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讀者》:冰冷的歷史沉思與深刻的人性寓言

2016-11-23 08:01高涵
電影評介 2016年19期
關鍵詞:朗讀者漢娜罪行

高涵

《朗讀者》由史蒂芬·戴德利導演,《泰坦尼克號》女主凱特·溫絲萊特和90后德國新銳男演員大衛·克勞斯主演,該片于2008年底在美國上映,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五個獎項提名,凱特·溫絲萊特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影片改編自本哈德·施林克所創作的小說《朗讀者》,故事始于1958年,二戰中失敗的德國在蘇軍和盟軍的管制下百廢待興,影片開篇的大雪暗示著時代背景的冰冷,在壓抑的環境下少年邁克邂逅了中年婦女漢娜,兩人之間產生了十分微妙的情感,卻因漢娜的不告而別分道揚鑣,7年后的重逢又因邁克的懦弱而破滅,20年后的見面更是宣告了這段情感的完結。影片細膩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種種矛盾與困惑,為解讀戰爭與人性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其中對審判與救贖的挖掘尤為引人入勝。

一、 情欲與愛情:難以走進的內心世界

《朗讀者》主要圍繞兩位主人公的情感糾紛來開展,影片中這對相差21歲的男女之間究竟有著一份怎樣的感情,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15歲的邁克初見漢娜時正處于患病的虛弱狀態,善良的漢娜毫無芥蒂地為這位陌生的男孩送上溫暖的擁抱和安慰,這對于在缺乏足夠關懷的環境中長大的邁克而言無疑是極具誘惑的(邁克離開時貪戀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兩人的初次見面似乎已經奠定了他們之后相處的基調:邁克對漢娜極度迷戀,漢娜則一直在引導和支配這個男孩。

當邁克染上猩紅熱后,母親的厭惡和妹妹的恐懼將這個男孩推向了那個關懷與情欲的化身——漢娜。對這個情竇初開的男孩而言,漢娜成熟的身體宛如天際的星星那般神秘而美麗,所以當邁克飽嘗到那種連夢中都難以想象的交合之歡時,一個嶄新的世界出現了。往返穿梭于餐桌和肉體歡愉之間的鏡頭,將這個初辟鴻蒙的男孩意猶未盡的美妙浮想表現得淋漓盡致。兩人的關系依賴空虛身心的互需得以初步建立,此時在他們之間更多的是情欲的自然結合,所以可以不需要知道彼此的任何信息(包括姓名),這樣一段由原始欲望(而非愛情)為始的情感是容易出問題的。然而,邁克的持續造訪使他們的情感有了微妙的變化,漢娜可以扮演朋友、情人、母親等一切邁克所向往的角色,這些角色如同漩渦一樣吸引著邁克,讓他不可避免地墜入了愛河,漢娜給了他想要的一切:關懷、情欲、崇拜、鼓勵……少年深深愛上了這個成熟的女人。所以,他相信在熱愛文學的女神那粗糙的言行下有一顆高貴的心,他愿意用自己那如同金粉的愛去細細打磨粗糲專橫的愛人,造就出一個細膩溫柔的女人,這樣的想法讓他忽視了身邊那位楚楚動人的美少女。而漢娜的不為所動和不辭而別極大地挫傷了少年純潔的內心,沒有人可以安慰他,沒有人可以解開他的心結。這一刻,一顆年輕的心老去了,他無法原諒漢娜,這樣的情緒使他在雪天轉身離去,使他與漢娜重逢時抽開了手,甚至使他一直無法放下漢娜去好好愛一個人。

漢娜是一個沒有浪漫情調的女人,她可以直率地引誘少年,卻聽不懂他的情話。邁克一句熾熱的“你愛我嗎”如同迷霧撞在天花板上,最終凝結成一滴冰冷的水珠落在漢娜懵懂的裸體上,使她打了個寒顫,然后無知地點了點頭。此時的她對眼前的少年并沒有產生愛情,深刻自卑的她在邁克身上找到了存在的價值與希望,她享受的是聆聽朗讀和被愛的感覺。她的肉欲以及不亞于性的對文學世界的渴望都在少年邁克身上得到了滿足。從她對邁克的稱呼能看出兩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她對他的情感是畸形的愛,所以她可以毅然決然地離開。埋藏于心的情感在離別之后卻漸漸發酵成對戀人的懷念,心中的邁克漸漸教會了她愛的含義,等待邁克探監時忸怩的動作正是這種情感的外現。中年邁克的錄音帶極大地加深了這種情感,難解相思苦的漢娜艱難學習寫字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給邁克寫信,久久不見回信的她該是何等的失望和傷心,她的自暴自棄又是怎樣的一種絕望!邁克最后去探監時,漢娜有些驚慌地整了整老氣的衣服,一言不發地伸出手去。邁克問她在獄中學會了什么,她說:“我學會了寫字?!边@是多么委婉的情話,隱含的意思便是我學會了愛你。然而,這樣的告白最終得到的是否定回答,所以她選擇用死亡來結束兩人的情感,

二、 文明與野蠻:無法跨越的階級鴻溝

影片用個體案例和時代背景的結合組織了一場文明與野蠻的對話,情感砝碼的加入使這場對話變得更為深邃和沉重。這樣的對話集中在邁克和漢娜見面的場景之中,文盲漢娜沒有精巧的頭腦,她表情呆滯、舉止笨拙,對情感的表達原始而粗魯,她似乎是野蠻的象征。然而,野蠻的她卻會對文學有著強烈的饑渴,也會在教堂留下熱淚。相對而言,邁克則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就像影片中多次提到的奧德賽一樣心機多竅,是文明世界的代表。但這位文明世界的代表卻在影片的開始就迷戀著原始的性愛,也在本應仗義執言的審判前選擇了逃離。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是復雜而又矛盾的,文明與野蠻在這樣的世界中并不總是界限分明的,看似對立的它們反而時常在情感的攪拌下融合在一起。

觀眾似乎很難理解漢娜不顧一切守護著“自己是文盲”這個秘密的一些言行,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影片的敗筆?;卮疬@個問題前需要了解影片的時代背景:一戰前的德國識字率就超過了90%,二戰以后的比例更高,識字率被理解為國家文化水平、科學素養、凝聚力、身體素質等的象征。一個如此注重識字率的社會,在連導彈都已經研制出來的年代里,是很難容忍目不識丁的人的,文盲幾乎成為了一種象征野蠻的罪行,一種與文明社會格格不入的罪行。這種罪在極度自卑的漢娜的內心世界里,是大過在公眾場合承認殺死300人的罪,是她愿意用生命和名譽去掩飾的罪。漢娜近乎瘋狂的自尊折射出的是這個國家的自尊,她進入納粹黨衛軍做看守也只是希望在堅守秘密的同時有一份工作。愚鈍的她所做的自以為盡忠職守的事情,后來卻成為人們審判她的主要原因,對此她無法理解,所以才會有對法官的憤怒反問。而這樣的反問是如此的理直氣壯,以至于法官竟無法回答她的問題。

戰后漢娜在公交公司做著無需識字的票務工作,兢兢業業的她在得知升職的消息時是恐懼的,那種在享受小情人朗讀時被悄然淡忘的罪行卻再次被赤裸裸地揭露在自己的面前,揮之不去的恐懼使她不顧一切地想要逃離。當她像個小孩子一樣驚慌失措地拎著所有的行李離開時,那是一種邁克無法插足的無奈和恐慌。漢娜之所以能和邁克一直保持著一種畸形的關系,正是因為在他的朗讀中可以徹底忘記那種讓她在唱詩班小孩面前都能痛哭的罪行。當她發現邁克也無法使她擺脫這種罪的時候,她就會像一頭受傷的母豹一樣迅速逃離。至此,我們便能理解她為何情愿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殺死300人的罪行也不愿暴露自己的秘密,那代表著野蠻的罪行是這個文明社會所不能容忍的,她無法面對一個知道這種罪行的社會。如果她選擇了代表野蠻的文盲,那她必將遭到文明的強勢驅逐。這是漢娜的悲哀,更是被納粹當局疏忽了千萬個漢娜的小學教育的時代悲哀。獄中的漢娜通過邁克的錄音帶學會了識字,她滿心歡喜地以為消除了文盲這項罪行的自己能被邁克接受,但她卻不知道,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是另一種更為強大的野蠻——殺戮。漢娜絕望地意識到她無法跨越擋在二人之間的文明與野蠻的壕溝,也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野蠻進而融入文明社會,所以她最終選擇了自殺。

三、 審判與救贖:對歷史罪行的重新解讀

《朗讀者》用細密的劇情編制了一張審判的巨網,劇中人物無法逃脫這張網的審判,他們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審判中找到救贖,在救贖中尋找靈魂的出路。影片在設定人物時故意將邁克設置成一個法官,這個形象代表的正是審判。在現實中審判他人的邁克,卻時時要接受良心的審判,這種絕妙的安排背后隱含的是影片對觀眾的拷問:審判的意義何在,究竟什么人才有資格去審判,犯過罪的人有資格去審判他人的罪行嗎,審判時又要依據什么樣的標準呢?

公堂之上的審判是影片對審判最直接的表現,所有的審判也都是圍繞著這場審判來展開的,從熱血學生迪特爾的言行可以看出,這次審判是人們眼中的伸張正義,是大快人心的。然而,隨著審判的進行,聰明的迪特爾看到了法律的狹隘和審判的局限,他憤怒地指出這場審判的不公正。在他的憤怒言辭中,觀眾也開始思考:一個時代的罪,為何只讓少數幾個人去承擔,這樣對他們公平嗎?口口聲聲說要去理解的邁克卻無法回答迪特爾的質問,甚至連教授也無法回答。教授是上一輩人,他也看到了法律的偏狹之處,他甚至還看到了道德審判的無力,和學生的討論甚至讓他找到了真正有效的審判——良心的審判。但當他看到有學生因無法承受迪特爾的拷問逃出教室時,他明白自己不能在法學的課堂上將如此沉重的發現告訴學生,而且就算說出來他們也無法理解和承受。于是,沒有答案的邁克獨自一人跑去奧斯維辛集中營,此行是一次無聲的審判,是邁克代表所有人對以漢娜為代表的納粹黨衛軍看守的審判,這是一場內心深處的審判,與迪特爾的憤怒的拷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靜默的畫面似乎比迪特爾的咆哮更有力量。

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審判中獲得力量的邁克陷入了矛盾的天人交戰之中,他似乎悟到了教授不曾說出的答案,但卻在文明與野蠻之間掙扎。最后,在教授的鼓舞下,他選擇站出來與漢娜對話。然而,劇情在此處卻再次出現了反轉,種種因素促使邁克在關鍵的時刻選擇懦弱退場。聽到審判結果的他淚流滿面,良心的審判將伴隨著他走過漫漫人生之路,直到救贖的出現。邁克成為法官后,在他的每次審判前,觀眾都能感覺到他就像是在奔赴一個讓自己恐懼的戰場一樣,時刻遭受良心審判的邁克只能從為漢娜錄制小說找到救贖。當他帶著文明社會的高高在上對漢娜進行審判時,漢娜對此作出的回應是自殺。她的死與其說是為了救贖自己,倒不如說更多的是為了救贖邁克以及他背后的文明社會。在漢娜的世界中,對自己的救贖就是識字,她認為自己唯一的罪行就是不識字,因此識字就是對自己罪行的根本救贖。漢娜代替時代的罪接受審判,也是在代替那個時代的人受刑,而她的死則是代表當時的人對時代的罪的救贖。

結語

《朗讀者》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解二戰的角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希望讓公眾意識到審判背后所隱藏的爭議,影片對文明社會的深刻剖析獨樹一幟。所有的問題在最后并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它更多的是在提出問題,而解答問題的任務則交還給所有的觀眾,這種充分信任觀眾的做法十分高明。影片背后所蘊含的哲學思考十分深刻,若能對此進行借鑒,國產電影必有突破之日。

猜你喜歡
朗讀者漢娜罪行
漢娜的驚喜
民間借貸涉罪行為中受害人法律責任的刑民分析
一封關于《朗讀者》的信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公共圖書館服務成果成功案例
少女漢娜的生死抉擇
《朗讀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