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級城鎮建設與規劃轉型對策研究

2016-11-11 16:26宋新葉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城鎮化

宋新葉

摘要:推進城鎮化轉型,要拓寬對城鎮建設與發展規劃研究范圍,著力協同好鄉鎮地區城鎮化建設與城市規劃建設格局的融合問題,突出對鄉鎮地區活力的延續與保護,立足現行城鎮規劃體系,做好城鎮規劃與建設轉型,從規劃理念上、規劃實踐上實現多級化、綜合性發展。

關鍵詞:城鎮化;城鎮建設;城鎮規劃;轉型研究

中圖分類號:F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48-01

構建新型城鎮化規劃與建設體系,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城鄉社會轉型矛盾的重要內容。自《城鄉規劃法》實施以來,對于城鄉城市化建設工作,應該立足城鎮化實際,明確城鄉規劃轉型中的地位,科學推進鄉鎮規劃建設工作的科學、有序發展。

一、城鎮化建設與城鄉協同發展

城鎮化建設在我國的發展,過去主要以城市為中心,忽視城鄉規劃與建設差異性,導致環境、資源、利益沖突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影響了社會城鎮化進程的和諧發展,也對鄉鎮文化帶來破壞。從社會學發展來看,城鎮化并非是對城鄉關系完全一體化,而是要尊重城鄉差異性,促進城鄉非均衡性空間與經濟的協同發展。作為社會生態的重要部分,城與鄉要兼顧協同發展上,來保護鄉村的發展活力,要注重對城鎮化生命力的保護。城鎮化不同于城市化,城市與鄉鎮之間要保持兩種社會形態的差異性和長期性。在城鎮化早期階段,對城鄉差異性發展認識不足,過分考慮城市化進程,使得鄉鎮文化受到破壞。在城鎮化趨于穩定的新階段,針對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城鎮建設與規劃問題,要立足鄉鎮自身實際,重新認識其主體地位。鄉鎮地區是城鎮化建設的基礎,也是傳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鄉鎮地區在歷經多年的歷史沉淀中,已經構成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千百年傳承而來的鄉鎮傳統文化,在崇尚自然、推進人居和諧關系上最具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城鎮化規劃與建設中需要著重保護的歷史財富和重要資源。

二、鄉鎮規劃的特點及特殊性

鄉鎮規劃在城鎮規劃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針對鄉鎮規劃與城鎮規劃的界定,要從各地區鄉鎮規劃建設實際來區別對待。鄉鎮規劃具有自身特點,鄉鎮地區與城市地區在空間形態與結構上存在差異,鄉鎮空間相對分散、密度低,人與土地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鄉鎮在整個鄉村文化及經濟生活中作為重要的基本單元和綜合體。鄉鎮地區在社會組織結構上具有相對穩定性,不同于城市流動性大,而具有較強的社會歸屬感。鄉鎮地區具有內生型生長機制特點,多以自我管理、自我修復來強調自組織模式。在鄉鎮地區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特別是鄉鎮地域傳統文化差異性大,也是構成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開展鄉鎮規劃工作中,要圍繞鄉鎮空間形態、資源結構來區別對待,突出鄉鎮規劃的差異性。城鎮化鼓勵鄉鎮人口向城鎮的流動,推進城鎮在經濟活動中的中心地位,突出集聚效應,而鄉鎮規劃要從自身內生增長機制上,突出鄉鎮規劃的自我特殊性。在鄉鎮規劃內容上,不能過于考慮空間增長,而是要立足空間實際來關注鄉鎮空間與社會發展的協同問題,從鄉鎮規劃文化內涵上實現長遠規劃。在鄉鎮規劃方法上,要從鄉鎮自治主體上,尊重鄉鎮規劃村民意愿,體現地方特色。在鄉鎮規劃主體與管理機制建設上,要強調因地制宜,引導村民自治、改善鄉鎮生活、生產條件,轉變鄉鎮規劃理念。

三、鄉鎮規劃向城鎮規劃的多級轉變

鄉鎮規劃體系建設要突出鄉鎮的自身特點,要強調對鄉鎮區域規劃特殊性,尊重鄉鎮規劃差異性,明確鄉鎮規劃在城鎮規劃發展中的多級性地位。一要從規劃體系上,結合鄉鎮規劃內容,從政策性指導和鄉鎮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上加以引導,分階段的推進鄉鎮規劃工作的實施。如鄉鎮區域規劃、鄉集鎮規劃、鄉域鄉村規劃、存在規劃、村域規劃等。

(一)構建差異化鄉鎮規劃框架體系。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針對鄉鎮規劃建設要突出地域差異性,要根據不同地區人口、規模、文化特色,構建多級鄉鎮規劃內容體系。如根據自然環境來規劃,有平原地區、水網地區、山區等差異性;根據人口密度來優化;根據區域空間方位來規劃,如近郊區、遠郊區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來規劃,如貧困地區、發達地區等。在規劃內容上,可以分為綜合性鄉鎮規劃,立足長遠規劃需求,引入政策指導,推進鄉鎮規劃科學性,如構建歷史文化區域保護,推進特定鄉鎮建設。

(二)構建雙向發展的城鄉規劃轉型體系。

城鎮化作為現代城市社會發展的抽象描述,要從城鎮化內涵深化上,構建城鄉雙向規劃與發展體系。如對于鄉鎮地區在城鎮化建設中的支撐地位和作用,要從“推”與“拉”模型構建上,發揮城市、鄉鎮之間的合力,推進城市助力鄉鎮發展,發揮鄉鎮對城鎮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化解城鄉發展矛盾。我國城鎮化建設要借鑒西方規劃理論,在適應城鄉轉型發展中,摒棄傳統的單一的城鎮建設規劃格局,立足鄉鎮發展實際,尊重和拓寬鄉鎮規劃在整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特殊性、地域性,實現鄉鎮規劃、城鎮規劃的互補與平衡。

參考文獻:

[1]李思麗.新型城鎮化建設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J].建設科技.2013(14).

[2]申曉艷,丁疆輝.國內外城鄉統籌研究進展及其地理學視角[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3(05).

[3]李浩.從“極核”走向“均衡”——以智慧小城鎮建設助力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之夢[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4(04).

猜你喜歡
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新疆城鎮化與農村居民收入實證分析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任遠: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探索
“逆城鎮化”值得關注但切莫誤判
新型城鎮化的區域差異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新型城鎮化建設應以人為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