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自主創作淺析

2016-11-11 17:17赫媛媛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民族風格鋼琴音樂

赫媛媛

摘要:鋼琴音樂在我國的發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發展的歷程中,鋼琴音樂的創作已經逐漸具有了我國的民族特色,當代的鋼琴音樂作曲家在進行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將民族元素添加在作品中,創作出具有典型中國風貌,又不乏時代氣息的鋼琴作品,促進了鋼琴音樂在我國的發展。具有民族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更能夠被聽眾所接受,也更能體現我國的音樂特色,成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獨有的音樂風格,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自主創作,其影響還不深厚,與我國鋼琴音樂的發展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鋼琴音樂作曲家應該從鋼琴音樂民族風格創作的特點入手,將民族風格良好的融入鋼琴音樂中,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關鍵詞:鋼琴音樂;民族風格;自主創作

中圖分類號:J6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55-02

在我國的鋼琴音樂發展歷程中,由于作曲家的作曲理念和文化背景不同,創作出來的鋼琴音樂作品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鋼琴音樂作品創作中加入我國的民族風格,更有助于人們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接受。鋼琴音樂作曲家致力于將民族音調運用于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可以創作出具有我國獨特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不僅利于鋼琴音樂在我國的推廣,同時也有利于在是世界樂壇推廣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認識中國的鋼琴音樂。

一、鋼琴音樂民族風格自主創作現狀

鋼琴音樂在我國的發展中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作曲家漸漸將我國的民族元素添加在鋼琴音樂中,創作具有我國民族文化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通過幾代鋼琴音樂作曲家的努力,民族風格的鋼琴音樂已經逐漸在我國產生了影響,但是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還十分有限,其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民族風格缺乏科學的定義。

從我國現有的鋼琴音樂的整體來看,作曲家在進行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對民族風格的把握并不是十分到位,對民族風格的理解和把握缺乏科學的定義,作曲家將民族風格中的神韻、氣質等內在韻味看做是民族風格的全部,卻忽略了民族風格的外部形態。其作品雖然蘊含了民族音樂的元素,卻沒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將“民族風格”與“中國風格”的特點混淆,以為中國風的音樂就是民族風格,因此作品缺乏民族韻味。

(二)缺乏完善的作曲理論體系。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因此民族音樂有許多種形式,其中的音樂作曲技巧豐富,但是在長期的發展中,卻沒有專業、科學的分類,作曲家在運用民族音樂進行鋼琴音樂的創作時,沒有對民族音樂進行詳細的總結和分類,所以鋼琴音樂的創作也缺乏完善的作曲理論體系,沒有對民族音樂元素進行系統的理解,鋼琴作曲家就無法對民族音樂進行良好的運用,影響了鋼琴音樂與民族音樂的結合。

(三)音樂教育的傳承有待加強。

我國鋼琴音樂的傳承主要還是依賴于教育,民族風格的鋼琴音樂也不例外,需要通過教育將其發揚光大、代代傳承,當前的鋼琴音樂教學中,對于鋼琴音樂并沒有再進行詳細的劃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創作并沒有重點關注,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強調的是對鋼琴技巧的掌握和熟練度,對于鋼琴音樂的音樂風格的教育卻有所忽略,沒有向學生灌輸對音樂風格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民族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也得不到很好的傳承,影響力在漸漸的減弱。

(四)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大師作品。

鋼琴不是我國的本土音樂,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我國到目前還沒有極具影響力的鋼琴音樂作品,雖然有一些作品也獲得了國際上的獎項,但是其影響力遠遠沒有西方的鋼琴音樂作品那么深遠。并且現有的音樂作品在國際上的推廣力度還有待加強,鋼琴音樂家需要將具有民族風格的音樂在國際上進行推廣,增加其影響力,才能進一步推動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創作。

二、鋼琴音樂民族風格自主創作特點

(一)堅持傳統民族風格創作方向。

我國的鋼琴作曲家在進行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自主創作過程中,都堅持了以傳統的民族風格為創作方向,例如陳鋼的鋼琴協奏曲《梁?!?,就是在民族樂器和聲樂曲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這樣的樂曲作品富有民族的音調和民族色彩。同時作曲家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例如儲望華的《新疆隨想曲》,音樂主題采用鄭秋楓的一首歌曲《美麗的孔雀河》,該作品在原音樂的基礎上,構思更加新穎,樂曲也更加的熱情奔放,想象空間更加廣闊。

(二)大膽嘗試民族性和現代性的結合。

當前的鋼琴音樂作曲家在運用民族元素進行音樂作品創作時,也越來越注重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例如陳銘志的《鋼琴復調小品八首》在創作中運用了十二音技法寫成了復調精品。這部作品借用了羅忠镕的《涉江采芙蓉》中的序列,將現代的十二音技法與民族音樂思維結合起來,樂曲中雖然沒有明顯的民族元素,卻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民族風格的體現。將民族風格與現代音樂結合,使得鋼琴作品雖然富含民族元素,卻不受民族風格的約束,更加的隨性、自然。

(三)作曲家大膽創新,自成體系。

鋼琴作曲家趙曉生創作的鋼琴曲《太極》,是在其自創的“太極作曲系統”上進行的創作,在現代的鋼琴音樂作曲中,自己自成體系進行音樂創作也越來越普遍,創作的音樂獨具風格?!短珮O》的作曲家將陰陽哲學,合力觀念、音集技法集合在一起設計出了太極作曲系統,其鋼琴音樂作品自成一派,將民族元素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既在民族風格之內,又實現了新的突破。

三、中國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自主創作

中國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自主創作,主要體現在對鋼琴音樂民族旋律、民間音調與民族神韻的運用和進一步的豐富與發展,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鋼琴音樂作曲家致力于在這三方面的元素上進行發展和創新,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鋼琴音樂作品。

(一)民族旋律。

在鋼琴音樂民族風格自主創作中,民族旋律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旋律是音樂的基礎和靈魂,通過對不同音節的組合形成不同風格的旋律,民族音樂的旋律受到民族文化、地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鋼琴音樂家在進行鋼琴音樂民族風格自主創作中,將我國傳統的樂器例如琵琶、古箏等樂曲特點進行運用,將民族樂器的演奏方式融入到現代鋼琴音樂中來,使其作品帶有民族樂器的特色。在一些音樂作品中作曲家還模仿了民族音樂的音色與結構,對鋼琴作品的和弦表現進行豐富,形成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鋼琴旋律。

江文創作《鄉土節令詩》時,將十二首各不相同但是內容上卻有一定聯系的作品進行融合,其中及運用到了琵琶彈奏的技巧,同時又運用了古箏的滑音等對其進行了一些裝飾,因此這部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旋律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再有丁善德創作的《快樂的節日》,這是一部兒童音樂鋼琴音樂作品,其中的和聲也運用了民族旋律,將兒童的天真活潑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曲調清新明朗。富有童趣。

(二)民間音調。

鋼琴音樂民族風格的自主創作是基于民間音樂的改編和對民族素材的組織,其中有大量的作品是對民族歌曲進行改編和重組的,對民族歌曲進行改編為鋼琴曲,是對民族歌曲的另一種表達,在樂曲中,民間音調是民族風格的典型表現。鋼琴作曲家將民族歌曲作為素材進行作品的創作,這樣既豐富了音樂風格,更好的融入進了民族元素,同時又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易于推廣。

賀綠汀創作的《牧童短笛》,將民間曲調的風味作為樂曲的主題,而沒有運用西方鋼琴語言的特色,完全采用民族化的優美曲調來征服廣大聽眾,運用民族音調的特色賦予了作品更深遠的意義。另外還有一些作曲家根據地域性的音調來進行創作,把民間音調跟和聲語言相結合,例如周廣仁的敘事性鋼琴曲《陜北民歌變奏曲》,就是根據民歌《三十里鋪》進行改編的,既賦予了民族特色,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三)民族神韻。

民族神韻也是鋼琴音樂民族風格創作中的一項因素,作品中具有了民族神韻,就達到了藝術創作的最好境界,使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創作走向了成熟化。例如汪立三創作的《夢天》是中國鋼琴曲中的名曲,其創作中借鑒了十二音序并融和傳統音調,作品中借鑒唐朝詩人的詩詞作品進行創作的,完美的表現出了原詩中的意境。儲望華的《春江舟影》,將傳統技法與現代作曲技巧有機結合,在借鑒西方技法的同時運用民族創作手法與民族調式,以簡潔筆觸在表達民族情懷的同時充分能展現音樂的民族神韻,這與民族性格中提倡的含蓄美不謀而合,從而實現中國鋼琴音樂自主創作對民族神韻的終極追求。

四、結束語

鋼琴音樂創作中加入民族元素,可以創作出具有我國民族文化的音樂作品,當前我國鋼琴音樂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大,鋼琴音樂作曲家應該將民族因素良好的融入到鋼琴作品中去,創作出富有特色的鋼琴音樂作品,提升我國鋼琴音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陳星.鋼琴上的民樂技法——談黎英海對鋼琴民族音調風格的處理手法[J].中國音樂,2014,02:193-196+200.

[2]潘大銘.20與21世紀之交中國鋼琴民族風格的“解構”特征[J].音樂創作,2014,07:123-125.

[3]崔尹.民族風格在鋼琴音樂中的演奏探析[D].延邊大學,2013.

[4]李楠楠.中國鋼琴作品民族風格的形成與發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民族風格鋼琴音樂
淺析丁善德鋼琴音樂的藝術特點
跨文化視角下中國鋼琴音樂教育現狀及措施
梁雷鋼琴組曲《我的窗》多元文化特性及演奏詮釋
中國民族風格在小提琴音樂作品演奏教學法中的應用探討
談中國鋼琴作品民族風格的曲折發展期
中國水墨動畫的民族風格與發展路徑研究
鋼琴音樂與跨文化音樂教育研究
關于鋼琴音樂表演藝術的幾點美學思考
淺析我國影視動畫音樂中的民族風格
琴鍵上綻放的法蘭西玫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