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標準化考試的弊端及應對策略

2016-11-24 13:05史永祥
考試周刊 2016年88期
關鍵詞:弊端應對策略語文教學

史永祥

摘 要: 語文標準化考試存在諸多弊端,本文從五個方面就語文標準化考試的弊端進行列舉,并提出應對策略,旨在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從而發出語文考試改革的呼聲。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標準化考試 弊端 應對策略

我國語文考試自實行標準化考試以來,命題組苦心經營,年年求“新”求“變”,到現在題型確實花樣繁多。平常練習過程中,一套套檢測題、模擬題、壓軸題、沖刺題像雪片似地向學生飛來,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語文老師從起始年級起,就要考慮如何訓練學生成為題海中的弄潮能手和考場上的得力干將。

誠然,標準化考試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例如標準化考試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答題的準確性。另外,運用計算機閱卷,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客觀性,減少了主觀隨意性,無論是單選題還是多選題,都要求答案準確,而非似是而非,左右游離。標準化考試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好處是減輕了老師的勞動量,閱卷確實簡便多了。但是,在簡便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標準化考試對于考查學生語文水平存在缺陷。

一、語文標準化考試的弊端

(一)為了出選擇題,命題老師絞盡腦汁,往往一句大白話,一進入考題就會變得高深莫測,似乎要故意刁難學生,像捉迷藏一般。有些題答案要求是單選,但從題目看,答案并不唯一。有些用填空或者判斷的方式完全可以出的題,為了出選擇題,為了湊夠四個選項,為了閱卷方便,不惜勞民傷財,改頭換面,似乎只有把學生考得頭暈眼花,腦袋發脹才肯罷休。

(二)選擇題不便于考查學生的真實水平,出選擇題便于學生投機取巧,走“捷徑”。有些學生費了好大周折做對一題,而有些學生不思考亦可輕而易舉地得到同樣的分數;有些人花了很多時間因一小點考慮不周而功虧一簣,而有些人絲毫不動腦筋通過“押寶”也能得分。

(三)標準化考試不便于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任何一個參加中考或者高考的學生,讓他們寫A/B/C/D,真乃駕輕就熟,手到即來,可他們由于平時很少去練去寫方塊漢字,因此他們書寫難看,字寫不正確,不會造句者舉不勝舉。試想,連字都不會寫、句都不會造的人,作文能得高分豈非咄咄怪事?

(四)標準化考試為考試作弊大開方便之門。對監考中有舞弊行為的老師來說,標準化考試比傳統的常規考試做手腳就方便多了,用不同的手勢、眼神、動作就可相應地代表不同的英文字母向考生暗示。對考生來講,抄襲,偷看更簡便易行,雖說有A/B卷之分,但試想,同在一考場的考生焉能不知道對方的試卷類型?找個試卷類型一樣的同學作為幫忙或者求助對象豈非易事?對于那些手段高明、眼疾手快、屢教不改的考生,標準化考試不是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了嗎?考試的權威性和公信度不是要大打折扣嗎?有些學生即使在臨交卷的一剎那,也能很輕松地剽竊很多答案。難怪有些作弊成功的考生在自鳴得意之余,冠冕堂皇地聲稱:目前的考試是綜合能力的測試。他們所謂的綜合能力里包含了多少潛臺詞,想必不言而喻,難怪有些考生的成績令老師咂舌,難怪有人感慨“如今的高考中考亦非一片凈土”。

(五)標準化考試起不到良好的導向作用。中考高考是指揮棒,全國師生都在看著這個指揮棒而動,這是引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因此,目前學校中的非升學考試的方式依然參考和借鑒的是標準化考試,如果不能剔除標準化考試中的弊端,就會導致弊端泛濫成災、謬種流傳的嚴重后果,我如此說并非危言聳聽,并非夸大其詞,并非無線上綱。

綜上幾方面可見,語文標注化考試其弊端委實不小,如果不加以改革,讓作弊考生紛紛得逞,那么選拔的所謂人才,不就成了“庸才”“抄才”或“竊才”了嗎?

二、行之有效的知識檢測方法

(一)課前自學,指導學生設計單項練習互測。在上新課之前要求學生自學課文的過程中,根據課文“預習提示”和課后“練習”要求,每人設計出3-5個練習題,并另外做好正確答案,新課開始前安排5-8分鐘同桌交換相互測試。內容主要涉及課題、作者、體裁、語音、生字、詞語等以識記、理解為主的基礎知識。題型多以選擇、填空、判斷為主。

(二)單元結束,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單元達標練習題互測。每個單元結束,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邊復習邊設計一份單元達標測試題互測互改,以鞏固所學知識。試題結構,題目類型可模仿現成的單元目標測試題,但內容不得照搬,教師可指導學生出題的格式、題型和范圍。常見的單元目標檢測試題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1.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包括語音、標點、字、詞、句、語法、修辭和文體知識、文化常識等。2.文章閱讀。一般根據教讀課和自讀課內容各出一題,既考慮段落內容的生動精彩,又注意便于題目的設計,重點考查學生對精美語言的賞析,對有深刻內涵文句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學生對于文章在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層次劃分、層意理解、中心歸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3.寫作訓練,根據各單元的具體要求和訓練重點,擬出兩個題目,注意緊扣教材,結合生活,要求題目新穎,易于審題,有話可寫,互測時選寫一個。

(三)學期結束,指導學生設計模擬題互測。學期結束前,教師幫助學生把握考試信息,模擬高考題型命制互測題,總分150分,試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生擬題互測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個人為單位,充分發揮學生命題的能力,學生擬題互測不僅復習了已學知識,變被動為,主動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養成了積累資料的好習慣,提高了語文能力。讓學生在出題——做題——改題的反復訓練中,進一步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鉆研精神,擴大了知識面,教學效果顯著。

因此,改變語文標準化考試的方式,積極有效地采用學生擬題互測的方式,是改革語文考試模式,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出版社.現代教育文集(第八卷).

猜你喜歡
弊端應對策略語文教學
跟蹤導練(四)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探討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弊端及改進方法
偵鑒一體的弊端與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