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2016-11-11 08:47劉宇凡李婷
環球時報 2016-11-11
關鍵詞:林恩走心比利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劉宇凡 李婷

作為唯一一位屢次在奧斯卡獎上建功立業的華人導演,李安的每部電影對于渴望“走出去”的華語電影圈都有著特殊意義。今天,他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在千呼萬喚中正式上映。而外界對于影片的討論,焦點卻不在故事情節上,而在于“120幀”“4k”“高亮度3D”等高科技名詞。這對于“爛片無恥斂財,佳片曲高和寡”的華語電影來說,是一次革命性的冒險。不久前,《環球時報》記者在紐約受邀參加了李安的新片見面會,在超前體驗“高幀速觀影”的同時,也與李安導演就電影科技夢進行了探討。

李安新片在美受特殊禮遇

對于這樣一部以4K+高亮度3D+120幀高科技為賣點的電影,美國人也給予了特別對待??雌瑫斕?,片方對保密工作相當重視,入場者要經過繁復的身份核對檢查。來自歐美及亞洲各國的電影記者魚貫入場,讓人感受到這部新片的國際關注度。影院內其他放映廳都是關閉狀態,只有《比利·林恩》的場次開放。在美國,如此規格的新片放映并不多見。

走進為這部新片專門改造的紐約影廳,記者多少有點意外。此前以為,4K加120幀的專業銀幕一定是外觀閃閃,而實際上和普通銀幕并沒有太大差別,與IMAX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梢娎畎策@次的技術革新,走的是和各種巨幕相反的方向。李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使用的放映機,是在美國空軍用于飛行模擬的放映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當別人挖空心思把電影做“大”時,李安卻在努力讓畫面更“細”,這也是基于他對電影的獨特理解吧。

《比利·林恩》講述一名年輕的美國士兵在伊拉克戰爭中幸存下來,意外成為國家英雄,并被邀請出席感恩節橄欖球賽的中場表演。過程中的一連串遭遇,讓他看清戰爭的實質與國家的真相。在故事內容上,《比利·林恩》將伊拉克戰爭這一“美國國殤”和橄欖球賽這一“美國國粹”進行了另類嫁接,從而更具話題性。而戰爭和球賽這類快速運動場景,也正是高幀技術的用武之地。120幀意味著每秒拍攝120個連續運動的畫格,相比普通電影的24幀,無疑更清晰地表現出運動物體。不過李安顯然擔心觀眾適應不了高幀畫面,開場20分鐘全部是人物對話,有限的戰斗閃回場景轉瞬即逝。全片看下來,戰爭戲不足10分鐘,球賽畫面可以忽略不計??傮w感覺,120幀技術在這部以“走心”為主的劇情片中,有點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對于該片“科技三元素”中的4K和高亮度3D,現場的媒體同行都持肯定態度。超高清鏡頭讓演員每處細微情感都展露無遺,很能激發觀眾的代入感。這其中加分最多的演員當屬“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以偶像戲路出道的她在李安的調教下演技爆表。據說為了應對超高清鏡頭的考驗,“暮光女”專門保養了3個月皮膚。此外,高亮度3D的效果更是一掃3D電影常被詬病的“霧霾般視效”。不過在記者看來,當日常生活被超高清鏡頭重現在電影里時,每個像素仿佛觸手可得,反而容易失去“生活在別處”的電影夢幻感。換句話說,電影其實也需要“和生活保持距離美”。舉例說,影片開頭,眾人乘坐豪華轎車趕往橄欖球場的一幕,結合“超逼真”的視效和插科打諢的對白,仿佛讓人穿越到《卡戴珊一家》(美國知名真人秀,以各種炫富著稱)的節目里。從這個意義上說,高幀電影無異于技術上的雙刃劍。

放映結束后,有參加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美國首映禮的同行說,那部影片放完時是全場起立歡呼。相比之下,《比利·林恩》獲得的掌聲少了些。盡管如此,記者依然要為李安叫好,當國內電影人大部分沉湎于模仿時,李安敢于走在世界電影技術的最前線,這種突破極限的勇氣是當下中國電影所缺少的。

“拍《比利·林恩》,我必須謙卑”

“我拍過12部電影了,也出名了,自我感覺應該挺好,可是面對這部新片不得不謙卑,因為科技是不和你客氣的”,李安對《環球時報》記者感嘆,“這部片子讓我覺得最好玩也最膽戰心驚的,是常常不知道怎么拍電影了。對于業界來講,我跳躍了很多步。怎么樣做成一部能看的片子,我覺得很有挑戰”。

其實“高幀速”這塊螃蟹肉,其他導演不是沒有嘗試過。2012年彼得·杰克遜執導《霍比特人》時,就曾用48幀拍攝,但小規模放映后惡評如潮,正式上映時便乖乖改回24幀。2012年法國影片《藝術家》反其道而行之,用僅僅21幀的畫面拍攝,成功模擬了默片時代的電影質感,反而獲評奧斯卡最佳影片。電影鬼才韋斯·安德森玩得更絕,他執導的《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一秒只有12個畫格,將復古進行到底,引得影評人滿堂喝彩,同樣入圍奧斯卡最佳。正反對照,24這個神奇的數字似乎成為影片幀速的上限,比它慢是玩風格,比它快是玩冒險。

慈眉善目的李安這次為何甘做打破金科玉律的叛逆者?談到這一點,李安對《環球時報》記者坦陳,自己選擇每個電影項目都非常慎重,因為拍攝一部新片對他來講“猶如自殺般辛苦”?!侗壤ち侄鳌愤@部帶有政治化色彩的小說,讓他最受觸動的是戰爭帶給年輕戰士的情感創傷。在李安眼中,《比利·林恩》是一部著重刻畫人物的劇情片,而非視覺大片。正因如此,他才將大多數篇幅用在人物對話和主角的多角度臉部特寫上?!案呖萍疾粦搩H為動作戲、大場面服務,而是應該用來強調故事本身,展示內心世界”。

“渴望回歸中文電影”

事實上,李安早期的作品一直以人物故事取勝,包括《推手》《喜宴》《冰風暴》等。但近年的《少年派》和《比利·林恩》都在強化頂尖的視覺技術,難免讓人以為他要改走“商業視覺路線”。面對《環球時報》記者的疑惑,李安微笑說,“視覺對電影的確重要,不懂戲劇的人也能拍出精彩的視覺電影。但我是學戲劇的,不像有的人有視覺體驗就很滿足。我的作品要有人物的來由和心境,這個創作習慣想改也改不掉”。

回顧李安的導演之路,每次挫折之后必然會有復興,《綠巨人》之后是《斷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之后是《少年派》。很有可能,《比利·林恩》之后的李安會做出更大動作。觀影結束后,李安導演私下向《環球時報》記者感嘆,是時候拍一部中文片了,不能再拖?!澳艽騽游业闹形念}材不是那么容易。將心比心,英文的故事容易做出藝術性。拍中文片對我來說比較傷元氣,刻骨銘心?,F在我在醞釀一些東西,非??释貧w(中文片)”。的確,李安之外,我們找不到哪位華語片導演能在好萊塢取得如此成就。李安之于華語電影,就像姚明之于中國籃球。與其事后懷念,不如當下珍惜?!?/p>

猜你喜歡
林恩走心比利
幸運的“比利”(下)
幸運的“比利”(上)
林恩是個好少年
匠心制造來自走心的細節專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與家長相處要“走心”
從“聽”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