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國戲劇舞美特點初探

2016-11-11 17:05王穎穎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舞美俄國戲劇

摘要:本文對俄國舞美各要素尤其是布景、道具和服裝進行分析,采用文獻綜述法對各要素的發展史進行梳理。并對各要素在戲劇舞臺上的類型及功能闡釋和說明,闡釋立體布景與平面布景,繪畫布景與透視布景的特征,角色型、輔助型、特征型道具的不同功能,角色型、表現型、還原型服裝的使用,明晰當今俄國舞美變遷的特征及內涵。

關鍵詞:舞美;俄國; 戲劇

中圖分類號:J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32-01

俄國戲劇發展史也是一部舞美藝術形成發展的歷史。根據俄國戲劇史可以劃分舞美藝術的各個階段。舞美藝術根源于古代儀式活動和民間表演中的前舞美藝術,發展于十六至十七世紀末的宗教戲劇和宮廷戲劇中,高漲于十八世紀的推崇西歐風潮中,在十九到二十世紀初不斷探索新的藝術形式。

舞美藝術包括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燈光、音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營造表演時空背景的布景、自成一體或輔助功能的道具和有角色特征或娛樂效果的服裝。以下對布景的發展史、道具的三種功能及服裝的三種類型三個部分一一解讀。

一、布景發展史

布景是舞美中起著營造表演時空背景的作用。布景的劃分:根據組成結構有一堂景和三面墻之分;根據繪制工藝有透視布景和繪畫布景之分;根據形狀有平面布景和立體布景(實用布景)之分。

古代戲劇表演較簡單,一般露天進行,也就談不上專門的布景藝術。如民間表演《沙皇馬克西米利安》在普通房子里演出,不需要布景,只需要一張椅子作為沙皇的寶座就夠了。十六十七世紀戲劇表演中舞美形式更多樣,但主要在道具的精致上。一般在劇院或教堂進行表演,只是對環境進行簡單布置。如《爐刑宗教劇》中布置教堂:教堂大廳中間放一圓形屏帳,中間放一盆炭火,這樣模仿爐刑場景。十八世紀舞臺美術的布景受西歐影響,隨戲劇藝術的發展有了較大提高。因演出劇目不同而有區別:歌劇和芭蕾舞劇專供宮廷貴族欣賞,布景富麗堂皇;有些話劇則是從歌劇和芭蕾舞劇用過的布景中撿來搭配的。舞臺美術的發展與劇本的內容有密切聯系。

古典主義悲劇中,受制于三一律通常只用一堂景,為增加舞臺空間感一般采用透視布景,畫面逆光處理,但是較抽象,缺乏民族和時代性。在歌劇、芭蕾舞劇和一部分喜歌劇中室外景較多,多采用繪畫布景。隨戲劇發展,部分采用了室內景,即三面墻布景的體系。

十九世紀布景繪制工藝發展較快。岡扎戈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提出舞臺布景和演員的舞臺動作相結合的理論。另一位意大利美術大師卡諾比善用繪畫中光的效果,如火光、月光的投射,起到強烈的渲染氣氛效果。同時存在的還有實用布景,有立體與平面、活動與固定之分。立體布景指在木制框架(梯子、斜坡、平臺等)上覆著繪有圖畫的亞麻布,扮成巖石、橋、礁石等立體事物,使表演環境更加逼真?,F在的布景藝術更精巧,通常由專做布景的美術家領導團隊完成,步驟也更繁瑣。先由美術家根據劇本的風格選擇抽象或具體的布景主題、文字和光線色調,制成各部分的布景草圖。根據草圖做出包括側景、檐幕在內的布景整體并觀察效果。最后是做真實尺寸的布景投入使用。

由此可見,布景的發展經歷了由簡到繁,由取自西方到獨立創作,由一堂景到三面墻,由生搬硬套到與劇本融合的過程,一步步隨俄國戲劇的發展而成熟。

二、道具的三功能

道具在表演中作為添景物自成一體或起第二性的輔助作用。包括各種裝飾物(傘、手杖等)和小的生活用具等。具體分為角色型道具、輔助型道具和特征型道具三類。

角色型道具。常用于儀式,具有獨立特征。如古代祭拜中的野獸圖騰、圣餐禮上的供桌?!队骸穬x式分“迎春”、“賀春”和“葬春”三大部分,表現迎春神、慶賀春神到來和葬春神的過程。在“葬春”中有道具的使用:扮演春神的姑娘在圈子里跳舞,伴唱者歌頌春神在人間的歡樂;此時另一姑娘身裹白被單出現,所有人表示驚慌并轉過臉說“死神,死神”;大家開始與死神搏斗,死神用樹枝打倒春神;接著就是送葬的儀式。白被單與樹枝都有角色型道具的特征。而在20世紀下半葉到21世紀初,道具的角色型功能在劇院大師的創作中獲得新生。如表演基督之死時扯破檐幕,表演婚禮時摔破瓦罐。

輔助型道具。用于展示技巧、能力、動作,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表演情境。如在民間戲劇或傳統戲劇中圓木可扮作嬰兒,梳子可扮作紡車等。借助木棍可表演在廣場上滑行的騎士;借助凳子人可表演登山;舞扇可表現日月升起、鳥群飛翔、微風拂葉的過程。古代民間表演以牽線木偶戲為例。表演中最常見的是“維爾捷普(вертеп)”:一種便攜的兩層式的木箱。高約兩米寬約一米,每層通過繩穿過窗孔控制木偶。上層表演的內容與基督耶穌的誕生有關,下層表演與希律王殺嬰兒有關。道具創造情境,演員置身其中利用各種工具表現生活。

特征型道具。用于表明活動地點、人物身份特征。如表明職務身份的帝王權杖、軍長的錘形杖、高級神職人員的長手杖以及表明生活情境的傘、行李、公文包、錢包、手機等。

三種功能并不對立。同樣的事物,經常在同一舞臺不同時刻甚至同時扮演三種類型的任一種。這依據的是“瞬時再現”(мгновенное перевоплощение)法則。

三、服裝的三類

服裝在表演中表現角色特征或起娛樂效果。在戲劇歷史上有三種典型的戲服類型:角色類、表現類和還原類。

角色類服裝。這類服裝有時覆蓋全身,著此裝的同時進行歌舞。如南俄戲服表現的是一種宇宙模型,作為演員的伙伴表現演員與時間、歷史的聯系。再如民間表演的手指操控木偶表演中,耍木偶的人腰間扎一條被單,像條裙子,演出時雙手將被單翻在頭頂上,遮住頭部當作屏幕即開始表演。

表現類服裝。是一種演員外形改變的方法也是表演的元素之一。在儀式和民間表演中,易容常帶有怪誕、諷刺的特點。如男人扮女人,女人扮男人,年輕人扮老人,美女扮巫婆或扮各種動物。如民間表演熊戲中,人反穿皮襖扮作熊,表現地主老爺的惡行和丑態。

還原類服裝。還原角色生活時期真實的服裝特色及心理狀況,表現日常生活習俗。具有獨立特征,是舞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前兩種服裝的創作基礎。

三種服裝類型適用于戲劇表演的任何時期:從古代儀式和民間表演到現代藝術實踐均適用。古代儀式及民間表演中的角色服裝,像所有其他舞美元素一樣是無數無名民間大師的創作結晶。直至20世紀戲服的設計一開始就是藝術家有意識創作的結果,到20世紀下半葉,戲服作為舞美的元素已經脫離演員,有獨立的角色了。

通過以上對俄國舞美各歷史階段發展的縱覽,以及對主要舞美形式(布景、道具、服裝)特點的解讀,可以發現俄國現代舞美,相對古代有以下特點:

1.無意識到有意識:由古代前舞美藝術無意識的形成到現代專門舞美家的有意識創作;

2.由簡到繁:由露天表演、隨手拿日常用具開演到在專門場所布置背景墻有專門道具表演;

3.單一到多樣:由說唱表演加被單(音樂和道具)的表演到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燈光、音樂的協調組織;

4.學習西歐到俄國自創:由依賴引進西歐美術家做布景到自主改革舞美藝術與本民族文化融合。

作者簡介:王穎穎(1992-),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在讀研究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研究方向:俄羅斯文學。

猜你喜歡
舞美俄國戲劇
傳統戲劇——木偶戲
七顆鉆石
1.2019世界集郵展覽開閉幕式舞美效果圖 2.武漢天地世界音樂節效果圖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論舞臺裝置的隱喻性表達
“首屆舞美大師論壇——感受視聽空間的表現力”在京舉辦
戲劇就是我們身邊凝練的生活
哥德巴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