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禾縣耕地質量等別更新評價研究

2016-11-24 13:26向文
科學與財富 2016年15期
關鍵詞:耕地質量

向文

摘要:為保持現有耕地質量等級成果現勢性,本文采用增量數據包提取新增和減少圖斑,分析了年度內土地變更引起耕地質量變化的情況和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嘉禾縣2014年耕地總面積有所增加,質量有所提升;其中國家自然等別變化較大,國家利用等別和國家經濟等別變化較小。實證研究為全面進行耕地質量等級年度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同時也為嘉禾縣今后耕地保護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土地評價;耕地質量;等級更新

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cultivated quality grading achievement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ases and reason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hanges by eatracting new and reduct polygon,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his study stated that the total cultivated area increased and quality improved of Jiahe County in 2014,Among them, the natural grad changed larger,and the utilization gradeconomic grad changed smaller.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national annual update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s,and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arable land protection of Jiah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land assessment;cultivated land quality;grade update

0 前言

耕地作為為人類生存發展直接提供養育功能的土地資源,其數量和質量變化倍受政府和學者的廣泛關注。2011年、2012年國土資源部先后部署開展了農用地分等和耕地質量等級補充完善工作,調查評價了全國的耕地質量狀況。由于建設占用、農業結構調整、耕地開發、土地整治等活動,耕地的數量、質量、權屬狀況隨時都在發生變化。為全面掌握年度內耕地現狀變化及耕地質量建設引起的耕地質量等別變化情況,全國開展了耕地質量等別年度更新評價。國內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有的學者基于二次土地調查成果與農用地分等成果深度融合的方法,對耕地質量更新評價進行了研究;也有學者從分等系數角度出發,運用疊加法對縣域耕地質量更新進行了評價研究。但是在現有眾多研究中,運用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增量數據包來獲取新增與減少耕地圖斑,進而對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成果更新的探究還很少見。為此,本文基于2013年的耕地質量評價成果,通過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增量數據包來提取新增和減少圖斑,更新評價2014年嘉禾縣耕地質量,力求為今后開展耕地質量等級年度更新評價的工作程序提供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嘉禾縣位于郴州市西南部,交通發達,信息便捷。地處:東經112°14~112°35,北緯25°26~25°47;境內郴嘉鐵路與京廣線接軌,省道322線橫貫東西,215線縱穿南北,郴資桂高等級公路延伸嘉禾。2014年,嘉禾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8.45億元,增長10.1%;其中農業總產值15.39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全縣總人口為41.63萬人,常住人口為31.12萬人,城鎮化率為43.7%。2014年耕地面積21846.82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2455.63公頃,占57.01%;旱地面積9391.19公頃,占42.99%;無水澆地。

2 底圖制作

從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增量數據包中,提取年度內因實施土地開發復墾項目、農業結構調整或其他原因新增的耕地圖斑和因建設占用、災害損毀、農業結構調整、生態退耕等原因減少的耕地圖斑,生成年度更新評價新增與減少耕地圖層。收集整理2014年驗收的土地整治項目、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資料,并將項目范圍、面積落到耕地質量建設圖層上;將耕地質量建設圖層與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的地類圖斑圖層相疊加,提取與耕地質量建設圖層中項目區位置有相交關系的耕地圖斑。獲取新增、減少耕地圖斑和質量建設圖斑后,將3部分圖斑合并,作為年度更新評價工作底圖。

3 數據整理與測算

將年度更新評價工作底圖與上一年度耕地質量等別圖進行圖形疊加,讀取減少耕地圖斑和質量建設耕地圖斑建設前的等別信息。新增耕地和質量建設耕地建設后的等別信息獲取,通過依次確定分等參數體系、光溫生產潛力指數、指標區以及建立分等因素指標體系、指標分值及分級,計算自然質量分和質量等指數Ri。

根據自然等值數計算利用等指數,公式為:Yi=Ri.KL(Yi為第i個圖斑的利用等指數,Ri為第i個圖斑的自然質量等指數,KL為圖斑所在等值區的綜合土地利用系數)。然后根據利用等值數計算經濟等指數,公式為:Gi=Yi·Ki(Gi第i個圖斑的經濟等指數,Yi第i個圖斑的利用等指數,KC圖斑所在等值區的綜合土地經濟系數)。最后國家級自然質量等指數=縣級自然質量等指數×0.9577+978.85,國家級利用等指數=縣級利用等指數×0.2818 +561.96,國家級經濟等指數=縣級經濟等指數×0.2793+531.76。

4 實證研究結果

4.1 全縣耕地質量等別情況總體分析

(1)國家自然等的結構與分布

國家自然等中,水田劃分為2、3、4、5等,其中3等面積最大,為7105.79公頃,5等面積最小,為27.07公頃;旱地劃分為8、9等,面積分別為5288.34公頃、4102.93公頃,詳見表1所示。另外,2等地主要分布在田心鄉、鐘水鄉、石羔鄉、蓮荷鄉、龍潭鎮等鄉鎮;9等地主要分布在田心鄉、肖家鎮、普滿鄉、龍潭鎮、行廊鎮、坦坪鄉等鄉鎮。

(2)國家利用等的結構與分布

國家利用等中,水田劃分為8、9、10、11等,其中10等面積最大,為5845.21公頃,8等、9等和11等面積分別是612.14公頃、5485.49公頃、512.79公頃;旱地國家利用等也包括10、11、12等,其面積分別為20.17公頃、7397.50公頃、1973.52公頃,詳見表2所示。另外,國家土地利用等最高為8等,最低為12等,8等地僅分布在石羔鄉和龍潭鎮。全縣11等地面積所占比例最大,為7910.29公頃,占36.21%,主要分布在普滿鄉、龍潭鎮、廣發鄉、石橋鎮等鄉鎮。

(3)國家經濟等的結構與分布

國家經濟等中,水田劃分為11、12、13等三個等別,12等面積最大,為11279.62公頃,11、13等面積分別是841.67公頃、334.34公頃;旱地劃分為12、13等兩個等別,面積分別為4196.05公頃、5195.14公頃,詳見表3。另外,土地經濟水平最高11等地全分布在田心村、鐘水鄉、石羔鄉和廣發鄉;12等地面積所占比例最大,為70.84%,主要分布在田心鄉、普滿鄉、龍潭鎮、石橋鎮、坦坪鄉等鄉鎮。

4.2 新增耕地等別及分布情況

嘉禾縣2014年度全縣新增耕地18.00公頃,其中旱地面積為17.99公頃、水田面積為0.01公頃,新增29個圖斑,分布在普滿鄉、鐘水鄉、車頭鎮等11個鄉鎮。新增耕地的來源類型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補充耕地,主要來源于普滿鄉等五個片區和肖家鎮等四個片區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新增耕地的等別情況詳見表4所示。

4.3 新減耕地等別及分布情況

嘉禾縣2014年度減少耕地面積為15.51公頃,涉及圖斑數量214個。其中減少的水田124個圖斑,面積為9.21公頃;減少的旱地90個圖斑,面積為6.30公頃;主要分布在廣發鄉、龍潭鎮、石羔鄉、田心鄉、鐘水鄉等17個鄉鎮。減少耕地最主要的原因為建設占用,共計12.69公頃,所占比例為81.82%;農業結構調整較小,面積分別為2.82公頃,所占比例為18.18%。減少耕地的等別情況詳見表5所示。

4.4 質量建設耕地質量等別情況

嘉禾縣2014年質量建設耕地983.09公頃,分布在石橋鎮、行廊鎮、龍潭鎮、坦坪鄉、盤江鎮等鄉鎮,面積分別為320.90公頃、104.91公頃、465.09公頃、75.62公頃、16.57公頃。來源于2個國土部門的土地整治項目和1個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的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耕地質量等別變化情況詳見表6、表7、表8所示。

5 經驗及建議

在開展嘉禾縣2014年度耕地質量更新評價工作的過程中,經歷了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并針對嘉禾縣耕地保護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5.1切實保護耕地,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政策

切實保護耕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首先嚴格控制將耕地轉為非耕地。在以后的發展建設中,優先占用非農用地,確需占用耕地的,應優先占用質量差等級低的耕地。其次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且力做到耕地質量上的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的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按等級折算增加補充耕地面積。

5.2多方舉措,提高耕地總體質量

針對嘉禾縣耕地特點,要搞好以土培肥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提高土壤肥力,變中等地為優等地,變劣等地為中等地。加強農業綜合開發: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糧食生產能力,開展新增糧食生產能力田間工程建設項目,提高耕地質量;加強水利建設,科學用肥。

5.3調查評價耕地后備資源,科學合理進行開發利用

根據《嘉禾縣耕地后備資源調查成果》,嘉禾縣耕地后備資源總體上主要分布于嘉禾縣的西北部及東部離縣城區較遠的鄉鎮,重點分布在普滿鄉、蓮荷鄉、廣發鄉、龍潭鎮、肖家鎮等鄉鎮。在城市發展導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勢下,充分利用縣域耕地后備資源,分析其地形、交通、水源、土質等條件,合理進行開發利用,為緩解耕地壓力及確保耕地占補平衡的實現提供充分保障。

5.4推進農業集約化經營,培育土地流轉有形市場

推進農業集約化經營有賴于相關政策的引導、種田觀念的改變以及科學技術的指導,使耕地利用逐步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梢栽谵r村大力推廣農村土地流轉,使多個農戶散漫種植的集中連片的耕地流轉到種糧大戶、農業公司手中,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的集約度。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和推進農業集約化經營有利于提高耕地的經濟產出能力,可以有效依賴科技,推廣科學種田,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具體可通過科普教育宣傳、上門教授、廣播時事提醒等指導農民耕種細節,從而實現耕地產出提升,實現耕地的集約化經營。

5.5健全耕地等別更新機制,保障耕地信息及時更新

在注重耕地數量與質量并重的耕地保護政策下,當前所開展的年度耕地質量等別更新評價工作,為耕地占補平衡、土地審批、土地管理等工作提供實時依據。建議在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基本農田保護數據庫等與耕地相關的數據庫建立過程中錄入耕地質量信息,并在每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時對耕地質量的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調查更新,如實施土地整理項目后,及時評價現有耕地等別,更新耕地質量信息。保證即可隨時監測耕地質量變化,又能保持耕地質量等別成果的現勢性,避免了大規模耕地質量等別更新時技術人員不足等情況的出現。

參考文獻:

[1]潘洪義,韓玲,等.基于農用地分等與土地二次調查成果的西充縣耕地質量評價更新關鍵技術[J].中國土地科學,2014(25):65-72.

[2]李林蔚,陳家贏,等.基于分等系數修正的耕地質量更新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295-299.

[3]吳茗華,胡月明,黎誠.質量等級監測的縣級農用地分等更新研究——以化州市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2,(7):213–217.

[4]姚遠,李效順,曲福田,等.中國經濟增長與耕地資源變化計量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4):209–215.

[5]蔡恩香,周學武,金貴.基于因素修正的土地整理項目區耕地等別更新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47-150.

[6]匡麗花,趙小敏,等.上高縣土地整治項目區區域耕地質量等級變化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4(24):173-178.

猜你喜歡
耕地質量
含山縣耕地質量等級現狀分析
連云港市耕地質量變化趨勢研究
我國中部糧食主產區耕地質量等別限制因素及提升對策
土地整治項目區耕地質量提升評價
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設計
旱地改水田耕地質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耕地質量和利用集約度的相關性分析及分區研究
基于生態安全的耕地質量安全評價
遷西縣耕地質量等別變化驅動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