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研究

2016-11-17 16:12馬燕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11期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馬燕

【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護理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治療以后測量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進行對比;再調查患者滿意度、住院費用多少及住院時間,將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這三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的差異較大,總滿意度分別為96.6%、73.3%,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大力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11..02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指數過高,是因為身體內代謝發生紊亂而導致的,屬于典型的慢性疾病,發生該病的原因一方面是遺傳另一方面是環境,在中醫范疇將之劃分為消渴病[1]?;继悄虿〉耐瑫r常常伴有一些列并發癥,人的身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甚至會影響全身機體組織,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等,因此需要醫學界對糖尿病再深入研究[2]。從護理環節著手,合理的護理方式能促進血糖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同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文旨在分析采取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方式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特收集我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護理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所有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0~63歲,平均年齡(51.5±9.5)歲。病史1~7年,平均病史4年。其中伴有冠心病患者10例,腎虧虛患者22例,肺熱傷津患者25例,伴有高血壓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60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病程和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宣傳教育和日常生活方式上的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具體是西藥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治療的護理方式。其中與常規護理不同的是中醫辯證護理,即是根據中藥的不同療效和患者的不同病理特征,進行合理性搭配治療[3]。

1.3 觀察指標

一方面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其中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另外再對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上做一定的調查。另一方面觀察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三項指標。對上述多個方面做好統計后,分析兩組的差異性。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狀況對比

經過測量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的患者空腹血糖為8.6 mmol·L-1,用餐后2 h血糖為9.7 mmol·L-1,糖化血紅蛋白1.9 mmol·L-1;采用常規護理患者的空腹血糖為

11.2 mmol·L-1,用餐后2 h血糖為14.7 mmol·L-1,糖化血紅蛋白3.2 mmol·L-1,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方式的不同與住院時間比較

統計得知觀察組患者住院費用為(2220.1±210.4)/元,對照組為(2900.5±245.7)/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8.1±2.2)/天,對照組為(13.5±3.3)/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糖尿病會產生極多并發癥,是較嚴重的慢性疾病,在治療中主要是對病情進行控制,對于并發癥要及時預防,或是延遲其發病時間,所以在護理過程中要重點控制血糖?;颊呋疾『?,情緒波動大、悲觀等不好的心理狀態都會不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復,這時工作人員應多做心理護理。當血糖控制不好時可給予減肥降糖干預,飲食上合理搭配。中醫上還辯證認為對不同癥狀的患者還應用不同的干預護理方法[4]。中醫上認為消渴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有飲食無節制、久郁化火、神志失調、失灼傷陰和積熱傷筋,在治療的同時配合合理有效的護理方式,這樣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5-6]。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結合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血糖的控制?;颊咦o理滿意度、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間對比顯示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琴,葉 明,李玉梅.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05:552-554.

[2] 陳亞芬.中西醫結合護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0:301-303.

[3] 張文玲,李美娟.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3,09:1911-1912.

[4] 史會軍,賈麗芳.飲食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2:57-58.

[5] 劉 燕.中西醫結合護理對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22:28-29.

[6] 王秀芹.中西醫結合護理對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康復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2):15-17.

本文編輯:王 琦

猜你喜歡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醫特色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臨床價值
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探討
氣管穿刺導入氣管套管術用于急診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觀察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評價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分析
健康體檢中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社區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