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4]于丹.詩歌是中國人的宗教[J].遼沈晚報,2012.1.

[5]亞伯拉罕·馬斯洛[J].人類激勵理論,1943.

[6]錢理群.心靈的探尋[M].上海:三聯書店,2006.

[7]劉熙載書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汶川大地震詩歌經典[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

[9]愛倫.坡.詩的原理[M].北京:北京華文時代書局有限公司,2004.

[10][11]海德格爾談詩意地棲居[M].北京:工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精神生活詩歌
詩歌是光
詩歌島·八面來風
現代室內設計的幾點思考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詩歌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