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老頭的父愛悲劇

2016-11-23 14:34楊晗
人間 2016年24期
關鍵詞:父愛金錢悲劇

摘要:《高老頭》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高老頭扭曲、偏狂的父愛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試圖從高老頭父愛的特性和其產生原因入手,揭示導致父愛悲劇發生的必然性。

關鍵詞:父愛;悲??;金錢;人性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006-02

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作為一個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巴爾扎克用銳利的筆鋒創作出《人間喜劇》這部全面反映當時法國社會生活的巨著,該作品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陡呃项^》是《人間喜劇》的序幕。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一種有悖常理卻異常深沉的父愛。本文將著力探討這種父愛的特性及導致其悲劇發生的原因。

一、高老頭的父愛

(一)盲目的父愛。

在小說中,高老頭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他擁有巨大財富。妻子死后,高老頭對于兩個女兒溺愛到極點。他請來優秀的教師培養女兒才藝,全力滿足女兒的奢華生活,甚至使她們在十五歲時就擁有了自己的馬車。到了出嫁的年齡,高老頭還給女兒們“隨心所欲挑選丈夫”的權利。大女兒阿娜斯塔齊想成為貴族太太,嫁給了一位伯爵。小女兒但斐納喜歡金錢而被銀行家迎娶。女兒出嫁時,高老頭用了一半財產作嫁妝,還給每個女兒八十萬法郎。波旁王朝復辟以后,封建等級觀念進一步加強,地位顯赫的女婿認為高老頭的面粉生意有失體面,高老頭也覺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兒臉面。于是,他盤出鋪子,搬進了骯臟的伏蓋公寓。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沒有任何原則的,只要女兒開口要求,他就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女兒。他可以為看一眼女兒甘愿忍受女婿的侮辱,可以傾其所有為大女兒償還因追求享樂欠下的債務。為此,七十歲高齡的他還拼命把鍍金的銀器拉成了條狀拿去賣。為了小女兒與情夫能夠快樂生活,高老頭賣掉了長期年金一千三百法郎的本金落到一名不文。這種徹底無私的給予不禁讓人唏噓,但更多的則是同情和傷感。

(二)偏狂的父愛。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高老頭對妻子有著深深的愛戀。妻子是他崇拜贊美、敬愛的對象。然而如此深厚的愛卻被無情的現實摧殘了,他們只相愛了短短的七年,妻子的病逝使高老頭的心靈遭到嚴重創傷。妻子去世后,他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兩個女兒身上,并把它當作唯一的精神享受。他說“她們順便對我笑一笑,噢,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麗的陽光,把世界都鍍了金”。你終有一天知道,為了她們的快樂而快樂,比你自己快樂更快樂”,“我愛我的女兒,還勝過上帝愛人類”,“我啊,為了不讓她們落淚,我連圣父、圣子和圣靈都可以出賣!”。高老頭為了不讓女兒落淚竟可以出賣自己宗教信仰,對他來說任,何原則都比不上女兒一張笑臉。高老頭還經常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兒們的馬車出現,嗅女兒的信紙、吻女兒的腳、用頭蹭她的裙裾等等。他把自己沉浸在只愛女兒的狹小世界里,只有當別人提及他女兒有關的事情時他的眼睛才會發亮,才會精神百倍。否則他對周圍的人和事物表現得漠不關心,人也顯得老態龍鐘,人們通常把這種瘋狂的愛稱之為畸形,其中父愛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它只是一種偏狂的溺愛,結果感情的付出與回報嚴重失衡。

(三)真實的父愛。

和那個時代所有人一樣,高老頭將金錢看得非常重要,認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可以買到女兒的愛,希望用錢來捆綁女兒的感情。作為父親,這種心理決定了他父愛的內容是用金錢滿足女兒的物質生活和一切欲望。他未盡到一個父親真正的責任:用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女兒,使她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自己節儉卻縱容女兒奢侈享受。他曾說:“我的生活全在兩個女兒身上,只要她們能玩,快快活活,穿得好,住得好,我穿衣服,睡什么地方都無所謂,反正她們暖和了我就不冷,她們笑了,我就不會心煩,誰要是使我的兩個女兒快活,把真正的愛情給了她們,那我可以替那個男人擦靴子、跑腿?!睘榱私o女兒找錢,他甚至愿意殺人放火;當他無力替女兒還債時,他覺得慚愧死了;手頭沒有錢給女兒時,他說自己“不中用了,再不能說是父親了?!痹谒娜松軐W里,金錢和父愛可以劃等號。在他彌留之際,他想的竟然還是賺上幾百萬,用來繼續買女兒的愛。資產階級社會的人性泯滅,靈魂扭曲,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使高老頭這一人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顯示其本性。

二、導致父愛悲劇的因素

盡管高老頭對女兒的這種父愛看似難以理解,但通過分析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物本身的因素,不難發現,正是在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才產生了扭曲的父愛,并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一)父愛悲劇的社會因素。

高老頭悲劇發生的年代雖然是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然而新興的資產階級已經成為時代的主宰。隨著資產價級地位不斷提高,金錢作用日益突出,成為社會的軸心,金錢關系控制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到每個家庭。父女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一切都為金錢所決定,有錢可以得到一切,沒錢等于失去一切。所謂道德。所謂法律,不過是百萬富翁們的工具而已,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全無效力,惟有財產才是金科玉律:“我要是成功了,就沒有人盤問我的出身,我就是四百萬先生,合眾國的公民?!币氤鋈祟^地必須有錢,否則,會被社會拋棄。高老頭的女兒就是在以金錢為軸心的社會里,完全被金錢腐蝕了靈魂,她們只愛金錢,不愛父親,只有在缺錢的時候才會想起父親。因而,盡管高老頭曾經是一個擁有百萬資產的,“大富翁”一旦財產被榨干,一無所有者,不可避免地遭到遺棄。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純粹的金錢關系。被女兒們榨干財產的高老奄奄一息地躺在公寓的閣樓上,不停呼喚女兒的名字,可兩個女兒一個也不來,老頭想起當初女兒出嫁時,他給了她們每人八十萬法郎作嫁妝,女兒女婿把他當財神,誰也不敢怠慢他,人們恭恭敬敬地瞧著他就像瞧著錢一樣。如今他一無所有,誰也不在把他放在心上。高老頭一輩子把兩個女兒看得比命還重要,臨死總算睜開眼:“唉,倘若我有錢,倘若我還有家私,她們就會來,會用她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啊,我的錢到哪兒去,倘若還有財產留下,她們就會來伺侯我,招呼我,我可以聽到她們看到她們。做父親的應該永遠有錢,應該拉緊兒女的紹繩,像對付狡猾的馬一樣……”高老頭用金錢表達父愛,女兒們也把金錢看成父愛的象征,金錢與父愛緊密聯系在一起。資產階級拜金主義是高老頭“父愛”的實質:作父親的應該永遠有錢。

(二)父愛悲劇的人性根源。

老頭善良溫情,對兩個女兒充滿愛,他拼命掙錢,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女兒的一切愿望。高老頭是父愛的化身,巴爾扎克極力渲染其對女兒無私的愛。高老頭自己的一句話說得很形象:“來吧,到這來哭訴吧,我的心大得很,什么都容得下,是的,你們盡管戳破我的心,撕作幾片,還是一片片父親的心?!边@種父愛在女兒的殘酷蹂躪下表現更為強烈。為了虛榮,兩個女兒輪番搜刮父親日益干癟的口袋。在被女兒逼迫得日益窮困的情況下,高老頭對女兒還是有求必應。他早已看出女兒的自私和虛偽,但仍不放棄自己對女兒的愛,而且見諸不尋常的行動,這種愛的無私贈予是在自我安慰與自我欺騙中實現的。直到臨死,經過多個小時的空喊,他才意識到葬送他的正是這兩個女兒。他曾說:“我做了父親,才懂得上帝,他無處不在”他就在對女兒博大無私的愛中,懷著沒有見著女兒的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間。他對女兒的愛是無私的,可是臨死前連見女兒這一小小的愿望都得不到滿足,這是對人性惡的揭露,金錢導致了人性的淪喪。高老頭把父愛完善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女兒的虛情假意面前,他愚蠢地把財產全部分給了女兒陪嫁,結果被女兒拒之門外,他非但不奮起反抗,反而原諒了她們,為女兒開脫罪責,他自欺欺人,最終被兩個女兒無情葬送,成為一名不幸的父愛犧牲品。

總之,高老頭父愛的悲劇一方面是因為他自身的矛盾性格,未自身反省,一味縱容女兒的不孝行為,卻還心存幻想。另一方面,在金錢統治的社會里,金錢代表著權利與地位,人與人之前的關系也要靠金錢維護,致使高老頭不斷用金錢的方式表達父愛。

結語

只有認識了《高老頭》這部作品的豐富性和深刻性,才能真正看到作者批判的鋒芒,找到作品的悲劇力量及其超越時代的美學價值。高老頭的父愛對我們現代家庭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與借鑒意義,遠離溺愛才能讓孩子健康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巴爾扎克,高老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2]金嗣峰,高老頭創作的真實性[J],外國文學研究,2011,4(29).

[3]許明炎,也談高老頭的父愛[J],安慶師院學報(社科),1984,4(93).

作者簡介:楊晗,女,河北邢臺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

猜你喜歡
父愛金錢悲劇
[鳶]とんび父愛如山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連環悲劇
二則(金錢下的木偶)
父愛如山
語絲畫痕
二則
父愛在哪里?
畫家的悲劇
近視的悲劇
沉默的父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