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得了臍疝怎么辦

2016-11-12 19:35翁淑賢林惠芳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16年10期
關鍵詞:肚臍眼王莉小包

翁淑賢 林惠芳

王莉的寶寶滿月了,發育得挺好,可就是一哭鬧肚臍眼就鼓出一個“小包”,用手輕輕一摁便縮回去,還可聽到咕嚕聲。王莉想,會不會是臍疝呢?需要手術治療嗎?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講,王莉的寶寶很有可能得了臍疝。在胎兒期,胎兒主要通過臍帶及胎盤實現與母體營養的交換,出生之后臍帶即被剪斷、結扎,留下殘端,隨著臍帶殘端的自然干癟、脫落,形成肚臍,肚臍是人與母體相連留下的痕跡。有些小寶寶由于肚臍兩側腹直肌及前后鞘發育尚未完成而出現一個薄弱的臍環,當哭鬧、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壓增高時,腹腔內小腸等腹腔臟器就由臍環處向外凸出,表現為肚臍眼處凸起一個“小包”,這個“小包”叫疝囊,一般直徑為1~2厘米,腹腔內壓力越高,突出的疝囊就越大,表面的皮膚也越緊張,有時呈透明狀。而在孩子安靜或家長用手輕輕摁壓疝囊時,又可見到這個疝囊縮小或回到腹腔,摁的時候,可聽到腸鳴音,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臍疝。

臍疝是嬰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生在臍帶脫落后數周內。由于臍疝患兒一般無痛苦,所以多數在洗澡或換衣服時被發現。一般來說,直徑在1厘米左右的臍疝,隨著腹壁肌肉發育的慢慢健全,大多可在兩歲以內自行痊愈,有的臍疝患兒會在3~4歲時自愈,所以,這種情況,可不處理。但是,臍疝直徑在2厘米以上,經過一年的保守治療仍沒有治愈,且年齡在兩歲以上幼兒,則建議做修補手術。

孩子得了臍疝,有的家長會用繃帶固定硬幣去壓迫凸出的臍囊,希望以此來改善臍疝癥狀,其實,這種做法并不能達到輔助自愈的目的。因為小兒的腹部相對比較圓鼓,綁的繃帶容易脫落而不利于固定硬幣,而且硬幣長時間摩擦臍囊,還可能發生接觸性皮炎或者皮膚摩擦損傷,甚至出現皮膚感染、潰爛,因此不建議家長使用這種方法來治療。

臍疝患兒在哭鬧得很厲害時腹壓增高,可以見到肚臍眼凸起的疝囊表面皮膚發亮,看上去比較薄,有些家長擔心會被撐破,其實皮膚有彈性和韌性,如果不是創傷所致,疝囊一般不存在被撐破的可能。另外,臍疝患兒通常不會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情況,只有極少數嬰幼兒會因局部膨脹而稍感不適。

為了減少臍疝患兒疝囊的凸出機會,寶寶哭鬧時要盡量安撫,找出原因,解除其不適,避免其無休止地哭鬧;要盡量避免寶寶腹脹、便秘的發生;如果寶寶咳嗽,要盡快治療。只要腹壓不增高,疝囊就不會往外凸。當寶寶疝囊凸出來時,要注意避免因衣物或尿片的摩擦而造成疝囊損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因劇烈哭鬧或反復咳嗽造成疝囊嵌頓不能回到腹腔,則應馬上就醫。

猜你喜歡
肚臍眼王莉小包
黑暗中努力
交流
蒲公英的小傘
小包生活
花花小包
會“偷水”的杯子
小包哲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