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2016-11-26 11:08駱恩美
小品文選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詞語課文閱讀教學

駱恩美

(漢源縣三交鄉中心小學 四川 雅安 625303)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駱恩美

(漢源縣三交鄉中心小學 四川 雅安 625303)

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是新世紀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多形式讀;培養閱讀能力

1 以讀為本

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要求他們讀每篇課文都要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首先要正確地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讀。在正確讀的基礎上,重點要求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

2 讀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領悟。在讀中領悟。就是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學生對課文有所領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閱讀和表達的能力,是謂“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學課文都是經編者精心推敲選擇的佳作,均有啟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可特別注意對重點語句的點拔,誘導通過朗讀吟誦,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我愛故鄉的楊梅》課文描述“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在雨霧中歡笑?!痹谥笇W生品讀課文中,創設情景播放有關楊梅樹吮吸甘露的圖景,啟發學生由其意景美,下雨的聲音,吮吸的樣子,山林的景象,聯想語言文字再進行描述。學生描述道: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輕輕地下,山蒙蒙,樹也蒙蒙,楊梅樹醒了,它伸伸腰,笑容滿面拌擻精神,咕咚咕咚,多甜美??!你看它那貪婪的樣子,像嬰兒吮吸母親的乳汁一樣,吸得多歡??!那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它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那些嫩葉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

3 多形式讀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n堂教學要避免單調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設計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在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如教《火燒云》這篇課文的4、5、6自然段時,由于這三段的構段方法是相同的,我把讀思、讀說、讀寫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師引讀:“⑴師: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么?生讀有關的句子(下用“生讀”表示)。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⑵師:忽然又來了什么?生讀。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⑶師:接著又來了什么?生讀。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老師引著大家這么一讀,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啟發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然后設計讀寫結合訓練:天空里還會變些什么來?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幾句話。(①天空里出現或來了什么?②是什么樣子的?③后來如何變化、消失的?)

4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匯、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4.1 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

4.2 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1)指導預習,教方法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如在教學《孔子拜師》一課時,讓學生按上述預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 課文主要內容,并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后,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

(2)上好精讀課,教學法

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3 培養閱讀能力要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梢宰寣W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

4.4 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后,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苯處熃又鴨枺骸澳闶窃趺粗赖哪??”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庇捎趯W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

5 營造良好閱讀氣氛

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的閱讀創造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其中,硬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藏足夠的圖書,配置較大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軟環境則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如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等。這樣,就能使他們在閱讀中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駱恩美(1964-),女,漢族,四川雅安漢源人,小學高級教師,大專,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三交鄉中心小學,研究方向:文史方向。

G623.2

A

1672-5832(2016)11-0137-01

猜你喜歡
詞語課文閱讀教學
容易混淆的詞語
腦科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舉隅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談小學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
找詞語
背課文的小偷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一枚詞語一門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