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萬大山十萬詩
——廣西詩歌的四個面向

2016-11-26 01:24
廣西文學 2016年11期
關鍵詞:廣西現實詩人

桫 欏

在“廣西詩歌雙年展”上,我看到廣西百余人的詩作,這個龐大的體量令我震驚。廣西或許經濟不發達,但十萬大山十萬詩,在詩歌意義上是富足的。我沒到過廣西,而透過詩歌理解廣西是純粹的。廣西詩歌在多個面向上的表現,讓我切入那片豐饒的土地以及繁盛的詩歌現場——是的,是表現而不是呈現,詩人們從未呈現過廣西的現實容貌,他們以詩的方式和力量表現他們眼里的廣西,而我也以這些詩作為眼,構建屬于我的廣西——也許我的感受對于我或者廣西都可能不是獨特的,但此刻,它們屬于廣西。

本 土

地域文化對人的心理結構和精神建構有著重要影響,以鄉村為例,南帆說過,鄉村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生態空間,至少在文學上,鄉村同時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文學關注的是這個文化空間如何決定人們的命運、性格以及體驗生命的體征①南帆:《后革命時代的轉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70頁。。對于“廣西特質”這樣無法賦形或具象的文化屬性,詩人們將自我的理解以詩來表現,為理解精神意義上的廣西提供了可能性。

朱山坡在西貢的兩首詩從某個角度呈現了對此的探索,《在西貢與友人談論母親》由一個清澈的異國之夢開始,后以大幅度的情緒轉折表達內心隱痛,“錐子扎在肉做的地方”,讓人感受到詩本身的張力與內心痛感程度是相同的;接著用“別人的母親”呈現痛因。對于身居邊陲的人,家國與私情緊密,異國之旅并未享受到快樂,而體會到一條河、一片海模糊的歸屬所帶來的精神痛苦,這樣的詩歌立意是有“邊地寫作”脈絡可尋的;在寫作方式上,這首詩凸顯了“表現”與“呈現”的區別,通篇有痛感卻無“痛”字?!?月4日在西貢》則在一個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表達身在異國的感受,對家國的深情、自豪和崇高感漸漸進入疏朗之中,“這一天,專門用來愛仇人、饒恕邪惡/為正在干壞事的人祈福/我還想勸慰正在忙活的越南人/今天是獨立日/不要怨恨美國/不要奴顏婢膝/不要心懷恐懼/今天所有的愛都給自己”。詩人的感受是獨特的,當這種獨特性來自國家邊陲一個思考者的體驗時,那是深厚而又開放的世界涵育出來的。

朱山坡上述詩作生成于游走異地之后的回望,是“生活在別處的”的漂泊感。而陸輝艷兩首有關碼頭的詩則呈現了當下的生存情狀和生活倫理,作者的心依然是漂泊的,是身在廣西的“心靈流放”?!对谀蠈幐劭占诺拇a頭》中,詩人帶著自己的孩子在水邊挖沙,而即將棄之不用的舊港繁華不在,搬運工也不得不去尋覓新的生計,整理行李、最后一次走進屋子,然后“站著抽了一支煙,抓抓腦袋,想起了什么/朝晾衣繩上,取下那條紅色褲衩——/剛才它還在風中,嘩啦啦的,旗幟一樣飄揚”,而今那面“旗幟”“降”下了,也降下了南寧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雖然“我”的生活平靜如昨,但南寧人日常生存背景的變化還是給詩人的內心投下風暴。

上一首詩,詩人的客觀和理智尚在,且是站在一個審視者的角度觀察現場,而《上堯碼頭》,則被生活現場的凌亂和頹敗困頓到窒息,觀察讓位于洶涌的感覺,“悄無聲息的碼頭。時間尚早/低矮的電線雜亂地橫在空中/那上面晾著男人的T恤,褲衩,糟糕的生活”。面對荒涼,詩人期望人聲,但只有幾只麻雀。一些地方在生長,一些地方卻在委頓,身處一個巨大變化的共同體,復雜的現實表征讓人無所適從,在這個維度上廣西是整個國家的縮影。這些詩來自生活現場,像十萬大山的樹,是自然生長的,因而是及物的。及物性讓詩沉穩,邏輯也是順暢的,自然而然的順暢感令意蘊凸顯。

日 常

辛波斯卡說:“我無法想象詩人不去爭取安閑和平靜。不幸的是,詩歌并非誕生于喧鬧、人群之中,也并非誕生于公共汽車上。所以,必須有四面墻,并且保證電話不會響起。這是寫作所需要的一切?!雹谠d《辛波斯卡詩選2:我曾這樣寂寞生活》,胡桑譯,湖南文藝出版社版2014年2月版,轉自胡?!端檎Z、奇跡市場,或希望》,收入《2014年中國詩論精選》,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選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版。這樣的生活在當下已是難題,但并未影響詩歌的產生,而她所指的“安閑和平靜”我則理解為靈魂的狀態。于堅說:“詩意是天然的,先于世界存在的?!雹塾趫裕骸哆€鄉的可能性》,商務印書館2013年2月版,第62頁。顯然詩也先于詩人存在,靈魂的安逸為肉身打開通往詩的秘道。詩人眼里沒有俗世,最日常的生活也是詩的神龕。日常的喧囂被詩改造為人與靈魂之間的密室,而詩人以神示般的直覺感受到密室里縱橫牽絆的力量。

拓夫的《一個手拿彈弓的人》從一個日常場景切入,漸入不可見的世界:“眼睛四十五度向上/那是一棵樹的某個枝杈”,世界的神秘性在于無限可能性,詩人不打算以一個敘述者的視角代替被敘述者進行選擇,由“他”而“我”再轉向“他”,詩結束在一個被完成的動態場景中:“我在不遠處/靜靜看著他/他手里那顆彈子/始終沒有/射出” 。這個極為常見的生活片段,詩人寫出了蘊藏其中的普遍邏輯和意象之間的平衡關系,那個手舉彈弓試圖射鳥的男人,鳥、女人的面孔、天空和拿彈弓者構成了一幅靜態的圖畫,但支撐靜態的卻是蓄勢待發的緊張?!拔摇钡逆傡o與隱含的緊張之間構成了相反的對稱關系,生活邏輯同構了詩歌邏輯。

拓夫的《灰燼》中,日常經驗里的神走出密室,直陳詩意?!拔野岩豁撑f信/拿到樓下空地/點燃/看紙一張張由白/變黑”,燃紙這個充滿民俗意味的行動昭示了詩人將歷史神化的過程,信或許是舊時光和舊情誼的物化載體,而灰燼成為人神合體的象征物。在此之后是人、時兩忘的對視,俗世生活在詩人的視角轉換下完成了“密室逃脫”的游戲,千般不忍的悶鈍痛感彌漫于儀式的全過程,日常變得極為奧妙。拓夫的詩,是口語化的順暢言說,“詩到語言為止”的技法不存在,詞語在能指和所指之間保持著一致性。

非亞的詩在這個向度上也以語言的澄明將現實生活凈化,俗世成為溫暖、潔凈的靈魂居所。他的《杏仁餅》寫一次簡單的就餐引起的回憶,還原語言的身體性,“我們”與“它們”之間形成一種意象上的關聯,探知一次日常的片段內在的溫暖。非亞語言有日常性,《月光下……》用口語化語言重建鮮活的場景:“那個老頭就住在我的樓下/每天,晚上/他睡著后/一扇藍色的門就開始緩緩打開”,到此詩意開始呈現,主角睡著后——我們寧愿相信那是真實的睡眠。詩人“看”到老人的日常生活被死神模仿,老人入眠了,而“死神”則在思索。生命與時間的緊張關系油然而生,顯現在日常中時就變得令人恐懼。

變 化

在當下的中國,“日?!钡脑~義已經極其狹窄,反而是“變”成為“?!钡奶娲?。但在廣西詩人的詩作中,據以理解和確定“變”的,依然是“?!钡膫鹘y,詩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視域中有一個不變的坐標系,俗世生活的變化是相對于坐標點的變化。盤妙彬的《三江片斷》,域內的旅程與朱山坡的異域之行相仿,也經歷了從明亮到晦暗的過程。詩人歡天喜地地去三江后,最初的期待被現實打碎——詩人的想象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生活里,但侗鄉男女間純潔的“坐夜”習俗已經變了味道,“原汁原味的坐夜/改為表演的坐妹”,詩人自此發出“我”與他者的隔膜——事實上那是靈魂與俗世的隔膜:“今夜有兩個三江/我一個人一個,其他人共一個!”山水也變得面目可憎:“一個同來的柳州人說/這里怎么沒有聞到山區草木的味道呀/我答,是呀/夜越來越深”,越來越深的不只是夜色,還有詩人頹敗的心情和詩中頹唐的氣勢,最后變成結尾處對這冷漠人世的無限哀憐。

現實社會中傳統文化、倫理道德、自然山水的衰敗呈現三位一體性,這一衰敗過程有著相同的根源,即工業文明刺激下的人類貪欲泛濫,社會世俗化的進程日漸加速。與《三江片斷》相似的主題和敘事風格也出現在劉春筆下,他的《流失》深具鄉愁意味,盡管一再強調對故鄉的熟識,每一行詩卻都在述說鄉村生活衰敗之后的陌生,這種陌生感在少年時暗戀的鄰家女孩身上達到頂點:“終于,我看到年少時暗戀的鄰家女孩/我流出欣慰的淚水/她朝我瞟了瞟,目光又落在/手中的麻將牌上”,淚水與麻將牌之間最樸素的對照揭示了社會倫理生活已跌落到深淵。

劉春的另一首詩《敘事》述說男女情感、家庭關系在道德淪喪中土崩瓦解的過程,敘事使詩意更直接。男人與女人相識、相知,失去道德約束各自尋歡,詩人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他們的情感戰爭。結尾以總結性口吻將具體事件升華為俗世規律與輪回,通俗的言說呈現現實的真相。

青 年

廣西90后詩人祁十木、趙山河、牙侯廣和高寒等,他們是改變廣西詩壇格局的力量,不僅僅因為青年預示著希望,而是他們以并不太深厚的人生經驗能在詩中透射出的氣象和潛質。

強烈的生命體驗是他們著力在詩中表現的內容。他們對生命懷有敬畏,并能嚴厲審視壓抑而荒唐的現實,極少“為賦新詞強說愁”。祁十木的《捏食物的人》從生命的盡頭折返,寫一個貧病交加中的人如何走向死亡,“捏”成為描寫生之艱難最準確的動詞,現實的殘酷震撼著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生命的輕薄與現實的沉重之間形成悖論,詩歌就像電極那樣依靠矛盾的連線獲得力量。

詩人的一個重要使命是發現真相,并以詩歌的方式無限接近真相。牙侯廣的《討債》撕掉了這個世界最后一層遮羞布,揭穿了美麗誘人的謊言。面對拖欠的裝修費,“父親啞口無言/收拾完工具/抽了幾口悶煙/走了”;時間一年一年過去,錢始終無法討回,父親的善良被利用,他只能把憤怒和無奈埋在心里,父親的木訥是對現實世界的絕望和控告。諸如此類的遭遇發生在大多數人身上,牙侯廣嘗試著挖掘現實的本質。

青年詩人的創作還表現了對家園的眷戀。傳統在90后一代人身上的影響遠沒有前代大,所以在朱山坡、黃土路、盤妙彬、劉春等的詩作中據以對現實進行比照的歷史坐標在90后的寫作中是缺失的,他們在詩中反復書寫的是當下的鄉村生活經驗。而在對現實經驗的表達中,故鄉和母親兩個傳統母題又常常是其中最重要的書寫對象。高寒的詩在生活場景中捕捉詩意,詩意溫暖中伴隨著傷感。趙山河的詩來自生活的寓言,注重內在場景和意象的關聯性,《娘的電話打不通》既寫出了母親的艱辛,又表達了自己遠離家鄉無力幫助母親的內疚感,動人心弦。

牙侯廣的《一只患病的母狗》和祁十木的《敘事:獻牲》是廣西90后詩歌中的重要篇章,這些在鄉村生活語境里誕生出的詩篇,天然帶有質疑現實的基調。前者人與狗具有相同的身份角色,當狗因為患癌而痛苦地死去時,母親的話打碎了人之為人的所有可能性。而在《敘事:獻牲》中,人打著敬神的幌子,將人類的罪惡用無罪的牲靈代替,人性與獸性發生反轉,生命的潔凈與骯臟昭然若揭。

猜你喜歡
廣西現實詩人
廣西貴港
《廣西戲曲》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漫畫:現實背后(下)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詩人與花
廣西詩歌五人談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當黑客技術照進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