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如何有效銜接的研究

2016-11-26 00:16王妮娜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0期
關鍵詞: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

王妮娜

陽泉市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045000

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如何有效銜接的研究

王妮娜

陽泉市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045000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陣地,是我國教育系統中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大體可分為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兩部分。兩者各具特色,只有實現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資源整合,實現有效銜接和優勢互補,才能真正實現青少年的全面素質教育。

學校教育;校外教育;基礎;銜接;重要性

一、引言

校外教育是在學校教育之外,利用課余時間對未成年人進行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展現個性的教育,雖然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在教育功能、教育手段與方法、教育內容上有所區別,但都肩負著“育人”的神圣使命。如何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加強“校內外銜接”,共同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平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實踐的內容。

二、校內外教育銜接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將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培養目標改變了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突出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很強的時代特征。

作為教育的領頭兵,學校教育非常重要,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但就實現教育的目標和要求而言,學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僅僅有校內的課堂教育,只學習人類的經典文化和間接經驗是不夠的,青少年成長需要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識教育,但是也需要一些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需要更多的社會交往,學生的知識學習必須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體驗、內化和建構,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化必須校內外教育相互結合,有機聯系,共同作用才能實現提升,所以校外教育的存在必不可少。只有整合校內外教育的資源,進行有效銜接,協調發展,才能實現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三、教育的一致性是校內外教育相結合的基礎

《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指出:“校外教育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多種形式向少年兒童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衛生、勞動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動手動腦、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除了受到家庭的影響外,也要接受學校內的和學校外的教育,校內外教育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有機結合的教育整體。

四、教育的差異性是校內外教育相結合的切入點

校外教育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人的一生都將為適應動態環境而不停頓的學習。校外教育對少年兒童施教沒有強迫性,它的吸引力更多的來自于孩子興趣愛好和個性需求。這樣青少年參加校外活動,在選擇內容、形式、方法、時間和地點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從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時間上看,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是有差異的,它們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校內外教育相結合切入點的確定。校外教育的自主性特點,預示著校外教育沒有太多的限制,有利于主動尋求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切入點。從校外教育所設置的活動項目來看,雖然知識的系統性不如學校教育,但大量的實踐活動,又是學校教育所不具備的。因此,結合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校外教育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五、加強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銜接,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和工作運行機制

(一)加快校外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健全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銜接工作運行機制

完善校外活動場所面向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務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公益性評估標準,在服務對象、活動內容、時間安排、服務質量、經費使用等方面,明確公共服務職責和免費、收費要求,作為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規范行為、享受財政支持的依據,保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公益性。建立學校教育與校外活動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把校外活動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發揮校外活動場所在新課程實驗環節和現場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共青團、婦聯、科協等校外活動場所的主管部門,對校外教育資源進行調查摸底,根據不同場所的功能和特點,結合學校的課程設置,統籌安排校外活動。要把校外活動列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逐步實現校外活動的經?;椭贫然?;要把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以及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情況,作為對學校和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

其次,把校外教育的內容形式引進校園。學校教育因受教材、考試等方面的限制,對于學生的教育強調共性的較多,興趣培養、個性潛能開發顧及的較少,校內教育要依托校外教育彌補教育的不足,而校外教育要發展,從長遠看,也必須與學校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

(二)校內外教育要相互融通,形成工作網絡化、常態化

1、中小學校要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安排,結合推進課程改革,把校外實踐活動排入課程表,切實保證活動時間,并做好具體組織工作。2、各類校外活動場所要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聯系,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提供周到優質的服務。要根據學校校外活動的需要,及時調整活動內容,精心設計開發與學校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的活動項目,積極探索參與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活動方式,創新活動載體,并配備相應的輔導講解人員,使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相互補充、相互促進。3、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參加校外活動的安全問題,明確責任,落實措施。

綜上所述:校內外教育的有效銜接、協調發展,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要求,是發展教育的有效途徑,缺少校外教育的素質教育是不健康的教育。校內外教育的有效銜接,也是校外教育發展的自身需求,是必經之路。通過校內外教育的有效銜接,不僅能更好地加強校外教育隊伍建設,開闊教育視野,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更能拓寬校外教育的發展空間,在結合中不斷開拓創新,逐步滿足青少年教育的需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又穩又快的發展。

[1]錢景霞.淺談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J].中國教師,2011(09).

猜你喜歡
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
青少年生活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發明家
聽的場所
2020年5月全市場發行情況(按托管場所)
2019年12月全市場發行情況(按托管場所)
2019年11月全市場發行情況(按托管場所)
校外數學文化活動的價值訴求與實施策略
淺談幼兒園如何組織開展校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