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電影百花獎,真有那么大“黑幕”嗎

2016-11-15 01:26李曙明
法治新聞傳播 2016年5期
關鍵詞:百花獎黑幕

■李曙明

附:電影百花獎,真有那么大“黑幕”嗎

■李曙明

檢察日報2016年9月28日5版相關報道

周末,通過央視電影頻道全程觀看了電影百花獎現場評選和頒獎。絕大多數影片看過,有些獎項和自己預判不同,我將此歸因為自己欣賞水平有限;很快看到一些專業人士吐槽,比如編劇汪海林稱 “大量使用文替,自己臺詞過不了關使用配音的演員也能入選,非常不嚴肅”,但這仍屬于見仁見智范疇。

然而,最近兩天媒體對有關評獎“黑幕”的報道卻讓我意識到,問題可能遠非 “不同的人藝術判斷標準不同”那么簡單。一位現場評委在自爆帖《直擊百花獎黑幕》中披露了諸多 “黑幕”,媒體報道多由此展開。9月27日 《遼沈晚報》最新消息是,“這名網友的爆料微博已刪除,他的真實身份也尚未得到證實”。

不平則鳴,在微博上說了心里話,后由于受到某種壓力將微博刪除,這種事兒在現實中不少,所以,當事人刪除微博,不意味著之前爆料一定是不真實的。爆料對一些細節的描述得到事實確認,從而使其有一定可信度。比如,爆料稱:“組織大會的領導告訴我們盡量獎項均攤,到后期告訴我們如果領獎者不到現場,晚會直播不好看,并告訴了我們一份完整的到場嘉賓名單,卻又說不要影響我們投票?!倍鴵?《遼沈晚報》記者核對,此次獲獎的演員,全都出席了頒獎;而沒有拿獎的演員,半數以上沒有出席。

當然,也不能就此一點即判斷爆料是真實的,但評獎的公正性,至少值得懷疑。對于 “值得懷疑”的事情,是不去理它讓它 “自生自滅”,還是認真調查給公眾一個真相?我認為,答案應是后者。這些年,包括百花獎在內的各種評選,不時受到質疑,但由于缺少真憑實據,多止于質疑層面。這次,這位 “評委”的爆料,提供了不少“干貨”,也為捅破評選的 “膿包”提供了契機。

先來看看 “干貨”都有哪些吧:“在頒獎典禮的上午,大家分組討論,我只想說最后得獎的男配女配是我們首輪就淘汰不做考慮的,也幾乎是所有評委達成的共識……但領導反復強調獎項均攤,暗示我們誰來給誰……最可笑的是晚會開始,沒幾個人投李易峰,屏幕上卻大比分獲得男配角,投女配的時候我看到周圍人很多投了4號姚晨,還有1號王智……結果大屏幕上王智只有3票,而大部分人投的姚晨,只有區區十幾票……到后面獎項,有人小聲提議不要按投票器,看看結果,我們幾乎一整排沒人點投票器,大屏幕上依舊是總數101,請問這票是哪來的,這獎跟我大眾評審到底有什么關系?”

大段引述爆料,并非因為我認為它是真實的,只是想就此說明,如果爆料是事實,哪怕部分是事實,這一事件惡劣到怎么樣的程度。從內心講,我不愿意相信能“黑”到這程度,但在未做調查未有結論之前,相信或不相信,都只是一廂情愿。有關部門應盡快啟動調查。

爆料者愿意配合調查,自己或和其他評委一起走到前臺,當然好。不過,即便他不愿現身,調查的路也并非僅此一條。一些事情,只要做了,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只要認真去查,真相或許就在不遠處。怕就怕沒人去查,沒人想著去查,甚至阻撓調查。

誰最怕調查?當然是內心有鬼者。如果爆料屬實,其中極可能存在利益勾連。

這一獎項含金量和從前略有下降,但仍是電影人的最高榮譽 (甚至沒有 “之一”)。無論對演員還是對其所在演藝公司,獲獎的價值都是巨大的。獎項是稀缺資源,掌握在組織者手里,而有些人靠實力拿不到卻又想拿,這讓勾連有了利益基礎。對組織者來說,如果評選只做藝術方面的考量,完全可以一碗水端平,沒有為他人“站臺”的必要。爆料讓我們看到種種反常,而反常的背后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交易。順著查下去,一些人的違紀、違法事實,或將浮出水面。

凈化文藝環境、查處文藝腐敗,這事必須查下去,而不能到此為止。當然,調查的結果,也可能證實所謂 “黑幕”純屬無稽之談,但還了評選的清白,調查仍是有價值的。

猜你喜歡
百花獎黑幕
百花獎:薪火相傳助教育,百花齊放共教研
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網絡投票啟動
飛奔——在希望的田野上第十屆『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覽入圍作品
自媒體黑幕 到底有多黑?
奧斯卡加設“百花獎”,將成什么樣
華創證券卷入債券“黑幕”
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獲獎作品選登
放火保護“黑幕”何等“高尚”
王保忠小說《家長會》獲《小說月報》第14屆“百花獎”
“黑幕”比“中指”更丑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