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后對相關企業的建議

2016-11-10 00:21張仁杰付志宇
商業會計 2016年18期
關鍵詞:管理建議營改增

張仁杰+付志宇

摘要:隨著“營改增”的全面鋪開,其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部分企業稅負“不降反升”。文章將從“不降反升”入手,著重分析其產生原因并為企業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同時,也會簡要地從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對未來“營改增”的發展方向提出展望。

關鍵詞:營改增 稅負加重 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8-0084-02

“營改增”作為我國一項已經實行多年的稅制改革策略,每一次變動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從2012年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始“營改增”試點,到2012年8月擴大到全國8省市進行試點,再到之后幾年的試點地區不斷擴大,適用“營改增”的行業范圍不斷擴大。最終,2016年下發的《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提出了要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至此,營業稅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隨著“營改增”的全面鋪開,它對像服務業這樣的第三產業的影響尤為深重。同時,從事第三產業的企業該如何從“營改增”中受惠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營改增”的意義與問題

首先,從國家層面上來講,“營改增”對國家稅制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的作用?!盃I改增”的實施將推動我國簡化稅制,使得商品和勞務能夠一體化征稅,促進稅收公平。而且,采用同一稅種,也能避免重復課稅的問題,因為營業稅與增值稅并存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往往會被重復征稅。這種稅制的不合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必須糾正。因此,“營改增”也推動了我國稅制合理化的進程。

其次,“營改增”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有重要意義?!盃I改增”的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尤其對服務業影響巨大。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盃I改增”后,第三產業的許多企業都會從中得到實惠,稅負會有所下降。這不僅能夠提高整個產業的利潤,還能給第三產業的從業者帶去極大的信心和從業熱情。并且,更多的人也會投身到第三產業中去。這將推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改變當前三大產業的比例情況,促進我國的產業轉型。

再次,從企業層面來說,能夠推動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因為在征收營業稅的情況下,我國對外輸出的一些服務產品不能夠出口退稅,這將導致我國服務產品在國際市場中價格偏高,從而降低了市場的競爭力。但實行增值稅后,企業通過出口退稅,可以降低他們的服務產品價格,以更優惠的價格贏得國際市場的市場份額。不僅提高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還能加快企業的發展腳步。另外,從企業稅負角度來看,企業所要繳納的稅從理論上將有所減少。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所有行業要繳納的增值稅率均為3%,服務行業適用的營業稅率是5%,從稅率上看下降了兩個百分點;交通運輸行業適用的營業稅率是3%,雖然稅率不變,但由于有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實際上的稅負是下降的。

但是,對于服務業的一般納稅人,其稅負變化有可能不降反升。首先,從稅率的角度來看,企業要繳納的稅率從原本的5%提高到了6%,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其次,服務業主要的成本來源是人工成本,存貨、資產等可抵扣項目成本所占比重較小。因此,服務行業可以用于抵扣的進項稅也少。對于一些企業,它可用于抵扣的進項稅額無法彌補百分之一的稅率差額,最終的結果是這些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升。同理,對交通行業來說,它的稅負也會出現不降反升的現象。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其抽樣的637家企業中,有250家企業認為稅負得到了減輕,占總體39.2%。也就是說,在這些企業中,仍然有近六成的企業認為自己的稅負不變甚至加重了。且這項調查的結果表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專業技術服務業、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業以及道路運輸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稅負增加,其中尤以道路運輸業的稅負增加幅度最大。

由此看來, “營改增”的實施一方面為相關企業帶來了好處,但另一方面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稅負壓力。因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了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的一大課題。

二、“營改增”后稅負“不降反升”的原因

從理論上來說,要分析企業稅負是否加重主要看其“營改增”前后實際繳納稅收的增減程度?!盃I改增”后,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收由兩部分構成,企業的實際銷項稅額——即企業銷售等行為造成的稅額,以及企業的進項稅——即企業購進的可以用于抵扣的存貨、固定資產等項目產生的稅額。將銷項稅與進項稅相減最終得到的數額就是企業實際需要交納的稅額。將這一數額與企業原本交納營業稅的數額相比,便可知道企業的稅負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響最終稅負的因素主要有三: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企業的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多少以及企業原本適用的營業稅稅率。以下將從前兩個因素著手來分析造成稅負“不降反升”的原因。

(一)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率過高。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服務型企業適用稅率是6%,交通運輸型企業是11%,分別比原本上漲了1%和8%。交通運輸業的上漲幅度尤為明顯。在一項社會調查中,19家交通運輸企業中有9家企業反映自身的稅負加重,幾乎占到了調查企業的一半,可見8%的稅率提高對這些企業造成了影響。此外,稅率的上漲幅度對不同的企業造成的影響不同。營業收入越高的企業,每提高1%的稅率多繳納的稅額也越高。同時,由于企業所能購進的存貨、資產的容量相對固定。在進項稅額變化幅度較小的情況下,企業最終需要交納的稅額就越多。因此,這對于那些規模較大、收入較多的企業影響最大。

(二)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較少。以交通運輸業和服務型企業為例,他們的存貨需求量很少,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進項稅額的獲取通常情況下只能通過購入固定資產和購買服務來獲取。他們不能像制造型企業一樣通過大量購入原材料、存貨等實物資產獲取進項稅額,形成一個良性的抵扣循環。同時,雖然進項稅抵扣可以通過更新固定資產來獲取,但是由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時間較長,在短時間內,企業不會大量購進固定資產,因此也無法產生較多的進項稅以起到減輕稅負的作用。綜上所述,這些企業在抵扣環節的劣勢對他們的稅負壓力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相對困難,抵扣鏈條不完善。很多企業打交道的客戶企業或許是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是不能自行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且許多小規模納稅人在考慮到自身成本的問題后,又不會專門前往稅務局請稅務局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導致了企業在與這些小規模納稅人進行商業交易時,往往只能拿到普通發票。從而,對于這部分交易,企業無法獲得進項稅,實現稅負的減輕。

除此以外,對于交通運輸業,要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繁瑣手續也成為了它們無法完全享受增值稅抵扣效應的一大原因。交通運輸業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支出在于油費,但是要在加油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要攜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一般納稅人資格證、現金加油授權委托書等相關證件。另一方面,民營加油站不能立即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述種種限制性條件勢必會增加企業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繁瑣程度和成本。一些企業從成本角度考慮,或許寧可多繳納一點稅收,也不愿意為此花費時間和精力。

三、對企業的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造成部分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業自身行業性質造成的結構性原因,也有改革后相關政策和管理不完善的原因。但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是企業無法改變的現實,因此只有通過調整自身的管理策略等方法才能實質性地改善稅負加重的問題。

(一)改變現有經營業務的比例,增多可產生稅收抵扣的業務。以服務業為例,現在很多企業雖然是服務行業,但實際上是以服務業為主,也從事買賣商品等服務。因此,企業可以調整自身的業務比例,適當的擴大買賣商品業務的比例,來獲取更多的進項稅額。當然,這一措施有其本質上的缺陷。第一,買賣商品服務的比例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大幅度的擴張。從事服務行業的企業的主要產品是服務,如果買賣貨物的業務比例大于了服務的比例,就從本質上改變了這一企業的行業性質,是不可取的。第二,過大的擴張銷售業務的比例,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由于消費者主要消費的是服務產品,因此,若盲目擴大買賣商品的比例,可能會導致商品的滯銷,對企業的經營帶去不小的壓力,增大企業的風險。所以,這一措施有其局限性,企業只可適度地增加買賣商品的比例,起到緩解稅負壓力的作用。

(二)拓展企業的海外經營領域。由于實行增值稅之后,企業能夠享受出口退稅這一政策,該政策能夠使企業在不改變銷售利潤的情況下降低自身的稅負。因此,企業可以考慮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開始從事國外的相關服務貿易。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最終都會將觸角伸向國外市場。因此,拓展海外經營領域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當然,其缺陷在于,這一措施只適用于一些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規模較大的企業,因為只有這些企業才有能力從事外貿服務。此外,這一措施有其長期性,國內市場仍然是這些企業的主要市場,且國外市場也需要逐步發展起來。因此,從短期來看,本措施不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可行的。

(三)傾向于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成為合作伙伴。隨著“營改增”的全面鋪開,所有企業都已納入了增值稅的范圍,試點區內和試點區外的差異將不復存在。所以,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應當盡量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這樣做能夠為企業帶去最大限度的稅負減輕。此外,在與小規模納稅人合作時,也應當盡量要求對方前往稅務局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當然,本措施的缺陷在于企業需要對目前現有的合作伙伴進行分析整理,要放棄一些舊的合作伙伴,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這項工作會耗費企業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企業應衡量其帶來的成本和效益。

(四)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實現有效納稅籌劃。從營業稅向增值稅的轉變,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不僅是財務部門的責任,也是公司其他部門的責任,企業的各個環節都應當重視增值稅在其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效的核算進項稅和銷項稅不僅能幫助企業正確地計算和繳納增值稅,還能幫助企業有效地分析自身的財務狀況,提出合適的納稅籌劃意見。因此,重新審視企業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對原本的會計核算制度進行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除此以外,企業還應關注國家推出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在剛剛全面推開“營改增”的當前,國家會就一些行業的情況給出相應的優惠政策。企業應當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降低企業自身的稅負。

(五)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完善發票監管制度。企業應當對“營改增”所涉及到環節的內部控制進行重新審視,以保證其有效性。同時,由于企業過去繳納的是營業稅,不存在抵扣問題,因此對發票的監管未必會十分嚴格。但由于增值稅存在進項稅與銷項稅相互抵扣的問題,發票管理的好壞程度就關系著最終實際繳納稅款的多少。所以,企業應當重視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分類和保管,要求財務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謹慎對待增值稅專用發票。

四、結語

本文雖然主要針對的是企業,并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營改增”之后應該改變經營策略,減輕自身的稅負。但是從上述的分析來看,國家在這場改革中所承擔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盃I改增”后,部分企業出現稅負“不降反升”的實質性原因是稅率設定的不合理。因此,國家應當考慮通過社會調查和相關計算方法來制定一個更加合理的稅率。比如,可以以企業不可產生進項稅的成本占總收入的比例作為衡量依據,調查相關產業的企業各自的金額,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最公平最利于整個行業的稅率。

參考文獻:

[1]尹旭.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3).

[2]劉赪.“營改增”對現代物流企業財務決策的影響及選擇——基于案例公司的數據分析[J].商業會計,2016,(6)

[3]潘文軒.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商業研究,2013,(01).

猜你喜歡
管理建議營改增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基于以人為本的小學教育管理研究
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管理與建議
優化高校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談博物館固定資產的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