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電視主持人“特質”的培育

2016-11-23 22:09劉春楊
戲劇之家 2016年21期
關鍵詞:加強特質培育

【摘 要】電視主持人塑造的熒屏形象關系到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關系到電視節目的成長。普通欄目成長為品牌,離不開電視主持人“特質”的培育。本文試從電視主持人氣場、語言、形體、節目定位四個方面分析主持人“特質”培育的方向與方法,以供借鑒。

【關鍵詞】加強;電視主持人;特質;培育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260-02

電視是媒體傳播的重要工具,電視主持人作為公眾形象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主持人塑造的熒屏形象不僅直接關系到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也直接影響節目的播報效果和社會價值?!坝衅放乒澞?,必有品牌主持?!逼放乒澞康奈ㄒ恍?,必定有主持的“特質性”。因此,加強電視主持“特質”的培育分析,是創建品牌節目的重要途徑。

一、電視主持人的獨特“氣場”的培育

“氣場”即氣質,是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通過容貌、服飾、形體、語言所塑造出來的熒屏形象。它源于主持人自身的性格特征。它是主持人各方面修養的外在表征,是其思維與智慧的外化。不同的節目主持人將自己的氣質特點貫穿于節目之中,使節目具有個人特質。

主持人“氣場”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端莊儒雅型。主持人舉止端莊、風度瀟灑,有豐富的知識底蘊和濃郁的文人氣質。在主持節目過程中氣宇軒昂,從容不迫,應變能力超凡,其表述口若懸河、旁征博引,娓娓動聽,但又含蓄深邃,絕不浮于表面,并時常給人以智慧啟迪,能夠有效地吸引和留住觀眾。

如央視主持人趙忠祥,早在《新聞聯播》中就以穩重的播音員形象征服了全國億萬觀眾。隨后,他又在央視春晚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其從容不迫的語速和豐富的中國文化底蘊,造就了他主持節目的獨特氣場。

(二)理性嚴謹型。主持人思維慎密,推理嚴謹,其主持過程不以感性的陳述為出發點,往往運用深厚的理論功底,層層推進,逐個剝離,剖析事物深刻、透徹。雖然沒有太多的情感流露,但理性的提問或理性的闡述之中早已表達了事物的判斷。

(三)幽默詼諧型。該類型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詼諧的舉止和幽默的語言,貫穿了整個節目過程。他們用幽默的方式表述觀點,讓受眾在大笑中悟出哲理;他們用幽默化解尷尬,讓輕松的氣氛充盈節目;他們用幽默的方式針砭時弊,讓受眾在微笑中深思。

注重主持人獨特的“氣強”培育,在不同欄目選用不同的主持人是品牌節目創建成功與否的關鍵。如趙忠祥等主持人,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傳播信息和情感,創造了節目的成功,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肯定。

二、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運用“特質”的培育

語言的準確表達,是主持活動的基本元素。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不同特色的語言運用,也呈現出自身個性和對世界認識的情感表達。主持人通過語言傳遞信息、傳播知識,與受眾進行心靈的交流。電視主持人作為語言工作者,要使傳播交流達到準確、方便和高效,語言必須準確、規范,這是節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在語言表達準確的基礎上,培育主持人運用獨特語言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是培育主持人特質最為突出的工作。一個節目的情感基調,決定節目的藝術感染力。它由節目的性質、內容等諸多因素決定的,也是節目各分部的思想感情的總和。節目主持人要靈活調整多種語言結構,注意各分部語言的和諧,統一節目基調,準確地表現出節目整體氛圍。

各種語言結構表現出的特質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邏輯嚴謹的語言特質。以說理見長,邏輯推理嚴密,冷靜沉著,不常用形象的描述和語言藝術性修飾,主持人以邏輯推理出發,從事物的起因、形成、演化過程進行剖析,使受眾認識事物的本質。其推理架構清晰,層層遞進,語言樸素卻深刻嚴謹,表現出其思想的深邃,目光的敏銳。

(二)文化感濃郁的語言特質。主持人知曉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熟悉中國古典文化傳統的表現方法,語氣溫和、委婉,一個故事被他娓娓道來,一場矛盾被他輕言感化。他們的聲音具有感召力,富有磁性。他們在語言結構上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用詞講究韻律,在語意表達上加入象征、擬人、雙關、比喻等中國文學特有的修辭手法,使受眾仿佛享受了一曲音樂的華宴,昭顯出主持人的風雅和智慧。

(三)生活氣息迎面撲來的語言特質。主持人不假修飾語言,言語隨和,大量使用口語,讓人民日常生活場景生動活潑地再現舞臺。正是這種親民、平等、輕松自由的節目氛圍,讓受眾感受到平等對話的愉悅,以及身心的全面放松。節目也創造出清新明麗的基調以及對話的自由和交流的暢快。

(四)幽默機智的語言特質。電視主持人陳述并不是直白的,而是運用巧妙的比喻、善意的嘲諷,欲揚故抑、旁敲側擊等語言技巧,將劍弩拔張的現場輕松化解;將沉悶尷尬的氣氛導向愉悅;將長期錯綜的頑結一語解開,調動受眾參與節目的興趣,并贏得受眾愜意的歡笑,從而更好地達到主持工作的效果。

三、電視節目主持人形體表達“特質”的培育

形體表達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另外一種“語言”,輔助有聲語言,起著言情表意的作用,是電視節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有聲語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構造了視頻傳播中的語言形象。

在視頻傳播中,有聲語言的播報和運用形體語言表達,是完成具有視聽特性的視頻傳播工作的兩大支柱。兩者完美結合,才能傳達節目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意圖。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從本質上說也是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一種審美對話。表達一種什么樣的美,不僅僅用音,還有受眾看得見的體態語言。這種語言感官直接,更容易引起受眾重視。得體而富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能增強受眾的信任感,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也給受眾提供了一種審美的享受。

在整個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的形態表達必須符合欄目特色要求,要與欄目宗旨、風格高度統一。如著名的時政新聞欄目《新聞聯播》,以端莊、嚴謹著稱,主持人的形體語言主要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完成。綜藝類節目《中國新歌聲》的形體語言則夸張,豐富,表現出喜慶、積極熱烈的氣氛。

四、節目定位決定主持“特質”培育方向

電視節目按內容可分為新聞類、紀實類、專題類、綜藝類,不同類型的節目有著自己的操作規則。節目資訊的傳遞必須符合黨的方針、政策,符合人們道德倫理的審判標準,也要符合物理表達邏輯和受眾心理審美要求。內容決定形式的表達,因此節目定位也決定了主持“特質”的培育方向。

電視節目的定位與主持人“特質”是否吻合,關系著節目的成敗。主持人“特質”必須有益于節目的生長,節目的生長源于主持人“特質”的表現。如敬一丹的《焦點訪談》、崔永元的《實話實說》、王小丫的《開心詞典》等。內容與節目宗旨決定了敬一丹的平實、崔永元的幽默、王小丫的俏皮。一個個風格、內容各異的欄目成長為深受大家喜愛的金牌節目,他們也因此成了國內媒介的代表人物。

電視節目主持的“特質”是品牌欄目的重要組成要素。所以,一名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要牢記對自己“特質”的培育,并根據自身特點,找準適合自己的欄目,才能創造自己事業的巔峰。

參考文獻:

[1]吳郁,侯寄南.廣播電視新聞語言與形體傳播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9(1).

[2]陳蘭.主持人角色定位培育[J].新聞前哨,2005(7).

[3]趙妍.電視節目主持人要善于塑造自己的個性化特征[J].今傳媒,2006(9).

作者簡介:

劉春楊(1984-),男,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F任唐山市遷西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播。

猜你喜歡
加強特質培育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癡顛狂怪”特質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特質
抓住特質,教出說明文的個性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