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研究

2016-11-24 14:50王更
科學與財富 2016年15期
關鍵詞:轉型發展研究分析新時期

王更

摘要:隨著互聯網等因素導致經營環境上的改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較為艱難。本文在對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差收入重要性降低、銀行業市場開放度增大、監督日趨嚴格與金融風險頻繁等最近變化做出分析的基礎上,從客戶結構、收入結構與經營方式等三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研究分析

1 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變化

1.1 利差之外收入重要性得以體現

在過去幾十年當中,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利潤可觀,產業投資主體對資金的需求較大,此時,商業銀行只需要通過資產規模、信貸投放規模的擴增,便能夠通過利息得到較為可觀的利差收入。然而,近兩年來,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步向中速增長進行抓變,與此同時,使得一些產品銷售受阻,甚至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單純的依賴于規模擴張來獲取利差收入的管理方式已經逐步淘汰。同時,利率市場化的提速,商業銀行在貸款與存款上存在雙向競爭,使得利差收入進一步縮小。另外,八零九零后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使其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客戶群體,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享受自由、個性化、高質量的服務,因此在對銀行進行選擇時,他對銀行服務、質量與品牌更為看重。而企業也需要銀行可以為其提供資金管理、支持、投資等一整套服務。這些因素的出現,都意味著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資金投資與管理及服務質量上的重要性逐漸增大。

1.2 銀行業市場開放度逐步增大

過去銀行業依靠著進入門檻的限制、相關經營牌照發放的控制,競爭相對封閉,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金融改革轉向注重監管放松進入門檻,銀行業面臨的競爭主體越來越多元化,過去銀行體系內競爭主體包括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各類金融機構。截至2013年末中國各類銀行總計約有3500家,在新時期,國家對銀行業市場的進入壁壘放松了限制,促進金融市場的競爭。例如:2014年12月國務院發布對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修改,放寬了外資分行設立資金的限制、經營盈利的限制及經營年限的限制,增加了我國銀行業面對的競爭壓力。除此之外,銀監會在2014年7月批準了5家民營銀行的設立,即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以及浙江網商銀行,在這之后的2015年兩會政府報告中,對于民營銀行的設立,李克強總理提出成熟一家、批復一家、不設限額。民營銀行的引入,進一步促進了銀行業體系的多層次發展。新常態下,新增加的銀行業外部競爭主體主要是互聯網金融所引起的新型金融業態,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信貸、眾籌等。

1.3 監管更為苛刻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都對金融監管實施更為嚴謹的管理,完善金融市場漏洞。全球整體監管環境有了顯著的變化,IMF.FSB.BIS等國際組織提提出了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推出了更為嚴格的巴塞爾協議III等,提高了銀行監管資本。我國建立了以“金融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為主要形式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并且推出了比國際同業更為嚴格的監管框架。一是規定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其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和8.5%,若發生信貸投放量過快增長,還需計提逆周期超額資本,二是對存款實施月末偏離度指標,并規定3%的偏離度上額,此外推出銀行“八不準”行為,以約束銀行在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虛報賬等方面的違規現象。

1.4 金融風險頻繁

經濟發展步入到新的階段,商業銀行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潛在的金融風險徒增,系統性風險傳播范圍更廣泛。一是隨著整體經濟減速的到來,企業整體的信用風險上升。經濟減速會帶來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下滑,房地產庫存量增大帶來的資金鏈短缺以及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增加,以上的種種因素都會帶來銀行不良資產率的增加,2014和2015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成不斷上升趨勢。二是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的波動性更為頻繁,由利率相關的重新定價風險、期權風險、基準風險及收益率曲線風險上升。此外,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是新時期須注意的三類風險。同業替代性業務和銀子銀行規模逐漸擴大,資金在銀行間、貨幣市場、債券及證券市場間流動的風險加大,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發展,理財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帶來商業銀行合規經營、造作風險及聲譽風險管理難度加大。三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商業銀行體系外的金融機構產生的風險會逐漸向商業銀行體系轉移。包括一些非法集資借貸產生的市場風險向商業銀行體系傳播。

2 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對策

2.1 轉變客戶結構

新的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向著高級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商業銀行僅依賴于大型企業的發展思路已不合時宜,大企業的融資更趨向于股票、債券等市場,通過較低成本的方式融資,而且部分大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不是較好。隨著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服務業、農村金融服務市場及《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制造業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商業銀行出現新的金融服務對象,需要積極開拓更為廣泛的客戶對象。我國商業應提早做好準備,調整新的業務發展對象,減少對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等傳統產業的依賴,擴大對高端性制造業、新興產業及服務業等新型客戶對象的金融產品服務力度,此外中小微企業發展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同時在經濟發展中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地位,應把握好中小企業“短小頻急”的特點,重視中小企業在銀行發展的促進作用。

2.2 轉變收入結構

在新的時期,單單靠過去的存貸款利差收入明顯已經不能支撐發展的需要,各個商業銀行需要積極探索其他渠道的收入,深度挖掘市場中大眾及企業的需要,以需求導向提供服務的戰略思維。商業銀行應積極對企業實際經營進行考察,了解企業實際經營中所遇到的有關資金、金融等問題,然后通過整理、創新設計,推出適合企業需求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此外,個人和企業的資金管理是一大可發展的的需求點。隨著八零、九零后成為消費的主力軍,隨著他們的收入和自身知識的提高,對理財產品、資金管理需求越旺盛,可探索適合大眾的個人理財、投資產品,企業同樣對資金管理有強烈的需求。新的時期,商業銀行通過提高綜合化服務的能力,主抓收入結構的優化發展,服務于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使得自身的也能進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中。

2.3 轉變經營方式

新的時期需要新的經營發展方式與之對應,商業銀行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經營方式轉變:一是改變過去重資產的觀念,由依靠資產規模擴張發展向內涵集約式發展為主,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益。二是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降低市場上同質化競爭程度,找準自身優點和缺點,制定適合自身的市場發展戰略。三是抓住互聯網這一時代特色,打造互聯網金融新模式?;ヂ摼W發展大勢已不可阻擋,在各行各業已經深入應用發展,商業銀行應將互聯網技術及金融服務更好的結合起來,打造屬于自身的金融網絡平臺和新型網絡化金融產業鏈,提供更為便捷、效率的服務。

3 總結:

根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改革的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的具體發展特點,積極轉變發展觀念,建立并完善商業銀行經營機制,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才能提高商業銀行的效應和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1]尹磊.商業模式轉型下券商機構改革與業績評價的發展方向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RKJ201208008&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J].金融會計.2012(08)

[2]黃建軍,楊忠君.??資本約束下城市商業銀行經營困境和轉型策略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GJJH201109021&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J].國際經濟合作.2011(09)

[3]鄧恩,盧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問題與對策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JDK201002030&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J].經濟導刊.2010(02)

[4]黃楊.瑞士:從私人銀行發跡的金融中心[J].?中國中小企業.2013(07)

[5]邱勛.互聯網基金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以余額寶為例[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04)

猜你喜歡
轉型發展研究分析新時期
校園網絡安全的體系研究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