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正義

2016-11-11 16:29田瑞灃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羅爾斯亞里士多德柏拉圖

摘要:對正義的討論在西方政治學理論發展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一席,從古代到近現代每個時期都有不同主題的討論。大致來說,古代正義論是以倫理、價值為主題,而現代則是以國家規范體制等為討論中心的。本文選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羅爾斯的觀點闡述正義。

關鍵詞:正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羅爾斯

中圖分類號:D0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53-01

一、柏拉圖——理想國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詳盡闡述了他的正義論——塑造正義的人和正義的城邦。柏拉圖通過設計理想的城邦抑或正義的城邦和培養完善的人來解答正義的。

首先,何謂正義的城邦?城邦中的每個階層的人都在執行與自己天性最適合的職務,正義城邦的關鍵在于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在自己的階層中而不會互相僭越。[1]柏拉圖利用“由大見小”的方法闡釋了個人的正義,個人如同城邦一樣被分為理性、志氣和欲望三個部分,如果一個人的靈魂中這三個部分和諧有序并且沒有互相僭越,其中理性做主導,身體的各個部分被有序的領導在一起,這樣的人就是正義的人。

其次,正義是城邦中最高的德性。德性使城邦和個體通過對至善的追求而達到了自身內在結構和秩序的協調一致,德性是正義的確定性根基,當各種德性都以“善”的理念為指向和目標發揮各自功能從而達到一致時,人和城邦便能被稱之為是正義的。正義作為最高的美德,從其德性本質來看,仍然體現了其源自“善的理念”的屬性,體現出其對善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正義城邦該如何運作呢?正義的城邦是要每個階層都穩定運行,如何防止其分裂使其保持一致的向善是需要進行制度設計的。

第一,在城邦的護衛者階層實行共產制,這樣護衛者階層和城邦統治者的靈魂便不會被私欲侵占而絕對保持著對至善的向往。第二,哲學王的統治。要使城邦成為正義的城邦,統治者必須是真正的愛智者,而不是愛利者或是愛權者,他能以知識和智慧為基礎去掌握和運用權力,而不是以權力本身或利益為目的。第三,倚重教育。城邦的教育能夠使公民的靈魂去除蔽障,處于一個有序的狀態從而進一步發揮德性,成為正義的人。

從柏拉圖所設計的制度和安排,我們不難看出,其根本都是為了實現城邦和個體的正義,為了趨于正義理念,達到城邦的整體和諧和靈魂的內在統一,這些制度措施使得正義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無論從對正義城邦和正義個人的論述,還是后期對于正義城邦制度的設計都從每個細節顯示出柏拉圖對于正義的論述。

二、亞里士多德

如果說柏拉圖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那么亞里士多德就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家,他不同于柏拉圖將正義的實現寄希望于理想城邦的環境和極為稀罕的哲學家,他以不完美的現實出發,致力于提高公民和城邦的德性,對正義城邦的向往也是建立在現實可行的基礎之上,這是跟柏拉圖的正義最為根本的不同。

首先,正義是城邦政治生活的最高價值原則。從本質上說,城邦是一種以至善為根本目的的政治共同體,雖然個人的善和城邦的善同樣重要,但由于人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個人的善離開了城邦就無法存在,因而相對比而言,城邦的善更為重要和完滿。作為城邦的組成元素,個人必須擁有德性,個人才能成為正義的人,人出于這種德性所實施的行動就是正義的行動,正義在個人的身上不僅體現為內在的屬性,更能夠促使人形成正義的行為,從而使正義能夠在城邦實踐中成為現實活動。

其次,亞里士多德也為正義城邦做出了制度設計。一方面,亞里士多德認識到了僅僅依靠個人的德性并不能在現實中最大程度地保證城邦正義的達成,他提出了借助法律的觀點。法律作為強制性的規范,能夠使個人遵守作為規范的正義,遵守法律是實現正義城邦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他認為守法正義的前提是法律自身分為良法和惡法,法律是否良善與政體是否優良有著直接關系,而政體是否優良則是以城邦是否以至善為目的或公共利益為根本目標為判斷依據的。這就要求法律所規范的行為與作為總體德性正義的基本要求相一致,遵守法律的根本目的還是塑造公民德性,改善其行為,通過遵守法律,公民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培養公民的德性并使其行為也體現這種德性。

最后,相較于柏拉圖沒有將平等納入正義考慮范圍內,亞里士多德則將平等和正義直接聯系了起來,這也就是亞里士多德出于現實考慮而區分于柏拉圖的地方。在現實城邦之中,不同階層、不同團體之間通過德性形成一定的有序關系,但同時他們之間又存在著行為和利益之間的差別和沖突,這時正義不僅需要以整個城邦的至善為目標從個人和共同體關系的角度對城邦生活秩序做出安排,還要考慮到城邦共同體中不同階層以及公民個體之間的行為活動關系,使不同階層團體根據一定的依據和標準進行利益分配,只有使利益分配建立在一個普遍標準之上,城邦秩序才能有效維護,因而亞里士多德將正義首先定位于適度和平等。

三、羅爾斯

羅爾斯作為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的政治哲學家,因其著名的《正義論》被評論家將其與柏拉圖、阿奎那和黑格爾這些思想泰斗相提并論,他從公平正義入手,全面系統地論證了自由與公平、個人與國家、機會與結果等廣泛的社會政治問題,力圖為現代西方社會重建“公平正義”的道德基礎。[2]

首先,羅爾斯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觀點。在“公平的正義”的理解中,公平是處于正義之前的,沒有公平就沒有正義。他否定了當時主導西方社會的兩大正義理論即功利主義的正義觀和直覺主義的正義觀,尤其批判了功利主義的正義觀。在此,“公平的正義”就是所選擇的正義原是在公平的原初狀態中大家一致同意的,內容上是公平的;這樣選擇出來的正義原則也符合普遍性、一致性、公開性和權威性等形式上的或程序上的正義要求,因而在形式上也是公平的。

其次,羅爾斯提出了最著名的正義二原則,第一,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去擁有可以與別人類似自由權并存的最廣泛的基本自由權,第二,對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安排應能使這種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而且與向所有人開放的地位和職務聯系在一起。第一個原則用于確定和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第二個原則用于規定和建立社會及經濟不平等。[3]總的來說,羅爾斯的正義二原則就是對于那些能夠平等分配的東西都應該平等地分配,而那些不能平等分配的東西則應該不平等分配使之有利于最不利者,從而實現一種普遍的正義。

最后,羅爾斯還提出了正義在現實中體現的法治原則。第一,法律的可行性;第二,同樣情況同樣處理的律令;第三,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律令;第四,為了保證法律、法制的公正性而符合自然法的總則,即合理程序和證據規則。

羅爾斯的《正義論》繼承社會契約論傳統,通過批判功利主義正義觀,試圖建立一個綜合全面的、有關社會基本結構的正義理論,這種力圖最大限度地消除經濟上的不平等現象,以保持社會公平正義的理論為現代國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思考和啟示。

正義是每一個人都想要追求的目標,實現正義也是每個國家想達成的理想。對于正義的討論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歇,從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所設想的理想正義的城邦,到現代羅爾斯力圖達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義,每一個時期人類都在為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價值目標而奮斗,正義永遠是人類的永恒追求,正是由于對正義的憧憬和追尋,才使得人類社會充滿生機并不斷發展,現如今,我們何嘗不是在歷史長河中追尋著正義這顆閃耀明星?

參考文獻:

[1][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臘政治理論——柏拉圖及其前人.[M]盧華萍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程世禮:評羅爾斯的正義論,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3]傅小青:西方法學景點提要[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田瑞灃(1991-),女,漢族,陜西咸陽人,陜西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比較。

猜你喜歡
羅爾斯亞里士多德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把陽光加入想象
把陽光加入想象
漫畫
柏拉圖之椅
讓大腦繞個彎兒
把陽光加入想象
重大的差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