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思想及其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啟示

2016-11-15 19:34陳妮妮路海萍
科教導刊 2016年26期
關鍵詞:人生觀人格信任

陳妮妮 路海萍

摘 要 當前教育中,在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方面,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缺失,如忽視學生人格,重智輕德等,教師不能很好地尊重與信任學生,從而間接致使學生產生一些不良行為。文章從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思想出發,再結合當前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角度向中職學校教師提出可行性建議,希望可以促進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開展得更好。

關鍵詞 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思想 中職學校 德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31

Makarenkos Thought of Respect and Trust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Nini, LU Haip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Educa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 In current education, the respect and trust of students, the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xist some missing, such as the neglec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the heavy wisdom light Germany, teachers are not a good respect and trust their students, thus indirectly urge students to produce some bad behavior. Based from Makarenkos respect and trust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o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the work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carry out better.

Key words Makarenkos Thought of Respect and Trus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當前中職學校主要通過思想政治課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在其它課程中滲透品德教育,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但是當前中職學校教師在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不夠,馬卡連柯能將3000多名失足青少年培養成各類人才,關鍵在于他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學習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思想,對中職教師如何把中職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1 馬卡連柯尊重與信任思想的內涵

馬卡連柯(1888-1939)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從事教育過程中,成功將 3000多名失足少年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創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跡。

所謂尊重與信任,在馬卡連柯看來,尊重與信任是教育的前提,它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尊重與信任。特別是大家眼中的問題學生,即那些品德意識不完善、有不良行為者,教師對這類學生進行教育時,要特別注意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與信任,幫助孩子樹立自信,促使他們減少不良行為,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馬卡連柯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德育原則。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的基本原則是“永遠盡可能多地要求一個人,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他”。馬卡連柯的這條德育原則既要求教師尊重信任學生,又要求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能夠自覺踐行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他不僅注重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注重實際鍛煉,促使學生知行統一。馬卡連柯在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行,積極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他看來,尊重與信任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只有從尊重人、信任人出發,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馬卡連柯在教育實踐中很好地運用了這一原則,這主要體現在他對流浪兒童和失足少年的改造上,他重視對這些青少年自尊心和人格的保護,并且對他們嚴格要求,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他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這一原則的重要性,在對這3000多名失足少年的改造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2 當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教育體制下,中職學校接納的學生大部分是升學考試失利,未能去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再加上社會、學生家長及學生自身對職業教育有偏見,造成這些學生的厭學、自卑、逆反等不良情緒,思想道德素質亟需提高,管理難度更大,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師在教育他們時,對他們的尊重與信任和嚴格要求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在中職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學生處于進步狀態,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2.1 學校教育重智輕德

當前,中職學校把一直把智育放在首位,輕視德育,評論教師的好壞也只看學生成績,忽視學生品德,未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學生群體,他們是升學考試中的失利者,他們在文化成績、學習能力、自我約束方面比普通高中學生弱,中職學校學生需要教育者給予更多的尊重與信任,但是當前學校教育重智輕德,差生與好生得到的是明顯的差別對待,這時候,教師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尊重與信任顯得尤為重要。

2.2 德育內容枯燥,不能與時俱進

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內容局限于課本,內容老化,實用性不強,許多教師常常是照本宣科,長期以來,學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糾正,中職學生本來接受能力就差,一旦聽不懂課,壓力也就越來越大,進而在課堂上搗亂,若教師一味地批評這些搗亂的學生,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3忽視學生人格的發展

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但是在職業院校,出現了明顯的“重分數,輕人格”現象,忽視對職校學生的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出現人格上的障礙。目前,青少年的人格缺失主要表現在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冷漠等。馬卡連柯教育學生,善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與信任,使孩子獲得自信心。

2.4 德育方式落后,知行脫節

以往的“灌輸式”、“命令式”的德育方式,嚴重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阻礙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社會發展使學生獲得信息的方法變得多樣,學校教師的講授內容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中職學校教師側重說教的德育方式,忽視對學生的道德行為的培養,中職學校學生往往自律能力弱,給學校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

2.5 學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長期以來,人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思想觀念上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中職的培養目標是教會學生掌握一些實際操作技能,掌握一技之長,但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人們是看不起職業教育的,家長讓學生進入中職學校讀書往往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學生進入學校也只是混日子,學生的人生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正確的。馬卡連柯引導學生閱讀高爾基的專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 馬卡連柯的尊重與信任思想對中職學校的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受到各種價值觀念的沖擊,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致使青少年的犯罪率略有上升,能不能將中職學生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和家長把希望寄托在學校身上,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家庭幸福。

3.1 堅持智育與德育并重

馬卡連柯在他所創辦的工讀學校中,一方面給學生傳遞系統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尊重和信任他們。我國當前的教育過分注重智育,忽視德育,使社會上出現了不良的社會風氣,許多學生考試成績特別好,但在其它方面卻表現得特別差,特別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存在欠缺。眾所周知,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智德兩方面有欠缺的人,都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所以,我們應向馬卡連柯學習,尊重信任學生,德智一起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3.2 更新德育內容,促進學生知行統一

中職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若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良好的道德行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列舉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開展探討式教學。馬卡連柯給予他的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信任,不僅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而且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幫助失足少年改掉壞習慣。職校學生是升學考試中的失利者,但他們并不是失敗者,他們也渴望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也希望自己與時俱進,掌握新思想,學習新技能,讓大家對自己刮目相看,來滿足他們這一時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3.3 尊重并健全學生人格

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其中育人更重要,如何把中職學生教育成一個健全的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同時又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中職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尊重與信任,嚴格要求每個學生,通過開展各類活動來健全學生人格,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教師發自內心地從學生角度考慮,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健全學生人格。馬卡連柯在他的教育實踐中完美詮釋了這一點,盡管他的學生曾都犯過錯誤,但他仍然繼續信任他們,重視學生人格的培養。

3.4 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德育方式

馬卡連柯在教育工作中善于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盡管他面對的是一群流浪兒童和少年違法者,他也從來不把他們當作違法者來看待,他在對這些孩子進行教育時,采取一些新穎的教育方法,想方設法幫助每個孩子,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德育方式,促使每個孩子都自愿聽從他的指導,自愿改造成社會所需要的各類人才。中職教師應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德育方式,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針對不同的中職學生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獲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3.5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馬卡連柯在對失足少年和流浪兒童進行改造時,采用談話、調查的方法來了解學生現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學生的錯誤觀念,不直接指出錯誤,給予他們尊重,運用理論和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觀念,然后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當代社會,許多青少年的價值觀念本身就存在問題,如盲目跟風,明星崇拜等,容易受大眾傳媒的不良影響,價值觀念扭曲,脫離實際,我們應該向馬卡連柯學習,先調查學生有哪些價值觀念,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吳式穎.瑪卡連柯教育文集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104.

[2] 文書鋒.中職生的師生關系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

[3] 李勤.職校學生思想特點及教育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1.

[4] 張曉東.加強職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幾點對策[J].職業,2012.

[5] 林衛民,范玉蓉.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2.

猜你喜歡
人生觀人格信任
以鳥喻人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表示信任
人生觀(一)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新時期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信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