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文學之路

2016-11-18 17:47宋征
世界文化 2016年11期
關鍵詞:奧威爾作家文學

宋征

喬治·奧威爾(1903—1950)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其創作的《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兩部小說可謂是20世紀最有名的政治寓言小說。正是憑著這兩部作品,奧威爾的名字享譽世界。但從純粹的文學意義上來評論,奧威爾還是無法與同時期的喬伊斯、勞倫斯、伍爾芙、毛姆等人相提并論。他的影響力更偏向于社會性和政治性。奧威爾以其作品的獨特專長躋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但并不能稱他為文學意義上的偉大作家。他作品的偉大之處不是文學性,而是契合了一個時代的核心,并敢于觸及那個時代最令民眾恐怖的東西,以寓言的形式深刻地呈現出來。另外,其作品還具備令人瞠目的預言性,在其作品問世之后,許多政治事件都是以他的小說為藍本陸續上演的。這就是當后來人看到這些作品之后,都有一種震撼之感的原因。能夠吸引住成千上萬讀者之心的也不是他作品中的文學性,而是他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在社會政治方面的大智慧。就像某些優秀的特型演員一樣,在特型片中表現出類拔萃,是這個領域首屈一指的人物,而放在其他類型片中,便顯得有些平庸了。

那么這樣一位“特型”作家又是怎樣煉成的呢?這與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幾乎每一位作家身上都有時代的烙印,但很多作家的作品與其所處時代并無太大關系。而奧威爾是典型的那種為了自己所處時代而寫作的作家。奧威爾在其一生中,見證和經歷了眾多歷史事件:兩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經濟大蕭條、左右翼之爭和西班牙內戰。這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一段政治黑暗時期,在革命和戰爭的狂風暴雨中,在不同政治陣營中的人們如野獸般互相詆毀、攻擊。在如墨索里尼、希特勒等獨裁者的專制統治下,西方文明一度面臨崩潰。這一切都像烙印一般刻在奧威爾身上,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文學藝術創作。

奧威爾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孟加拉國的莫蒂哈里,這是一個隸屬大英殖民帝國的邊陲小鎮。奧威爾兩歲時,母親出于對孩子們教育問題的考慮,帶著兒女返回英國,留下丈夫一人在殖民地。奧威爾九歲之前很少能見到自己的父親,加上又與自己的兩個姐妹年齡差距較大,所以童年的奧威爾性格比較孤僻。在進入圣賽普里安預備學校后,孤僻的性格也沒有多大改變,所以他在學校里一直形單影只,很難融入集體生活中。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生活中的一扇大門向你關閉時,另一扇大門正在為你敞開。由于缺少玩伴,童年時期的奧威爾養成了一種通過幻想來編織故事和同想象中的人物進行對話的習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常常把自己想象為俠盜羅賓漢式的英雄人物,在腦海中編織一個又一個刺激的冒險故事,陶醉在這種創造出的自我世界中。弗洛伊德曾把作家的創作和孩子們充滿想象力的游戲等同起來,認為他們都是以極大的熱情創造了一個他們很當真的幻想的世界。奧威爾童年養成的這種習慣可以說與作家的文學創作有異曲同工之處。奧威爾自幼喜愛文學,童年的他就讀了大量的書,其中有狄更斯、莎士比亞、吉卜林、愛倫·坡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似乎對于一個孩子有些超前了,但奧威爾就能夠沉浸在這些書籍的閱讀中。這也為今后成年的他進行文學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奧威爾四歲就開始寫詩,十一歲時,“一戰”爆發,他寫的一首愛國詩發表在當地報紙上,兩年后又有一首悼念基欽納將軍的詩發表于報紙上??梢哉f奧威爾的文學抱負從一開始就同無人理睬和不受重視的感覺交織在一起的。在學校獨來獨往的苦澀生活中,奧威爾卻用文學為自己打造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個人天地,在學校日常生活中遭受的挫敗在這方天地中得到了補償。所以當我們了解奧威爾童年生活如此這般時,就明白為什么他會走上文學之路了。

奧威爾曾經在文章中把作家寫作的動機分為四大類:1.純粹的自我中心。這種動機可以說是帶有某種狹隘和自私的色彩的,比如為了在眾人面前顯得有學問,可以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或者給瞧不起你的人以痛擊,甚至希望死后留名。2.審美方面的熱情。藝術家通過欣賞外部世界的美來激發創作靈感,作家亦然。另外,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就像一個指揮家,將語言進行組合編排,讓它們充滿美感,讓讀者享受一篇好文章的鏗鏘有力或者一個好故事的節奏明快。作家和藝術家一樣,其作品肯定具有一定意義上的審美價值,會給讀者或觀者帶來審美享受。3.歷史方面的沖動。作為歷史某一時段的見證人,希望用文字的形式,以自己的視角將它記錄下來。4.政治方面的目的。作家在社會變革和事件中產生比較明確的政治方向,試圖通過文學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可能大多數了解奧威爾的讀者都認為他的寫作動機肯定大多來源于第四種。但是奧威爾在其書中卻提到自己是一個頭三種動機壓倒第四種動機的人。在和平年代,奧威爾多會寫些講究辭藻、文字華麗的描述性的書,而且這些作品很可能與政治傾向毫無瓜葛。在一段時期內,奧威爾童年時代的那種“幻想創作”的主題不再是自我陶醉性質的故事編寫了,而變成了奧威爾對自己身邊的一些場景和事物的單純描寫。他常常會想象出一個場景,有人有物,然后在腦海中對此進行勾畫描繪。雖然這樣的“幻想創作”要花力氣尋找恰當的詞匯,但這種不由自主的描述場景練習造就了奧威爾遣詞造句的能力。這不能不歸功于奧威爾在審美方面的熱情。

但是奧威爾的小說諸如《動物莊園》《一九八四》等帶有明顯政治動機的小說才是讓這位作家真正大放異彩的作品,這些作品無論是寫作內容還是形式都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看完這些作品的讀者可能都有一種感覺,除了“天才”二字,還有什么能形容這位作家呢!那么奧威爾又是怎么將視線轉移到政治主題小說的呢?有人曾專門撰文探討過作家所處環境和時代背景對作家寫作的影響,奧威爾本人也曾指出“作家的創作題材由他所生活的時代決定——至少在動蕩不安的革命性年代里是如此”。我們還是先回溯到奧威爾的童年時代,因為兒童和少年時代的經歷雖然不一定能決定一個人的前途,但對一個人的個性會有很大的影響。奧威爾在圣賽普里安寄宿學校度過了六年的時光,在那里經歷的不快和創傷對他個性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年少的奧威爾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和一事無成,強烈的挫敗感和被拋棄的感覺時?;\罩著他。這種感覺直到奧威爾成年也從未遠離他,導致以后他以一種苛刻甚至自虐的方式要求自己。另一方面,這段經歷也激發了他對一切權威和專制的反叛精神,使他開始自發地同情弱者和被壓迫者。奧威爾在《如此歡樂童年》中對學校中的等級制度有較細致的描寫,如學校分為三個等級,每個等級享有不同的權利;學校的領導向最低等級的學生灌輸謙卑的人生觀。就是這段經歷在幼小的奧威爾心中埋下了反對極權主義的種子。后來奧威爾成為一名堅定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如果追根溯源的話,他政治態度的根芽就是在圣賽普里安這里萌生的。

在度過了不堪回首的六年寄宿生活之后,奧威爾憑借獎學金進入到了伊頓公學繼續學習,伊頓公學是英國公學中最著名的貴族學校。在這里,年少的奧威爾再一次感受到了權貴勢力的丑惡嘴臉,加深了他對上層階級的刻骨仇恨和厭惡。離校后,不滿二十歲的奧威爾去緬甸參加了英帝國的一支武裝警察部隊。在緬甸,目睹了殖民統治的奧威爾對帝國主義的惡劣行徑已經到了義憤填膺的地步,他在決定離開這個警察部隊時曾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我感到我必須洗贖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罪孽……我覺得我不僅僅應該脫離帝國主義,而且也應該脫離一切形式的人對人的統治。我希望沉沒在受壓的人中間,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站在他們一邊反對他們的暴君?!弊源艘院?,奧威爾始終滿懷熱情地永遠站在受壓迫者的一邊。之后,在1928年的春天,奧威爾來到巴黎。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可謂名副其實的文藝之都。當時,這里聚集了大批躊躇滿志的文藝青年,其中不乏像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喬伊斯和艾略特等著名作家。奧威爾也希望把這里作為自己文學生涯的一個光輝開端。但事與愿違,在巴黎的兩年中,奧威爾大多時間是靠積蓄為生,他的大多作品不被認可,只是靠寫點隨筆賺點零花錢。1929年底,落魄的奧威爾便回到了英國?;丶抑笏坪趺詰偕狭肆骼?。他換掉自己的衣服,穿上破衣爛衫,開始在英國南部四處游蕩。他還經常光顧教堂、收容所、慈善機構等地方,有時甚至露宿街頭。在巴黎和倫敦的窘迫經歷是說明奧威爾真的走投無路了嗎?事實并非如此,在某種程度上,他是要通過體驗最底層的生活來進行一次自我救贖。他通過體驗饑餓和走投無路的感覺來擺脫身為中產階級的罪惡感。當然這也為他的寫作積累了寶貴的素材,《巴黎倫敦落魄記》就是依據這段經歷創作出來的。 直到1934年,奧威爾才算是真正能夠通過寫作來維持生計。1936年是奧威爾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兩件大事使他的文學之路發生了轉折,他徹底轉變為一個以政治為寫作核心的作家?!秳游锴f園》和《一九八四》的根基就是奠定于這年。第一件事是他應邀寫一本關于煤礦工人的書。在寫作期間,奧威爾親赴英國北部煤礦,和工人們一起下井,他還到處對工人家庭進行訪問,參加各種公共會議。20世紀30年代正是大蕭條時期,礦工們的惡劣生活激起了奧威爾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不滿和厭惡。這段經歷不僅使奧威爾出色地完成了這本書的撰寫,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本書,他開始真正關注政治。第二件事便是西班牙內戰。1936年奧威爾懷著對權貴統治的極度憎恨和對民主社會主義的滿腔熱情投入到了西班牙內戰中。但1937年奧威爾夫婦便成了迫害對象,后來兩人僥幸逃出了西班牙。西班牙的大搜捕和蘇聯國內的大清洗是同時發生的,奧威爾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這些政治運動的殘酷無情,很多攻擊的罪名都是莫須有的。這段經歷給奧威爾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極權主義的宣傳能夠輕而易舉地控制民主國家開明人民的輿論。在1936年參加西班牙內戰之前,奧威爾的寫作動機還沒有完全確立下來,可以說這一歷史事件成為他寫作生涯的一個轉折點,西班牙內戰和1936年至1937年之間的幾起事件確立了奧威爾寫作的方向,自此以后,他寫的每一篇嚴肅的作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對極權主義和擁護民主社會主義的。但是當奧威爾確立了自己的政治傾向以及寫作動機后,他也沒有想犧牲自己作品的審美情趣。他自1936年之后一直致力于將政治寫作變為一種藝術。但這樣的努力是頗費周折的,奧威爾也是在不斷摸索中一步一步前行的?!秳游锴f園》就是奧威爾將政治目的和藝術目的融為一體的代表之作。

1950年1月21日午夜,奧威爾由于肺部血管破裂永遠離開了人世,這距離《一九八四》的出版僅僅才六個月??梢哉f當這位偉大作家的創作生涯達到巔峰的時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猜你喜歡
奧威爾作家文學
作家的畫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我們需要文學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喬治·奧威爾最后的日子
孫仲旭:翻譯奧威爾《一九八四》 曾兩度落淚
我與文學三十年
娛樂至死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