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要實現“三通”

2016-11-26 02:36王藝琳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關鍵詞:三通自然段課外

王藝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18-01

呂叔湘先生曾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边@充分的說明了限制在課堂上的語文學習是封閉的,是脫離現實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教學是不可能高效的。到底如何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呢?

一、語文教學要實現學科間的溝通

葉圣陶說:“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天、史、哲、經,學習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笨梢?,語文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語文含有豐富的外形美和內質美,諸如語言的音樂美,文字的繪畫美,層次的節奏美……這自然而然地使語文跟音樂、美術等學科是息息相通的。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溝通是現代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構建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樂學好學,學而不厭,學之有物。如教學古詩《所見》,在學生會讀、會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詩畫成美麗的畫面,使他們感受古詩的語言美以及詩中蘊含的圖畫美。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樂趣,理解詩意的教學任務也迎刃而解了。教學《開國大典》一文,引導學生在預習時從中國地圖中找出:長城、白山、黃河、長江、天山,促使他們復習一些地理知識。教學社會課《上海市》、《西雙版納》,讓學生在課本上領略祖國的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鏈接各族人民的風情習俗……

在習作時,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其中的習作方法以及好詞佳句,也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優美語、句、段。

二、語文教學要實現課內外溝通

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都有共識,課內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每個學期只閱讀那二、三十篇的文章,即使篇篇都會背誦,所得也非常有限。莊子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辈恢匾曢L期、大量的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好課文知識,積累方法,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廣泛地閱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達到修訂大綱的要求:課外閱讀總量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我們應該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轉變教師的“教”為“不教”,學生的“學會”為“會學”,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自己讀書的能力,使他們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如教學“怎樣讀懂一篇文章”,首先要以本組的課文作為例子認真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怎樣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看看這篇文章有幾個自然段,認真讀懂每個自然段,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然后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想象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教師把這個基本的讀書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運用方法去大量閱讀課外的各種文章,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達到多讀而厚積的目的。

三、語文教學要實現校內、外溝通

心理學表明:兒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強,他們活潑好動,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以及現代語文教學的需要,我們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開辟校外學習語文,能夠培養學生的交際、自立、自主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學生要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讀;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會自己的東西。

總之,語文教學就要改變觀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不斷創新,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和語文實踐的空間,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猜你喜歡
三通自然段課外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隆德縣三通古碑考釋
美麗的秋天
“三通兩平臺”推動下的我國在線教育出版發展
讀寫結合教學中“三合三通”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