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2016-11-26 11:08吳佳琳
小品文選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禮貌語義跨文化

吳佳琳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論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吳佳琳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資助項目(YCSW2015132)資助

全球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缥幕浑H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語言的交流之中??缥幕Z用學是語言學最新發展的一個領域,它是研究在使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時所出現的語用問題。本篇論文主要討論了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并把語用失誤分為語用語言失誤以及社交語用失誤,然后從說話人用詞不當引起歧義和聽話人未理解說話人的言外之意這兩個層面具體討論了語用語言失誤,以及從交際模式的套用、未正確把握說話分寸和未正確認識身份地位和語言之間的聯系這三個方面來具體討論社交語用失誤,最后總結出學習英語不僅要掌握豐富詞匯和學好語法還要對比本族語與目標語之間文化背景的差異,從而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跨文化交際;語用學;語用失誤;語用語言失誤;社交語用失誤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增強,跨文化交際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缥幕浑H多指交際一方或雙方使用非母語進行的言語交際,由于使用外語交際時總會或多或少地伴隨母語的文化特征,所以也稱跨文化言語交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圖示,文化圖示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背景知識結構,因此使用不同語言具有不同的文化依附的人們在意義構建、話語理解時會產生不同的期待。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語用學與語言的具體應用密切相關。不同文化背景的說話者具有不同的語言習慣和特點,因為說話人的母語文化圖示不同,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語用差異甚至是失誤。這是跨文化語用研究涉及的主要方面。

1983年,Jenny Thomas最早正式在她的文章“跨文化語用失誤”中提出語用失誤概念,同時建立了分析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理論框架。語用失誤并不是指語言本身的錯誤,也就說并不是語法結構有錯誤而導致語義錯誤。語用失誤通常是指因說話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達習慣而導致的語義偏差。在中國,何自然等最早研究了語用失誤。1984年,他們用引用托馬斯的理論深入調查研究了中文和英文的語用差異并且用此調查結果解釋了語用失誤。

根據Thomas的觀點,語用失誤分為由于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或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影響而引起的語用語言失誤和由不同語言所依附的文化差異或社會文化習慣所引起的社交語用失誤兩個方面。

1 語用語言失誤

在目的語國家生活學習,與該目的語使用者直接接觸,了解本族語人使用的語言習慣對于學好一門外語至關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學習外語者都有機會與本族語人長時間接觸。人們使用語言時總會結合語境去遣詞造句以求準確表達語義,但經常出現非本族語語言使用者使用的話語不符合本族語人的語言習慣,甚至不懂正確表達方式,而是按照母語的語言習慣去說話的情況。

語用語言失誤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的語用語言失誤指說話人措辭不當,或使用了歧義詞語,導致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在特定條件下的語義或所指范圍,也就是說說話人以為聽話人能夠充分理解自己的話語;第二層面的語用語言失誤指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要表達的言外之意,或話語的言外之意沒有表達清楚,也就是說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的用意,作出了錯誤的語用推斷。

1.1 第一層面的語用語言失誤

在國外的巴士車上,一名中國游客想要咨詢司機什么時候能夠到達機場:

A: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n we get to the airport?

B:Don’t worry, you will not miss it.

中國游客為了體現禮貌原則,使用了禮貌性開頭語來問司機什么時候可以到達機場,正是因為這樣導致語義產生了歧義。司機的回答中體現他以為乘客要求他在到達機場時告訴他一聲,司機把when引導的句子看成是時間狀語從句。如果中國游客把when替換成what time的話就可以避免歧義的產生。這種語用失誤一般發生在特定的語境中。

1.2 第二層面的語用語言失誤

1.2.1 未理解施為句

這一層面的語用語言失誤經常發生在施為句中,一般指聽話人誤解說話人的施為用意。比如同學A與坐在窗邊的中國同學B進行對話:

A:The window is open, I’m so cold.

B:Me too.

顯然,來自中國的同學B并沒有理解到同學A要他關窗的請求,而是把這個請求當做為一種陳述句。同學A應該是抱怨窗戶打開了,所以他很冷,這是一種施為用意。如果同學B正確理解了這個用意,他應該及時關窗。來自中國的聽話人受到英語教育的影響,他們認為英語國家的人在發出請求時一般都以一下句式開頭:Could you please, Could you help me to , Do you mind等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作出了錯誤的語用判斷。

1.2.2 濫用完全句

英語的學習者習慣于使用完全句來回答問題,但是并不是使用完全句就是正確表達了句子,有時候完全句存在其他的語義。比如:

A:Have you had you meal.

B:Yes, I have had my meal.

使用完全句會讓說話者以為他不耐煩,希望他停止發問。濫用完全句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量準則要求說話人所提供的信息應是交際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也就是說所提供的話語應包含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并且不應超出所需要的信息。B回答的信息超過了所需要的信息,聽話人就會去推到多余的信息的語用含義,從而就以為B不耐煩。

1.2.3 任意套用詞語及句子結構

在英語中,一個字面意思可以用多種表達法,但是表達出來的語義各不同。在入門學習英語時,中國學生在老師的教授下偏愛使用一些他們認為禮貌性的開頭語表達請求或者詢問,例如:Could you please, Do you mind, Perhaps you could等等。但其實Perhaps you could并不是表示請求,而是表示要求對方接受,一般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

比如以下兩句話:

(1) Could you please meet me at 2 O’clock?

(2) Perhaps you could meet me at 2 O’clock.

第一句話就比第二句話更加的禮貌,在請求他人在自己規定的時間下約會時只能使用第一句,第二句通常出現在上級對下級的對話,要求下級在他空閑的這個時間來見他。

1.2.4 未正確理解委婉語

英語中存在很多委婉的表示方法,但是很多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并沒有接觸此類用法,所以直接從字面上理解句意,沒有理解到句子的真正含義。在英語中,身體機能是需要避免的話題,因此對于廁所的表達有多種多樣,比如:Can I use the restroom? Are there any public conveniences nearby? The ladies and gents are down the corridor on your right。甚至還有一些俗語的表達方式,比如:I’d like to pay a visit to the smallest room of the house。其中用the smallest room of the house來表達廁所產生于很久以前的英語表達法里。

2 社交語用失誤

社交語用失誤指跨文化交際中因不了解雙方的社交規約、禮儀準則或風俗習慣等文化差異,導致語言形式選擇上的不恰當。社交語用失誤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交際模式的套用

說話人照搬母語文化中約定俗稱的禮貌規范和社交準則,在與西方人交流時運用中國人的交際模式,從而陷入尷尬的局面或者引起某些誤解。當西方人聽見他人問“吃了嗎?”時會以為對方要邀請他去吃飯,當聽見“去哪兒?”時會覺得他人侵犯了自己的行動自由,而中國人只是想要表示熱情而已。

2.2 未正確把握說話分寸

在這里的未正確把握說話分寸并不是指說話不禮貌,而是指中國人過于重視禮貌原則中的得體準則而忽視了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因為文化背景不同,中國人的價值觀是主張謙虛得體,而西方人在獲取信息時則希望對方直接了當并且信息足夠。

2.3 未正確認識身份地位與話語的聯系

身份地位不同,使用的話語也應該不同。對熟人或者對身份地位較低的人使用過于禮貌的用語會讓目標語聽話者感到不舒服,對陌生人或者對身份地位較高的人使用過于隨便的用于會讓目標語聽話者感到被冒犯。比如在中國,我們乘坐的士時會向司機說道:“麻煩去XXX?!币虼?,很多中國英語學習者就會直接翻譯這句話向西方的士司機說道:“Would you mind take me to XXX.”這樣顯得過于禮貌,司機也會感到不適。

在英語學習中,中國的教育大多注重學生少犯語法錯誤并且口語流利。其實,在與英語國家的人交流時,對方會理解說話者的口音以及語法問題,問題不大的語法以及口音問題并不會影響交際的完成。但是,如果發生了語用失誤,目標語聽話者也無法判斷說話者時失誤還是故意這么表達的,從而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應。學好一門外語不僅僅要學習好語法以及掌握一定量的詞匯,還要對比本族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克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1]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2] Thomas,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Applied linguistics,1983.

[3] 姜望琪. 當代語用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 何自然. 語用學概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 何自然,閻莊. 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查[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6(03).

[6] 何兆熊. 新編語用學概要[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吳佳琳(1992-),女,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H030

A

1672-5832(2016)11-0235-02

猜你喜歡
禮貌語義跨文化
真實場景水下語義分割方法及數據集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禮貌舉止大家學 !
禮貌舉止大家學!
“吃+NP”的語義生成機制研究
情感形容詞‘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語義分析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暗戀是一種禮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