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2016-11-16 14:11陸紅優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提升策略影響因素高職院校

陸紅優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進入普及化階段,并在提升教育實效方面表現出了巨大優勢和價值。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和重視。然而,在工作實踐的過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很多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實效并不高,其應有的功能及價值未能得到有效發揮。該文在對網絡課程教學相關作出簡要解析的基礎上,綜述了影響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并重點就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5-0129-02

網絡課程教學是現代教育與科技融合發展的產物,它與傳統知識課程教學相比更具互動性、及時性以及實效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網絡課程教學的知識展現形式多種多樣,而且覆蓋面更加廣泛,有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勢在必行。有關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1 網絡課程教學相關解析

網絡課程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同時具備教學功能和管理功能,為師生間良好互動關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環境,是現代高職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于傳統課程,網絡課程更加強調了師生的共同參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師繁重、重復的講授,并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從整個實踐過程來看,網絡課程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平臺將教學內容以聲音、文本、圖像或視頻等數字化形式進行展示,能對學生多感官產生刺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網絡課程教學更具靈活性,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他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自行安排學習內容、進度等,其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有效培養和發揮。此外,網絡課程教學還創設了虛擬化的學習情境,既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又為師生提供了相對自由的教學實現方式。

2 影響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諸多構成要素。簡單來講,影響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分為三類,其具體表述如下:

2.1 教師因素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作為高職網絡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其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直接影響了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高職教師在網絡課程教學中投入的時間、精力多少,取決其對待網絡課程教學的態度。假如高職教師對網絡課程教學持以冷淡、消極的態度,錯誤地將之視為一種額外負擔,那么其積極性、主動性則難以保證,進而導致網絡課程教學質量受到極大沖擊。此外,與傳統課程教學不同,網絡課程教學不僅要求高職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素質和能力,還需要他們懂得計算機技術,同時善于利用網絡環境中提供的各類工具,實現教學方法創新優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著重注意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對學生日常表現及學習情況作全面評述,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學生適時恰當的指導,利用激勵機制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2.2 學生因素

學生是高職網絡課程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態度、動機及技能等無一不影響著網絡課程教學效果。網絡課程教學著重強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如若沒有強大動機的牽引,學生極容易陷入自由散漫境地,很難完成預定學習任務。網絡課程講求教與學的內在統一,是一種基于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需要特殊的學習策略相匹配。例如學生要善于通過網絡搜集、分析和處理共享資源信息,并在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將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素質,同時還需具備良好的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網絡課程時間、地域上的擴大化,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在沒有教師時刻跟蹤指導的情況下,學生要具備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反思能力,自行合理安排學習目標、內容以及進度等,并依據反思成果及時作出改進。高職網絡課程教學體現了師生雙重主體,依賴于兩者有效的互動關系才能創造價值。

2.3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對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產生影響。具體而言,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實施環境主要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其中,硬件環境是指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所需的計算機、網絡、教室等配套。經調查發現,很多高職學生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因同一時間訪問而導致的死機、掉線等問題,加上內容繁瑣、形式單一的交互界面,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究其原因,主要緣于高職院校受制于有限的資金、資源在信息化建設上的投入不足導致。軟件環境是指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所需的課件、信息等。 部分高職院校一味地強調教材講解,簡單地將網絡課程視為一種展示工具,在相關教學內容、方法設置上創新不足,忽視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等理念的滲透??梢哉f,網絡課程只是教材的另一塊展示”黑板“。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依然未能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網絡課程教學優勢及特性沒有體現出來。

3 提升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提升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3.1 豐富課程內容

在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至關重要。根據心理學理論,學生注意力的保持不僅與教學材料性質相關,還受材料信息表現形式的影響。在網絡教學課程設置上,高職教師要秉持創新優化的原則,采用多元化的多媒體表現手法,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高職建筑專業的網絡課程教學為例,教師應就相關知識進行分解和重組,在明確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以文本、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出來,力求多媒體的一體化安排,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這樣既簡化了建筑專業繁瑣的知識,又提高了課程教學趣味性,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另外,建筑專業教學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科目,空洞的內容并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而且,高職院校的教育特性,也決定了其必須要重視實踐教學。因此,在建筑專業網絡課程教學內容配置上,高職教師還要善于從實際生活中截取素材,有機地將理論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客觀存在,使之利用各種原始數據進行分析、思考,培養他們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3.2 建構學習情景

從某種意義上講,高職課程是對各類教學情景的積累和沉淀。事實也證明,良好的學習情景更易于知識到素質能力的轉換,有利于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高職網絡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創設與實際生活相近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引導其自主配置解決方案,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具體而言,在建筑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在完成固有知識講解的基礎上,適時適當地提出問題,并將學生引入到預設的情景當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討論,并由組長準確地描述出解決方案,此后教師需要肯定學生成果的同時,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指導。值得提出的是,很多情景是教師難以言表的。因此,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并借助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創設與需求相符的學習情景,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得教學效率最大化,保證了網絡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

3.3 優化教學平臺

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是建立在一定平臺支持上的。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各級領導層要提高對網絡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步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及周邊配套設備,使廣大師生獲得良好的網絡體驗。針對高職建設資金、資源上的不足,學校應進一步推進與企業合作工作,充分借助企業的各項支持,保證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加強教育和市場的鏈接,向企業輸入更多需求型人才,從而實現兩者雙贏。尤其對建筑專業教學而言,校企合作搭建的實踐平臺,有效保證了教學的先進性、及時性以及有效性。另外,隨著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化,移動學習成為了網絡課程教學的發展方向。所以,高職院校應逐漸開通在線學習服務,與通信商進行業務合作,搭建網絡信息平臺,擴大4G網絡在校園的覆蓋面積,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實效,高職一方面要關注建筑行業發展,及時更新相關動態信息,另一方面要在移動終端配置教師指導服務,定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將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到課堂上。

3.4 加強師生互動

在高職 建筑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涉及令人費解的知識或概念,單純地依靠學生自行消化很難實現預期目標,這需要教師引導輔助。加強師生互動,有助于兩者之間的理解、認同,是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途徑。人作為獨立的活動個體,有著非常豐富的情感,彼此間的情感互動是有效溝通交流的基礎。在高職網絡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度挖掘其中蘊含的情感成分,并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影像等形式展現出來,以期形成學生與課程資源的認知交互。同時,教師還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充分利用表情、肢體等語言以及直接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肯定、教導情感,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激勵他們主動學習。情感反饋可以說是遠程教育中教學互動的重要表現,能夠有效使得學生欣然接受和認可,關系到其自主學習效果的提升。無論是傳統知識課堂還是網絡課程教學,都需要重視師生互動,并逐漸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機制,付諸實踐。

3.5 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是對各階段網絡課程教學效果的考量與總結,為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新時期,高職網絡課程教學評價應該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內的兩大主體。具體而言,教師應該就網絡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評述,并量化、細化考核標準,制定成相應的數據,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引導其進行改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就個人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認證,從不同的角度審視網絡課程教學實踐工作,體現出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素質教育理念。在評價形式上,高職院??刹捎脤懢W絡日志的方式進行。網絡日志的本質價值應體現在控制學生學習進度與引導學生自行反思。網絡日志功能設計方面,既要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又要具備良好的教學功能。對此,高職院??梢越M織師生共同參與網絡日志設計,明確指出各階段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量化教師及學生的完成情況,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保護師生個人隱私,利用不記名的方式進行相關項目信息填寫,以免因此破壞師生及生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高職網絡課程教學實踐存在差異,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作者希望業界更多學者關注此研究項目,從不同角度全面剖析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情況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提升其有效性的策略,從而推動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使之在人才培養這條道路上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金薇,卜樹坡.淺談高職網絡課程的教學有效性[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54-56.

[2] 吳振英,金薇.關于提高高職網絡課程的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7):264-265.

[3] 王玉玉.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教學有效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51-52.

[4]馬云芳.基于網絡項目管理的高職課程有效性教學實施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12):53-55+82.

[5] 賈清水,魏民.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升精品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5(8):20-25.

猜你喜歡
提升策略影響因素高職院校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