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其發展趨勢研究

2016-11-23 19:27李雯
戲劇之家 2016年21期
關鍵詞:發展趨勢特性

李雯

【摘 要】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民族民間舞蹈在不斷地發展與創新中煥發著生機與活力,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是我國文化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我國擁有眾多的民族,各個民族民間舞蹈有其自身的特色與內涵,因此在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要遵循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內在規律,在充分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針對當地特色以及民族民間舞蹈的特色對其進行創新與發展,在實踐與探索中尋求適合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規律,并據此對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發展趨勢;傳承規律;特性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30-02

我國地域廣闊,擁有56個民族,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孕育出豐富燦爛、形態各異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濃郁的民族與地方特色,同時也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遭受著來自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與破壞,因此探究一條保護與傳承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有效道路,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年來由于旅游產業的興起與壯大,一些民族與地方的管理者為了吸引游客以及追求經濟效益而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進行了扭曲式“創新”,這對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如何在傳承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過程中保持原有的地方與民族特色,是需要我們共同面對并思考的問題。

一、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概述

民族民間舞蹈源自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民族民間舞蹈中融合了民俗、祭祀以及禮儀等多種民間民俗活動,通過舞蹈的形式將日常生活的內容進行展現,因此民族民間舞蹈又是對生活的反映與升華,在民族民間舞蹈中體現著勞動人民對于生活的熱情與希望,通過舞蹈動作的變化等來展現人們對于生活的美好期待[1]。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加快以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族民間舞蹈也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對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西方文化等的沖擊,使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遭受巨大的破壞,喪失了原本的民族與地區特性,因此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與重視。

二、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特征分析

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使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主要包括傳承性特征、群眾性特征、自由性特征以及民族性特征,其中民族性特征是最重要的。[2]在民族民間舞蹈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深刻地受到某一民族習俗以及宗教文化的影響,因此每一種民族民間舞蹈都具有其獨特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民間舞蹈源自于人民大眾,是勞動人民在生產與勞動中創造的,這使得在民族民間舞蹈中具有濃厚的生活與勞動氣息,因此具有了群眾性特征[3];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創造出來的,因此民族民間舞蹈也成為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這使得其具有了傳承性特征;民族民間舞蹈形成的過程中,勞動人民受到生產活動的內容以及音樂等因素的影響而即興創作,因此使得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自由性特征[4]。

三、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及存在的問題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然而在民族民間舞蹈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地遭受著外界因素的干擾與沖擊,這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5]。在民族民間舞蹈傳承的過程中,主要受到旅游行業興起、商業利益、國外文化等的沖擊與影響。我國開展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工作已有數十年歷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從總體上看,民族民間舞蹈仍然需要花大力氣來進行保護與推廣。

(一)對于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中的誤區。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保護思想上的誤區,出現了將民族民間舞蹈作為傳揚封建迷信活動的載體而進行不當利用的現象,同時也缺乏對于民族民間舞蹈內在文化價值的認識;除此之外由于網絡文化的興起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部分人對西方文化進行盲目崇拜與追求,缺乏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視,認為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不具備時尚精神,是被時代所拋棄的文化內容[6],因此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二)創新的扭曲對于民族民間舞蹈原生態的破壞。在民族民間舞蹈傳承的過程中,通常會由于對商業利益的追求等,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不當改造與“創新”,以此來吸引眼球,追逐經濟利益。在這個過程中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喪失了其內在的原生態特性,從根本上說,這種扭曲的“創新”對于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破壞,不僅不利于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價值與內涵[7]。同時也有一部分的舞蹈文化工作者在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并沒有通過實地調查走訪以及生活體驗來感受和了解某種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在特征與文化內涵,而僅憑個人的喜好或興趣來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創造和加工,這種盲目的“創新”使民族民間舞蹈失去了本來的美感,實則是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丑化。因此以上兩種對于民族民間舞蹈扭曲的“創新”,并沒有為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帶來幫助,反而破壞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原本的內涵與價值。

(三)旅游業對于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沖擊。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我國經濟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旅游業不斷興起、發展。旅游業中通常會將民族民間舞蹈作為吸引游客的噱頭進行推廣,而游客更希望通過對民族民間舞蹈的觀看來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但由于旅游開發商在對民族民間舞蹈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進行了商業化的包裝與改造,使得民族民間舞蹈失去了原本的文化與地方特色,具有濃重的商業文化特征,這種出于商業目的而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的改造與包裝,嚴重地阻礙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是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破壞[8]。

四、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趨勢

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政府也認識到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要價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有效保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對其實施傳承的過程中應該以其內在的傳承規律為依據,注重其內在特性的保護,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于原生態的保護與回歸。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與地方特征,因此在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過程中要尊重其內在的原生態特性,對舞蹈中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以及民族風俗與活動等進行有效保護與發揚[9]。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植根于人民群眾,是對人民群眾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傳承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群眾文化價值的保護。當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所具有的民族原生態特征越強,其獨特性也就越鮮明,文化價值也就越高。所以在保護與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于原生態的保護與回歸,使其保持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二)創新與發展相結合。創新是民族進步的內在推動力,也是靈魂,因此在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過程中,應該注重創新精神的應用,在保持民族民間舞蹈原有的特性不丟失的基礎上,根據其文化內涵與內在特征進行合理創新與創作,豐富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使其保持鮮活、旺盛的生命力,推進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可持續發展[10]。對于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并不是要求一成不變,而是要在創新的基礎上推動其向前發展,將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實現有機融合,這樣才能使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不斷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使其具備時代特征與民族特征,這也是對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的內在要求。

(三)挖掘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內在核心價值。在發揚與傳承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過程中,要對其內在的核心價值進行不斷挖掘,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作用。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內在核心價值主要包括政治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以及產業價值。對這四方面的核心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文化產業以及經濟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在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價值的開發過程中,應將這四個方面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在推動我國社會各項事業中的積極作用。

五、結論

對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傳承與保護不僅是文化與舞蹈工作者的任務,同時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該共同面對并參與的活動,保護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關系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實現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這對于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增強我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弘揚與傳承不是對舞蹈文化的盲目追求與推廣,更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扭曲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本質與內涵。推進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是歷史時代背景下賦予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囡囡.論民族民間舞蹈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方向[J].戲劇之家,2016,02(02):137-139.

[2]張曉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芻議[J].大舞臺,2016,09(01):92-93.

[3]曾華美.試論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06(01):87-91.

[4]韓珂.民族舞蹈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探究[J].大舞臺,2012,11(08):80-81.

[5]張曉麗.中國民間舞蹈的發展與基本特征[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8(11):215.

[6]梁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保護[J].大舞臺,2014,07(03):171-172.

[7]許漓.淺談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5(07):103-104.

[8]尹建宏.中國民間舞舞臺編創的文化處境與價值追求——訪北京舞蹈學院郭磊教授[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12(02):106-115.

[9]明文軍.從民間自然形態走向科學化傳承之自覺[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3(03):1-11.

[10]孔又專,吳丹妮.云端里的絢麗: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九十年[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8(04):8-29.

作者簡介:

李 雯(1982-),女,漢族,山東齊河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育,舞蹈編導,舞蹈教育,現代舞教育,少兒舞蹈教育,音樂舞蹈教育。

猜你喜歡
發展趨勢特性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進一步凸顯定制安裝特性的優勢 Integra DRX-5.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