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受眾需求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思考

2016-11-18 20:24杜娟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9期
關鍵詞:受眾需求創新思考電視臺

杜娟

摘 要 21世紀的到來,使新聞媒體行業逐步發展,而受眾作為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如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未以受眾的角度進行思考,則會使受眾對新聞的感知力持續下降,影響著新聞行業的穩定發展與經濟效益的提高。筆者為從事電視臺新聞編輯的工作人員,以受眾的角度對新聞的需求進行分析,并提出關于電視臺新聞節目內容創新以及優化的必要措施,意在改善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 受眾需求;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9-0110-02

在傳媒行業迅速發展的前提下,市場競爭環境逐漸地復雜化和劇烈化,電視新聞節目想要提高自身的收視率、聲譽以及品牌,需對受眾所認可的內容進行充分傳播,以受眾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問題以及分析問題[1]。對于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而言,其工作職責為思維再造與創造的過程,包含組織、加工和選擇等多道工序,最終將加工處理合格的新聞傳播至受眾。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受眾形態與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致使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的迫切關注的重點為:掌控受眾需求,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內容進行創新[2]。

1 目前我國電視臺新聞存在的問題

第一,信息內容單一化。如今,我國電視臺新聞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經常是以好消息為主,忽略人們對于壞消息的了解程度,導致信息內容過于空洞,同時信息缺少一定的實際性、真實性。而由于信息傳遞內容與方式上過于單一化,造成新聞長期是一個固定模板,例如:“在某次會議上,領導之間的會晤,促進某種方面的發展與戰略目標的實現”,這些信息遠遠不能滿足受眾需求,使受眾對新聞的興趣逐漸下降[3]。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老舊形式進行,會導致新聞和時代發展出現嚴重脫軌,長期以來,電視臺新聞收視率會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而電視臺各節目具體排序過于固定,會使受眾過于熟悉電視臺節目的單調順序,對受眾觀看新聞帶來直接影響,進而減少了電視收視率。

第二,電視臺新聞缺少時效性。我國各電視臺在播放新聞時,經常會發現新聞工作人員存在“前段時間”以及“近幾天”等時間詞匯,這無疑降低了新聞的時效性,導致受眾獲取信息缺少及時性。如今,我國在互聯網時代下,受眾更多關注的是新聞是否具有時效性,而電視新聞若是長期這樣,電視臺新聞媒體則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就表現形式來講,當前電視臺新聞主要表現在字幕解說和畫面解說,而忽略了畫、音和像三種結合的重要性,無論是在視覺,還是在聽覺方面,只有對受眾感官上帶來直接沖擊,才能更好地實現受眾的具體需求。

2 在電視臺新聞中受眾需求的分析

通過相關實踐得出:在新聞進行傳播過程中,受眾不僅是傳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電視臺新聞傳播最終的追求和歸宿。如今,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下,在新聞傳播中受眾所占據的地位逐漸凸顯出來。對受眾需求進行深入了解,為電視臺新聞媒體的傳播工作實現針對性目的提供有力依據,而受眾在電視臺新聞上有的需求主要體現出以下幾點特征。

首先,在信息方面的需求。由于受眾主要是在電視新聞中獲取更多認識,因此,新聞信息應結合受眾的實際追求進行,例如文化體育、時事政治以及娛樂休閑等。

其次,在信息的時效性方面需求。一般情況下,受眾需要獲取的信息應具有及時性的特點,并在新媒體背景下,逐漸地出現了更多的互聯網技術,使受眾獲得信息的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和豐富,如社交網絡和互聯網等,這些信息獲取途徑已經成為了受眾的首選方式。就受眾來講,信息渠道的增加使得傳統的電視臺新聞媒介受到一定的沖擊。由此看出,在傳統媒介中,電視臺應在節目方面更具有時效性。

最后,在新聞信息真實性方面的需求。我國電視臺新聞內容應嚴格依據“真實性”這一原則,并且保證受眾獲取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屬于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主要工作內容??偠灾?,我國電視臺新聞的編輯工作,應在日常生活要求基礎上,保證受眾新聞內容更具真實性。

3 基于受眾需求對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

創新

3.1 在新聞形式上進行創新

對電視臺新聞媒體而言,想要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就應在新聞形式上進行有效的探索、實踐以及創新。在對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具體形式進行創新時,新聞編輯人員需重點對以下幾方面進行

考慮。

其一,在制作新聞節目時,新聞編輯人員需對稿件文字和聲音等進行靈活處理,將可視性相關元素進行廣泛應用于數碼配圖、新聞畫面等新聞傳播過程中,進而優化新聞畫面和新聞稿件兩者之間結合程度,進而充分調動受眾的興趣。

其二,在對新聞節目進行設置時,應結合受眾實際調查情況進行制定,由于電視臺新聞的信息量較大,可能短時間內受眾很難及時掌握新聞熱點和重點。因此,新聞編輯人員需采取單元式報道模式,有效劃分新聞內容,按照不同單元來進行播報工作,使受眾依據單元選擇自身需要的新聞,進而提升受眾對于新聞節目滿意度。

其三,將互動形式應用于新聞節目中,應注重信息來源和信息接收主體之間的協調發展。另外,新聞編輯人員還需將更多新媒體工具運用于節目制作,例如:微博、微信和網絡平臺等相關方式來增加話題的討論,營造出良好的信息互動平臺,使電視臺媒體和受眾間進行更好的交流。在這種方式下,不僅可以使受眾參與到電視新聞中,而且還可以積極發表自身對于新聞事件的意見和建議。

其四,在對新聞語言進行編輯時,應和時代發展保持同步的狀態,并深入了解受眾實際需求,將其進行有機結合,確保更好地實現受眾需求。而編輯人員自身言詞還應按照事實現狀,與受眾的認知進行情感上的共鳴,使新聞更具公信力和影響力,對受眾聽覺和視覺帶來一定沖擊,為新聞編輯帶來廣闊發展空間。

3.2 對新聞內容進行創新

在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內容是工作的關鍵,同時在傳播中屬于主要載體,所以,只有對新聞內容進行不斷創新,才能優化新聞編輯整體工作,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剛柔并濟原則的應用。編輯新聞過程中,編輯人員應將稿件內容進行有效結合,確保新聞要素的合理搭配,不能將過于生硬的語言運用在新聞稿件撰寫中,避免受眾對節目缺少觀看的興趣。所以,新聞編輯內容應做到剛柔并濟,將情感色彩正確應用于新聞編輯中[4]。

另一方面,擴大新聞內容。對于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而言,其工作職責為讓受眾快速了解新聞內容,獲取自身所需的新聞信息。因此,在新聞稿件編輯過程中,應注重對語言的運用,減少書面化和形式化用語,盡量選用口語化的新聞語言,使受眾能夠準確獲取新聞點,加強新聞編輯內容的清晰性與邏輯性。除此之外,在新聞稿件編輯過程中,應注重會議新聞和社會新聞、娛樂新聞與八卦新聞等的合理搭配,結合陳述等畫面的應用,增加新聞的親切感,使新聞稿件更加的通俗化和簡單化,從而取得受眾的認可和喜愛,增加電視臺新聞媒體的經濟收益[5]。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分析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得出,在媒體行業不斷發展中,電視臺新聞屬于發展的主要方向,另外,電視臺新聞編輯這項工作也占據重要位置。我國電視臺新聞只有實現受眾的實際需求,才能有效改善電視臺整體經濟效益以及收視率。因此,應重點對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形式與內容不斷進行創新,并且滿足受眾需求和新聞要素的基礎上,圍繞社會進行優化,使新聞實現、時效性與真實性的發展目標,推動我國電視臺新聞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軼男.受眾需求視域下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研究[J].科技傳播,2015(2):39-40.

[2]張松峰.基于受眾需求角度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4.

[3]余建國.基于受眾需求的縣級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180,226.

[4]石洪麗,闞婳.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中國傳媒科技,2013(4):195-196.

[5]阿古拉,格希格布仁.受眾需求角度下的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6(10):111.

猜你喜歡
受眾需求創新思考電視臺
歷史劇中現實中的指涉與受眾需求探析
受眾需求視角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方式論述
電視媒體微信公眾號運營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