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制”到“治”--淺論法制與法治

2016-11-26 11:04吳易航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2期
關鍵詞:人治法制含義

吳易航

遼寧師范大學 116000

從“制”到“治”--淺論法制與法治

吳易航

遼寧師范大學 116000

法制與法治是兩個音相似而意不同,在實踐中容易混淆而被用錯的概念,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對立統一。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體現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本文旨在闡明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對加強我國的法制建設,實現法治國家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法制;法治;聯系;區別

一、法制與法治的釋義

(一)法制的含義。

“法制”一詞,我國古已有之。在法學相關資料中最常見的是《禮記月令》:“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懼罪邪?!蔽闹兴枋龅姆ㄖ?,強調法律制度的形式意義,指的是國法、法律或典章制度,換言之,國家創造出來的任何法律制度,即使是“惡法”也屬法制,只要被制定出來就必須要得到遵守。筆者認為,現代意義上的法制是指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運用國家權力建立的為維護其階級統治的法律制度,它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的程序和過程。

(二)法治的含義。

關于法治的含義,《牛津法律大辭典》將其表述為“一個無比重要的概念,但未被定義,也不能隨便定義的概念?!笨v觀不同時期的法治理論,不同的法學家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來描述法治而不是定義法治的,他們有的把法治理解成良法和守法的結合,有的則把法治等同于法律價值,有的把法治視為完備的法律制度等等。目前,國內法學界關于法治的含義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尚無定論。綜合各種學說,法治的含義至少包含以下內容:一,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整方式。二,法治是一種民主的法治模式。三,法治是代表著包含正義、自由、平等、人權、秩序等內容的一種價值取向。四,法治還是一種法律信仰。在筆者看來,法治的含義在現代傾向于對國家和政府等公權力的限制和約束以保障公民個人和市民社會的權利和自由。簡單的說,法治就是一種奉行法律至上的治國方式,是與人權、民主、平等等價值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法律精神。

二、法制與法治的聯系

法制與法治是緊密相聯密不可分的,同屬上層建筑,共同為其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服務。法制與法治都與民主相聯系,以民主為基礎。多少年來,我們曾一直把國家建設目標之一定位為“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法治是法制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有法制,并不一定就是法治,但實行法治,則必須有法制。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任何政權形式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都要建立與其統治目的相適應的法律和制度。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沒有法制也就談不上法治,但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法制規定得好壞,關系到法治能否真正實現;而法治是否實現,也關系到法制是否可以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完備。

三、法制與法治的區別

雖然從曾經的“法制”改為現在的“法治”兩者之間僅一字之差,但法學界普遍認為,這體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進步,且兩者之間存在最根本的區別。

(一)二者的含義和內容不同

法制的本意是一個靜態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和法律制度”的簡稱。而法治表達的則是法律運行的狀態、方式、程度和過程?,F代法治概念包括法律的至高權威,法律的公正性、穩定性、普遍性、公開性和平等性,法治對公共權力的制約與對人權的保障等一系列原理和基本要求。法制則不必然地具有這些內涵,法制是一個相當于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概念?!胺ㄖ啤钡摹胺ā笨赡苁潜U厦裰鳈嗬?、促進社會進步之“良法”,也可能是損害民主權利、妨礙社會進步的“劣法”。但“法治”的“法”一定是“良法”而不是“惡法”。

(二)二者產生和發展過程不同

法制是隨著國家的形成和法律的出現而產生的概念。而法治是在資產階級在推翻封建專制、反對人治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治國方略與理念。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類型的國家,而法治是作為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產物,只存在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古代之所以沒有形成法治環境是因為法治產生所需要的條件不具備。有學者認為, 法治的形成需具備三個條件:“法治的文化基礎:理性文化” 、“法治的政治基礎:民主政治” 、“法治的經濟基礎: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

(三)二者與人治的關系不同

法治與人治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理論和方法。法治強調法律至上,依據法律管理國家事務;而人治是一種權力至上,當權者憑借國家最高權力,對國家進行統治。法治穩定而客觀,而人治則經常隨當權者的更替或其思想的變化而變化。而在人治社會中,并不排斥法制,法制作為法律制度, 是相對于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制度而言的,是統治者管理社會建立穩定的統治秩序的一種方法和制度。也就是說,它是國家制度的一種,是服務于國家意志的工具和手段之一。

(四)二者與憲政的關系不同

法治,是與憲政不可分割,與憲政同時產生,并與其共存亡。眾所周知,憲法是確認憲政的法律,是實行民主政治的根本法。憲法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 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梢?,沒有憲政就不可能法治。法制對憲法的關系則不同于法治。人類世界還沒有產生憲法、民主時,就存在法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如果不重視克服和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某些沉渣,法制脫離或背離憲法可能也是存在的。因此,我們可這樣下結論:法治與憲法必須是等式,則法制與憲法可能是不等式,也可能是等式。

(五)二者所回答的問題的實質不同

法制主要是回答統治階級的意志表現為什么的問題,進而指明法律和制度是統治階級意志要求的體現,是實現其階級統治的;而法治主要是回答統治階級用什么方法來治理以實現其意志的問題,進而指明了法律和制度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們不僅僅需要健全的“法制”,更迫切地需要良好的“法治”,我們需要的是包含了“法制”的“法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就必然要求實行法治。

[1]丁慧.《淺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遼寧法治研究》,2006年04期.

[2]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歡
人治法制含義
慈善法制的當下問題與完善路徑
Union Jack的含義和由來
《民主與法制》雜志1000期大事記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遺魅力
每個袋子里總有壞土豆
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治素養現狀分析
從人治與法治的結合談農村治理現代化
“人治”“法治”結合,促進和諧發展
法制類電視調解節目的社會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