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我國人口流動對教育的雙重影響

2016-11-26 10:20王立杰
決策與信息 2016年26期
關鍵詞:流動人口流動人口

王立杰

中共七臺河市委黨校

探討我國人口流動對教育的雙重影響

王立杰

中共七臺河市委黨校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年輕勞動力向城市流動,這些流動人口大多在城市安家,為城市的建設作出貢獻,但是當娶妻生子后孩子的上學成了問題,由于其戶籍是在原來的農村,沒有當地戶口孩子想在當地上學就成了困擾家長得難題,而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只有政府出臺政策,讓流動性人口子女受到好的教育。

人口;流動;教育;影響

一、流動人口對社會的影響

流動人口的增加對城市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流動人口對于城市是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流動人口解決了城市很多的困難,為城市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流動人口可以提供足夠的勞動力和人才,未來城市的的發展還是離不開流動人口的努力,流動人口也是消費人群,對城市經濟有促進作用,流動人口對城市的文化發展也有好處,因為不同地區文化美食都不相同,外地人口的進入也會將文化帶入城市中,促使城市文化多元化。流動人口還可以提高社會效益,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耕地少,如果只靠著種地百姓很難富起來,國家很難強大起來,而且農村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勞動力,但是城市的勞動力是短缺的,這就形成了如今的流動大軍,只有將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為城市建設做貢獻,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團結。

二、流動人口對教育的好處

流動人口對教育的影響積極地,外出務工人員對流出的職業教育是有推動性的,流人地可以對本地勞動者進行文化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也可以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層次和質量。人口得流出減輕了流出地政府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壓力,由于流出人口大多為年輕人,有的未婚,有的子女會隨父母流動,對于經濟貧困地區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可以給子女好的教育環境,流動人口可以對城市的經濟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對教育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我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流動人口每年都在增長,雖然流動人口為社會和城市作出貢獻,但是其子女教育問題卻成為難題,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確保他們接受平等、優質的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政府的責任,如果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問題沒有解決,那么流動人口就會減少,這將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建設,和人才流失問題。流動兒童學校以相對低廉的收費吸引并解決了外來務工子女入學難的困難,簡陋的辦學條件,缺乏配套的師資設備,流動性強的師生資源,,政策規定無證辦學應被取締,但是取締以后學生就沒有地方上學。

由于城市的學校外地人上學都要交借讀費和贊助費,而對于大多是外出打工的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甚至有的根本拿不出這些錢,而收費低的學校環境差,教學質量低,沒有合法的辦學手續,還有就是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低,對子女教育不關心,最后導致失學嚴重的問題。

有些流動人口會將老人和子女留在家鄉,而由老人照顧孩子,這樣孩子是什么也不缺,但是他們缺少關愛,與其他同學交流少,性格孤僻,對于學習沒有足夠的動力,由于公立學校借讀費和贊助費過高,但是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好的教育學習環境,認可拿出多年積攢的存款供孩子上學,但是孩子上學后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在那些私立學校由于學?;A設施差,教學環境和教學質量差,孩子不能很好的得到教育。

從農村進入城市的流動人口子女,與城里孩子的生活和成長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也不相同,彼此相互排斥,在學習方面也會比城市孩子差上一些,這種差距感會使他們感到自卑和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流動人口來自不同地區,各種方言也不同,流動人口子女在上課的時候不敢發言,怕同學笑話其說話時的方言,隨著時間的延長,流動人口子女就會產生厭惡學習、害怕學習的情緒,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退學。

近年來,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農村的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地增多,有些人對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在所在地進行學習教育,但是政府的管理不完善是產生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公辦學校中,教育資源和教學力量相對集中,而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質量不足,政府也沒有大力支持,民辦學校為了減少開支獲得最大利益就會加收各種費用。公辦學校里的資源得不到完全釋放,而私立學校沒有資源可用,致使流動人口子女不能享用良好教育資源。

四、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對策

統籌經濟的協調發展,緩解城鄉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國家、政府應當加強對落后地區和農村的資金、技術、人才投入,對經濟落后的地區進行開發建設,當地發展好了就業機會高了,當地農民就會在附近找工作,而不會去跑向外地,這樣人口流動性減少,子女教育問題就不那么困難了。政府加強對流動人口子女的就學管理問題,處理好流動人口子女就學時出現的困難,政府應要求社會各界一起努力,多部門互相配合,真正將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多層次地進行保障。

社會和個人辦學應當滿足最低的教學條件,保證教學質量,使辦學向著規范、優質的方向發展。要加強辦學管理。當前一些學校并沒有經過相關的部門認可,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不足,所以應當提高辦學標準,規范辦學質量,政府應加大管理制度,加強對辦學者、教師的資格認定,對于違背辦學、教學規定的實施嚴厲處罰。

人口流動未來的走向

我國實行城市化建設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推動了城市的發展,也給城市帶來了有效地勞動力,如果沒有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就很難實現城市化的發展,只有讓流動人口沒有后顧之憂,對社會和所在城市感恩,才能更好地對城市化建設做出貢獻,社會和政府總是提倡人人平等,但是流動人口的子女也是祖國的未來,也應該有良好的教育。政府應加大力度,出臺相應政策,對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實施可行有效地方法,讓社會更加穩定團結。

[1]朱景坤.城鄉二元結構與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03

王立杰,1963年9月出生,男,漢。籍貫黑龍江省勃利縣。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哲學、社會科學。

猜你喜歡
流動人口流動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基于雙變量probit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研究
流動的畫
人口最少的國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數說流動人口
數說流動人口
為什么海水會流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