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16-11-28 08:06吳文艷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依從性

吳文艷

摘要:目的 對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分析。方法 12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均為我院收治,平均將其分成A組與B組,B組實施常規護理,A組實施個案管理護理模式。結果 A組在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環境以及自身生活評價等方面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且A組PANSS評分與SDSS評分明顯少于B組(P<0.05)。結論 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應用個案管理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改善神經功能。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個案管理護理;依從性;神經功能缺陷

個案管理護理模式為一個充分合作過程,該過程包括評估、計劃、執行、協調、監督以及評價等方面,將患者作為一個完整個體,將患者個人優勢充分發掘[1]。本研究對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病程5年內、年齡16~45歲、有條件接受隨訪以及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77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為17~46歲,病程范圍為6個月~3年,63例已婚,57例未婚;患者學歷均為初中以上水平。平均將其分成A組與B組,每組6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婚史等基礎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組實施常規護理,采取傳統責任制護理模式,患者住院期間內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出院后不給予跟蹤護理,僅于出院1個月、3個月、6個月以及12個月后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服藥、復診、生活等方面情況。A組實施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2.1制作個案管理登記表 制作個案管理登記表,主要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聯系電話、家庭成員、病情、診斷、治療情況、入院日期、出院日期、隨訪日期、患者服藥、病情、復診以及工作生活等情況進行登記。

1.2.2建立個案管理小組 建立個案管理檔案,選擇在精神科臨床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護師作為個案管理員,每一名個案管理人員管理十名患者的檔案。自患者入院第1天起,就主動接觸患者與家屬,并記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制定個案檔案。

1.2.3綜合分析患者資料 綜合分析收集的患者資料,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行評估,加強個案管理人員、患者家屬以及主管醫師的緊密配合,以增強護理效果、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恢復社會功能為目的,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并安排個案管理人員進行一對一服務。

1.2.4個案管理護理方案 主要從心理、生理等層面對患者實施個案管理方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康復:住院過程中,安排心理咨詢師對患者個人、集體性的心理護理;在社區,安排殘聯建立心理康復活動中心,并建立心理輔導熱線,指導患者定期到心理康復中心咨詢專家;②生理康復:患者入組后,即可指導患者進行癥狀自我監控、自我處置等訓練,并為患者提供短信服務或者電話提醒等服務。要保證該服務貫穿護理始終。

1.4觀察指標[3-4]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病情以及社會功能等指標。其中,生活質量應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WHOQOL-BREF)進行評定,主要包括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環境領域、社會關系領域以及自身生活總評價等方面;病情應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進行評定;社會功能應用社會功能缺陷量表(SDSS)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

1.5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給予t檢驗,如P<0.05,則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A組在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環境以及自身生活評價等方面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P<0.05)。

2.2兩組患者PANSS評分與SDSS評分對比 入組時,兩組患者PANSS與SDS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A組PANSS評分與SDSS評分明顯少于B組(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疾病具有病程遷延、易復發以及致殘率高的特點,患者與家屬往往失去治療信心,且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存在著自行停藥的情況,進而陷入停藥、復發、再治療、停藥的循環中,給療效產生較大影響,使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并降低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其中,個案管理護理模式為一種實現患者與醫護人員共同合作的過程,患者均具有一定優勢,醫護人員在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評估過程中,將患者個人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并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與此同時,患者自身也積極參與到護理計劃中[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A組在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環境以及自身生活評價等方面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且A組PANSS評分與SDSS評分明顯少于B組(P<0.05)。說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案護理管理模式,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加快社會功能恢復,并改善病情。

綜上所述,應用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進行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神經功能。

參考文獻:

[1]曾海燕,黃慈芬,林春潔.延續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案管理模式干預的效果[J].吉林醫學,2015,36(7):1446-1447.

[2]黎翠云,楊宇,江連娣,等.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9):1371-1373.

[3]崔虹,何夏君,丁寒琴,等.個案管理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23):77-79.

[4]戚惠娟,唐薇韻.個案化管理對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體重增加的干預作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1):93-95.

[5]余秋容,葉飛英,李菲,等.個案管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3):132-134.

編輯/肖慧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依從性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對改善癲癇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藥學服務與用藥依從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松弛治療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癥干預的效果觀察
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22例臨床觀察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