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會傾聽在中學語文綜合性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016-11-22 03:44史海蓉
儷人·教師版 2016年15期
關鍵詞:傾聽引導中學語文

史海蓉

【摘要】傾聽是一個枯燥而乏味的行為姿態,很多學生在此過程中懶得去動腦筋思考,老師就需要用各種方式去“催動”學生。語文課程中包含大量的文本信息,科學、合理、適量的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習語文來說,閱讀能力和傾聽能力同等重要。學習語文,閱讀是基礎,通過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聽的內容里。

【關鍵詞】中學語文 引導 傾聽

一、以故事啟發,引導學生感知傾聽

你若傾聽,花自盛開,你如傾聽,知識自來。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晚年的時候聲望很高,擁有上千名學生。一天,這位兩鬢花白的老者蹣跚著走進課堂,手中捧著一摞厚厚的紙張。他對學生說:“這堂課你們不要忙著記筆記,凡是認真聽講的人,課后我都會發一份筆記。一定要認真聽講,這堂課很有價值!” 學生們聽到這番話,立刻放下手中的筆,專心聽講。但沒過多久就有人自作聰明——反正課后老師要發筆記,又何必浪費時間去聽講呢?于是開起了小差。臨近下課時,這些學生覺得并沒聽到什么至理名言,不禁懷疑起來:這不過是一堂普通的課,老師為什么說它很有價值呢?

課講完了,阿那克西米尼將那摞紙一一發給每位學生。領到紙張后,學生們都驚叫起來:“怎么是幾張白紙呀!”阿那克西米尼笑著說:“是的,我的確說過要發筆記,但我還說過請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講。如果你們剛才認真聽講了,那么請將在課堂上所聽到的內容全部寫在紙上,這不就等于我送你們筆記了嘛。至于那些沒有認真聽講的人,我并沒有答應要送他們筆記,所以只能送白紙!”

學生們無言以對。有人懊悔剛才聽講心不在焉,面對白紙不知該寫什么;也有人快速地將所記住的內容寫在白紙上。后來,只有一位學生幾乎一字不落地寫下了老師所講的全部內容,他就是阿那克西米尼最得意的學生,日后成為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的畢達哥拉斯。阿那克西米尼滿意地把畢達哥拉斯的筆記貼在墻上,大聲說:“現在,大家還懷疑這堂課的價值嗎?”

阿那克西米尼一貫主張,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傾聽。只有樂于并善于傾聽,才可能成為知識的富翁,而那些不愿意傾聽的人,其實是在拒絕接受財富,終將淪為知識的窮人。

比如在老師講解《大自然的語言》、《紫藤蘿瀑布》等文章的時候,讓會朗讀的學生聲情并茂的輪流朗讀,在學生朗讀的同時,感悟文中的內容,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具有的特點與美,而其他同學可以跟隨學生讀課文的節奏,快速的把握文章的主題,對文章的大意做一個自己的概括,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個一個的克服在閱讀時產生的疑惑和難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使學生的能力一步一步提高,做到“聽”、“讀”互補式學習。通過這樣的培養方式,能提升學生在解答考試試題的閱讀速度。

二、以教師為主體,讓學生學會傾聽

首先語言表達要美,這是語文教師從事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工具和必備條件。語文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做到普通話標準、口齒清晰、語速適當、準確鮮明、簡潔明了、富于邏輯性。其次,語言要具有形象性,在對文學作品的美讀、描述、點撥中,繪聲繪色地再現教學內容的情感特征,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同時教師還要利用視覺語言來強化聽覺語言的形象性,就是說,要利用眼神、面部線條、手勢、體勢乃至簡筆畫、圖片等,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富于立體感。第三,語言要有情感性,飽含熱情的教育口語讓學生感受到教育者心中的陽光雨露,使他振奮,促其奮進。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語言枯燥乏味,缺少情感感召力,就不能激發學生積極、歡快的情感,不能使人精神亢奮、思維活躍,就難以收到上佳的傾聽訓練效果。第四,語言要有音樂美,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而發聲瑯瑯、音色清和、質地純正,情韻俱出,具有聽覺美。再加上停頓的運用、聲調的抑揚頓挫、重音的使用都可使傾聽訓練收到良好效果。

同時要有傾聽理論的指導。難以設想,一個聽說理論匱乏、傾聽技巧拙劣的語文教師能進行很好的傾聽訓練。這樣的教師,在實踐中不能理解傾聽教學的實質性要求,總是在形式上花力氣,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平時多進行傾聽理論的積累和學習,盡管現實當中傾聽理論和傾聽教材都比較缺乏,但是只要我們確定了做好傾聽的打算,并且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我們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的。

然后要有一定的演講技巧。這是為駕馭傾聽課堂而備的。有時候,老師總要運用一些方法去想辦法和學生接近,激發他們的情緒,引發他們聯想,使得訓練能夠進行下去。這些方法包括:趨同法、求異法、對比法、想象法、激趣法和反問法等。老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內容、形式、語境、對象等,選擇恰當的手法,扣擊學生的心扉,震撼學生的靈魂,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愿意、樂于進行傾聽訓練,爭取最好的傾聽效果。

三、以生為本,探究學習發展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這樣說:“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痹隈雎犛柧氈形覀兙蛻撘詫W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我們古人在談到良好的教育時會提到一個詞——“春風化雨”,而“春風化雨總關情”,我們的課堂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同時課堂也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情感經驗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過程,在課堂上,如果我們能學會傾聽我們一定可以收到學生充滿真情的回報。 學會了傾聽,知識之花將開在學生的心田 。

【參考文獻】

[1]龔海燕. 初中語文教師“課堂傾聽”的問題研究[D]. 蘇州大學, 2013.

[2]史金榜. 教學傾聽藝術[D]. 曲阜師范大學, 2008.

[3]張躍峰. 獨辟蹊徑 撥動“傾聽”心弦[J]. 語文教學之友, 2013(3):19-19.

猜你喜歡
傾聽引導中學語文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