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2016-11-26 11:08韓冬梅
小品文選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天體多媒體探究

韓冬梅

(西藏大學 西藏 拉薩 850000)

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韓冬梅

(西藏大學 西藏 拉薩 850000)

處于21世紀新時代,是知識經濟迅速積累,發展的時代,不斷更新的時代。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育媒體紛紛進入大中小學校園。目前,在中學教師中能夠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已經占一部分,但是能所教授的學科角度配合使用計算機教學還很稀缺。因此把現代信息技術真正融合到學科教學中去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

1 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整合的教育價值及教學環境

1.1 整合的教育價值

1.1.1 培養師生良好的信息素養

目前,國外的一些學者認為信息素養是指能清楚地意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何時能確定、評價、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另外一種說法是信息素養是指具有確定、評價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成為獨立的終身學習者,從而培養自身所具有的信息素養。根據我國的教育實施情況,我們認為把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可以培養師生之間的信息素養,能更好的有助于知識的學習。

1.1.2 信息時代通過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好的識記和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發揮更強的地理思維。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我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學習者可以通過教師講授學習,也可以通過數字化資源和信息化平臺學習,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形式多樣化。

2.2 整合的教學環境

2.2.1 物質環境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開展離不開硬件的支持,學校的硬件系統有很多,如多媒體網絡教室、電子閱覽室、媒體演示室、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心、教學管理中心等教學場所,還包括校園網絡、多媒體計算機、投影機、視頻展臺、功效音響等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設施,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

2.2.2 人文環境

(1)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地理教師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將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局面。地理教師更主要的是為學生的學習創設學習情境和進行指導。日常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只是進行單一講解,現在可以利用信息多媒體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指導與演示。

(2)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在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組織、引導,對于激勵學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盡可能的擺脫在課堂教學的規矩,讓學生更自主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與思考。不必生搬硬套。

2 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整合的模式探索

3.1 “情景-探究”整合模式

“情景-探究”模式又稱為“情景-發現”模式。在多媒體課堂教學環境中,師生可以觀察到較難以觀察或模擬達到的情景,例如宇宙探索問題、地質構造問題等抽象的、不易實驗操作的課型,教師就可以多采取這種模式進行教學。

3.1.1 適用范圍

對于抽象的,不易實驗操作的地理問題,如宇宙探索問題,地質構造方面的問題,工農業區位因素及區位選擇,城市化污染方面的問題等等。

3.1.2 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順序如下:① 確定教學任務。②創設情景。③自主探究。④思考討論。⑤意義建構。⑥自我評價。

(1)分析教學目標和學習者特征,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任務;(2)地理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網上優秀教學資源創設出符合學生的學習情境,供學生觀察、思考和探究;(3)學生利用教師創設的地理學習情境和提供的網上學習資源方式進行學習和探究;(4) 學生利用 Net Meeting、E-mail或 BBS 等表達工具與教師或同伴進行問題討論和發表意見;(5)教師還指導學生利用文字、圖片處理工具、電子文稿編輯工具和網頁設計工具,把探究和實踐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來促進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有意義接受,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新知識;(6)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形成性練習題庫、SPSS 統計分析或學習反應信息分析系統和方法進行自我評價。

3.1.3 教學案例

天體與天體系統:

(1)確定教學任務。根據新課標上的要求,本節課要讓學生理解天體的概念,天體的分類及天體系統的組成;認識基本的天體,四季主要星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日常多觀測不同天體,了解各天體之間的聯系以及各自的自身條件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地理觀測活動,激發學生探究天體的興趣,提高地理審美情趣的一項重要內容。

(2)創設情景。學生可以在本校的天象館中,觀察到墻的四周全是各種天體的精彩圖片,還有九大行星的模型。學生在天象館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和動機;之后可以把學生領進天文圓頂天象館中,用多媒體給學生演示九大行星的繞日公轉及其自轉的情景,以及當時季節星空中的變化,這就更加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

(3)學生可以利用各種表達工具針對以上提出的五個問題與教師或同伴進行討論和發表意見。

(4)意義建構。一個好的共享資源則能引導學生收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創造性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切應用在地理教學中都會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3 結論與認識

本文順應了當前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對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整合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著重探索了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和“主導-主體”教學設計的:“情境-探究”整合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都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創新性為基礎,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造條件。

總之,地理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和地理學科的整合,通過簡單的信息技術教學演示,使得地理知識、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機地整合,整合的最終目的是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地使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模式研究要取得成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要有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中心,靈活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合理設計教學情景、豐富教學內容,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重新建構,這樣,我們才能在地理整合研究之路上有所突破。

[1] 孫杰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

[2] 何克抗.計算機輔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24

[3] 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 電化教育研究.2002.合訂本,2003.合訂本

韓冬梅,女,研究生,西藏大學,地理教育。

G633.55

A

1672-5832(2016)11-0099-01

猜你喜歡
天體多媒體探究
小天體環的軌道動力學
地外天體采樣,辦法總比困難多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太陽系中的小天體
移動云計算中多媒體工作流的節能計算卸載
測量遙遠天體的秘籍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