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交媒體的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6-11-18 15:04宋佳音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廣告學社交媒體教學改革

摘 要:高校廣告學專業是為培養在快速發展的新媒體環境下能夠進行廣告運作的創新型、應用型、發展型人才服務的。信息化時代下媒介的轉型升級對于廣告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告學專業的教學方法也必須進行相應的革新。利用網絡社交媒體開展互動教學,形成課內外聯動教學模式以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通過專業學習服務類微信訂閱號的建設打造本專業的教學特色。

關鍵詞:社交媒體;廣告學;教學改革

信息化時代下的媒介轉型、融合、升級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接收習慣。傳播內容的廣泛多樣和泛娛樂趨勢也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態度和傾向。媒介的快速發展拓寬了人們掌握知識的渠道和方法,也改變了人們互動交流的方式。對于依托媒體而存在和發展的廣告學來說,結合媒體發展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改變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具有研究和實踐價值的。

1 目前高校廣告學專業教學面臨的問題

廣告是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所以廣告的發展與媒體的發展緊密依存。因此,廣告學的教學也就不能脫離媒體而紙上談兵。不僅如此,還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整合新媒體資源,為廣告學專業教學所用。然而,目前國內廣告學專業的教學方法大多還停留在課堂灌輸的方式,教學內容比較保守,老師與學生在課內課外的交流也不夠??偟膩碚f,我國廣告學專業的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方法封閉,師生間、學科間的互動性差,灌輸式的教學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且容易產生思維定勢,舉一反三的能力差,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都不盡人意。

第二,教學內容陳舊,很多案例在網絡上就可以找到,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立足于課堂PPT講授的教學手段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說教式的教學方式久而久之使學生的溝通能力減弱,被動學習降低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第四,課堂教學與實際行業需求脫節,畢業學生的崗位適應性不佳,職業素養和從業能力有待提高。

21世紀的廣告人才應該是人文藝術修養和專業實踐能力俱佳的復合應用型人才,是具備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實干精神的適應新媒體發展的廣告專業人才。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各類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廣告行業的未來發展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對于廣告學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這種挑戰,一方面來自于教學內容的更新不能與新媒體的應用同步;另一方面來自于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引導的困難。傳統的專業理論和資訊學生完全能夠在網絡上找到,網絡上也有太多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容,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認真聽講而低頭看手機相信是每一位任課老師都碰到的問題。所以,利用學生喜歡上網這一習慣,把有些專業學習內容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延伸到課外,建立一個網絡互動平臺讓學生利用閑暇時間瀏覽專業知識、分享學習心得、進行互動討論,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顯得尤為必要。

2 基于社交媒體的教學方法的創新

2.1 社交媒體的概念及應用于現代高校教學的優勢

社交媒體指允許人們撰寫、分享、評價、討論、相互溝通的網站和技術,現階段主要包括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

網絡社交媒體具有傳播內容海量化、個性化,信息傳播渠道交互化、迅速化,對于同類群體的影響力大,分享、評論和回復信息迅速、便捷等優點。同時,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是高校學生接觸頻率最高、接觸時間最長的媒體。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刷微信、評論朋友圈幾乎成為每一個大學生的休閑方式之一。所以利用社交媒體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尚械?。網絡社交媒體超越了虛擬和現實空間的區隔,模糊了工作和休閑的界限,在網絡上每個人既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把時間化整為零,在非正式的狀態下學習知識,使專業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利用網絡的隱匿性,學生和老師可以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有利于學生溝通能力的鍛煉和提高,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在社交空間的交流中,老師起引導作用,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資訊的搜索、整合和整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新媒體手段引入教學,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

2.2 基于社交媒體的教學方法的創新

利用現代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對廣告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主要分為老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個方面。

“教”:利用社交媒體建立公共教學平臺,對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師生可以利用這些平臺進行課堂外知識的點評、討論、互動、交流。作為課堂的延伸,有利于老師采用更為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夠快速靈活地掌握和指導學生的作業和實踐情況,使廣告學的教學更符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定位。

“學”:學生利用基于社交媒體建立的公共學習平臺,對于學習資源進行獲取、選用和討論、交流,采用多種渠道的學習方式不斷優化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知識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更為靈活,這種基于選擇和互動式的學習模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習變得無處不在。

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和移動互聯網平臺互動性強、選擇性高的優勢,作為溝通教和學的手段,使教師的角色轉變到教學內容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上,使學生的角色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實現教學的良性互動。最終培養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以適應社會發展和行業對于創新型、實踐型、發展型人才的需求。

3 本專業基于社交媒體開展的教學實踐

3.1 “專業學習服務類微信訂閱號”平臺的建立

選擇微信訂閱號作為專業學習平臺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微信訂閱號為免費,普通用戶可以像訂閱報紙一樣獲得所關注的訂閱公眾號推送的消息;其二是微信龐大的用戶數量,是目前中國用戶數量排名第二的社交軟件。本專業于2015年6月創辦了名為“廣告生活”的微信訂閱號,作為服務本校廣告學專業學生學習的平臺,同時也是本專業論證利用網絡社交平臺開展互動教學可行性實踐的平臺。

本訂閱號以“學術、交流、傳播”為定位,傳播內容包括三大模塊:對廣告學專業的學生宣傳與廣告有關的專業知識為學習所用;與廣告專業和對廣告研究感興趣的人士通過該平臺進行交流;傳播廣告專業知識、前沿資訊、生活美學等方面的服務類信息,方便學生的課余生活。圍繞定(下轉第頁)(上接第頁)位,由專業老師確定每一期的主題,由學生按三大模塊方向組成小組編輯主題內容,定期更新。截至2016年9月,共發布內容60余期,粉絲數量達到470余人。本專業基于網絡社交媒體進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教學實踐的平臺已經建立。

3.2 利用微信訂閱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

第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完善和補充課內教學內容。圍繞本專業訂閱號設定的三大模塊方向,確定了訂閱號的六大板塊內容,分別為:“廣而告之”,發布本專業的重大事件、學校重要通知、比賽資訊、學術講座等,以告示為主,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各類設計比賽和文化活動,以賽促學;“活色生香”,發布新鮮有趣的廣告、設計、生活等前沿資訊,以豐富學生視野、拓寬知識結構、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服務;“生生不息”,主要展示學生作業,通過這個平臺的展示激發學生的作業積極性,并把這個平臺作為師生互動交流的課外延伸;“周末去哪”,介紹無錫及周邊地區近期的展覽資訊、有趣好玩的地方、有特色的文創小店或者書店,宗旨是拓寬學生眼界、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的同時能夠學習到文化創意的最新知識;“讀書會”,推薦一本好書;“樂分享”,分享一位優秀的或者著名的設計師、廣告人、學者。于每周定期更新,內容集比賽資訊、展覽資訊、校園生活資訊等服務類信息,好書、美文、佳作、專家學者介紹等學習類信息于一體,在課堂理論教學上不容易涉及但對于廣告學的專業學習又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網絡帖子的方式進行展示傳播,把這一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完善和補充。

第二,增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外專家的互動。在高校,很多教師上完課就離開課堂,與學生的課后互動非常少。雖然近年來隨著QQ、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應用的普及,使師生交流除了在課堂面對面進行以外又多了一些選擇,但是交流的內容并不會完全指向專業學習。在“廣告生活”這個針對本專業學習的微信訂閱號上,通過老師發起每一期的話題,編輯小組結合話題尋找素材、整理撰寫、排版發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了一次自我學習,同時也有新的知識內容與老師進行了交流。

本訂閱號的粉絲數量達到470余人,而本專業的所有師生數量僅220余人,也就是說粉絲中有一半以上為非本校人士。這些粉絲主要為其他院校的廣告學專業師生、廣告業內人士以及一些對設計學、廣告學感興趣的人士。目前,訂閱號共收到評論300余條。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行業專家通過訂閱號這個平臺開展相應的話題討論,通過網絡大家平等交流,網絡的隱匿性使大家更容易暢所欲言。

第三,通過網絡傳播提高學生的作業積極性。本訂閱號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所以除了以團隊合作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管理訂閱號的日常維護與更新以外,在板塊主題的設定上偏向于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比如有的板塊主要展示學生的獲獎作品、優秀課程作業,通過我們這一網絡媒介的宣傳傳播,把原本僅局限于課堂范圍內的作業案例展示,在空間展示上得以更大的延伸和拓展,對于獲獎學生本人以及其他學生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本專業結合相關課程的作業成果,在無錫市內舉辦了多次系列聯展,從前期的展會宣傳、布展及展覽現場情況、展覽后的總結,都是依托“廣告生活”微信訂閱號得以廣泛傳播,得到了很多專家、市民的反饋和肯定,對于無錫太湖學院廣告學專業教學特色、專業特色的宣傳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對外的展示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作業的質量。

3.3 結合網絡社交媒體改革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

把網絡傳播、網絡互動引入到具體課程的實際教學環節中,將靜態知識體系與數字化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平臺有機結合,從課程的學習準備、理論講授、案例分析、話題引導、互動討論、作業布置、作業點評、后續跟蹤整個環節都利用網絡社交平臺進行延伸,改革和創新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

同時利用網絡龐大的信息庫功能對于學術資源進行開發、整合、共享。老師在課前可以通過訂閱號這個平臺把該門課程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學目的、作業安排、必讀書目和相關學習資料以通知的形式進行發布,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讓同學們對于該門課程有大體的認識,也可以鼓勵同學們在課前完成網絡資料的收集整理、自我學習和閱讀。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形成系統化的課程安排,使老師和同學們更加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3.4 結合社交平臺建立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體系

結合網絡社交平臺,建立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體系。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管理評價。課前,教師將學習準備、參考書目、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社交平臺公布,課中師生的話題討論、實踐指導、作業點評,課后的成果展示交流、學生自評互評都可以依托訂閱號這一平臺完成,教師對于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管理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態度和質量的參考標準,最終的教學成果作為學??己私處熃虒W質量的一手資料。

本專業結合網絡社交媒體進行的教學改革,由老師作為引導者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發布與專業有關的信息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運用網絡手段查找和補充相關知識,最后通過訂閱號平臺的展示和互動檢驗教學質量和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非正式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掌握與專業相關的前沿資訊,拓展了專業知識和能力。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是對于近年來提出的“翻轉課堂”和“交往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廣告學教學方面的具體實踐和延伸。

參考文獻:

[1] 吳星宇,宋佳音. 從學生視角談利用網絡社交平臺開展互動教學——以“廣告生活”微信訂閱號為例[J].美與時代,2016(6):123-125.

[2] 陳謙,劉芳.論數字傳播時代的高校廣告專業教育創新[J].東南傳播,2013(9):144-147.

[3] 丁業銀.大學微信互動課堂的教學創新[J].教育科學,2013(11):163-165.

[4]袁瀟.信息時代下廣告學專業模塊化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7):37-38.

作者簡介:宋佳音(1982—),女,江蘇無錫人,碩士,無錫太湖學院藝術學院廣告學專業講師。

猜你喜歡
廣告學社交媒體教學改革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在線社交變遷及動因分析
脫靶篇
“雙微時代”的危機傳播趨勢和影響因素研究
關于廣告學專業藝術類學生的教學方法探討
高校廣告學本科專業特色發展分析
我國廣告學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