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公共圖書館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數據庫建設
——以饒河縣圖書館為例

2016-11-27 16:02
決策與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赫哲族文化遺產物質

馬 饒

饒河縣圖書館 155700

基層公共圖書館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數據庫建設
——以饒河縣圖書館為例

馬 饒

饒河縣圖書館 155700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為國內外所重視,基層地區的數據庫的建設也變得更為勢在必行,基層公共圖書館應依托自身資源優勢與傳播優勢,積極參與到這股文化主流之中,把本地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文獻數據庫。

公共圖書館;赫哲族;非物質文化;數據庫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數據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數據管理已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顆閃爍明珠,正熠熠生輝,彰顯著其不可替代性。但隨著歲月的推移,赫哲族文化面臨極其嚴峻的危機。

饒河縣轄赫哲族世居地四排,擁有古老的漁獵文明,建立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責無旁貸。

一、建立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意義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地方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反映饒河地區經濟、歷史、文化、教育、地理、風土人情、人物傳記、物產資源古跡遺存等重要內容,隨著公共圖書館工作觸角延伸至參與非物質文化文獻保護與開發過程,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地方文獻的特色館藏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已經勢在必行。

二、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構建

(一)建設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秉承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三大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是一個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需要先進的數字技術基石,基層公共圖書館雖然科技技術、設施與專業技術人才有所欠缺,但基于2006年始黑龍江省圖書館已開始特色館藏數據庫建設,迄今已擁有強大的數據技術與人才底蘊,2010年以后,陸續向縣級分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幫助市縣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并不斷輸送技術支持與人才支持,基層公共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已立起跑線上。

(二)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方式

作為數據庫建設前期的準備工作之一,饒河縣圖書館收錄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主要采取主動收集。

(三)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范圍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為主:①口頭傳說和表述 ;②傳統表演藝術;③生活習性、民俗活動、禮儀、節慶④有關自然界或宇宙的知識和實踐;⑤傳統手工技能;⑥體育;⑦相關的文化場所;⑧技藝傳承人。饒河縣內赫哲族知名人士遠有樺樹皮技藝傳承人尤連仲、伊瑪堪藝術家葛長勝、語言教育家尤金蘭,近有國家樺樹皮技藝傳承人付占祥、民間藝術家付玉玲、省級薩滿舞傳承人葛玉霞等,他們的藝術資料與時更新,收錄范圍廣、難度大。

(四)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類型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類型主要包括:紙質圖書、報刊、匯編、論文、調研報告、手稿、磁帶、照片及影像資料。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主要的特點是有語言沒有文字,其文獻資料相對少,多為后人著述的教材與翻譯曲譜,資料多以圖片與視聽資料居多,這就為收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五)基礎設施配備

目前應用于數據庫建設的主要設置主要有:4核CPU,內存4G硬盤500G惠普臺式電腦一臺,用于數據傳輸;三星相機一臺;掃描儀一部;復印機一臺;錄音筆一支。

(六)文獻數字回溯

文獻數字回溯首先面對的對象是圖書、手稿、曲譜等紙質文獻。日趨成熟的數字技術為紙質文獻轉化為數字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微縮膠卷曾經是文獻數字化的一種有效手段,但由于清晰度不度與格式轉化等制約,基層圖書館紙質文獻轉化為數字化主要采取掃描儀掃描,通過對文獻逐頁掃描,以圖像的形式保存為JPG格式照片。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簡單易行,缺點是圖片格式大,計算機占用內存大。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鍵盤將文件重新錄入,存為HTML文檔,但這種方式耗時長、差錯率高。磁帶與光碟的數字化,主要是通過軟件把其轉換為音頻文件,然后上傳到數據庫。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需配備專人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數據庫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圖書館專業知識,還要精通情報學知識與技術,更要具備一定的技算機知識,以便于進行圖書資料分類、索引,熟練應用各種計算機軟件?;鶎庸矆D書館人員知識體系不完備,技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稀缺,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為提高館員綜合素質,基層圖書館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措施,請圖書情報與計算機專業人員進行業務知識理論學習與培訓,讓館員出館進行計算機技術深造,這種方法行之有效解決了基層圖書館數據庫從業人員能力不足的困難。只有保證了從業人員的專業化,也能確保數據庫建設過程中的專業性、準確性、真實性,實現我們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宗旨所在。

(二)注重數據庫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赫哲族非物質文化數據庫的建設需要把好數據質量關,建立完整的工作細則,從數據的采集、著錄、標引每一個工作環節入手,這些是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地方文獻數據庫的基本前提,認真細致工作的同時,也要切實意識到數據庫的建設必須維持持續性,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也非一日之功可成。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含著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想象力與文化意識,承載著赫哲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碼。保護和利用好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切實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正日趨消亡,將其保護好、傳承好任重而道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新時代的圖書館人不遺余力參與、投入到對其的保護、傳承工作中去,使這一古老的赫哲漁獵文明永久的流傳下去。

[1]鄒啟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指南[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赫哲族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論新時代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傳承赫哲族音樂的幾點思考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賞冰樂雪活動中的應用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