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體育教學中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研究

2016-11-30 20:41張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

【摘 要】終身教育是二十一世紀最為重要的一種教育理念,它將教育視作長期化,甚至終身化的工作。中學階段的體育意識培養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培養工作需要引起各方注意。文章圍繞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意識培養工作而展開,對終身體育的含義及其意義進行介紹,針對目前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多元化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工作

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和發展,為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學校對中學生的培養工作,不能夠也不應該局限在智育方面。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應該得到重新的審視和定位。

1終身體育的含義

學生與體育的關系十分復雜。大致可以概括為從被動到主動,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兩大階段。學生一開始在接觸和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是無意識的。但隨著教育的科學化和體系化,學生開始逐漸認識到,體育鍛煉有規律可循。并且在體育規律的指導下,更容易保護自己,減少運動損傷。

終身體育是由終身教育衍生而來的一個概念,具體是指體育教育的終身化。終身體育的目標在于,鼓勵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促進心理健康,實現健康發展。

體育教學觀念經歷了長時間的改革和發展,從一般意義上理解,終身體育是指生命從始至終,在增強身體素質和提高健康水平理念的指導下,從事體育鍛煉、參加體育活動。從更為科學的角度講,終身體育更加側重體系化和整體化。在不同時期,人類生長發育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教師應該選擇科學適宜的體育鍛煉項目和強度,促進體育鍛煉實現持續化和健康化。

2終身體育的意義

由國家制定和發布的教學體制和任務規定,新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學工作應該朝著更深的方向發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終身體育教學的評估工作,應該圍繞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學生的運動技能,以及學生的運動參與等展開。

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需要經過體育教育的不斷強化。中學體育教育中,終身體育意識的輸出和重復,有助于學生從體育鍛煉中尋找到興趣和動力。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體育教學朝著快樂化和生活化的方向迅速發展。與此同時,體育終身化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體育既是其他教育發展的基礎,同時也可以為其他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促進作用。中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是實現體育終身化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中學階段終身體育的重要性不斷得到凸顯。一方面,中學體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延伸和發展;另一方面,中學體育教育又是高等體育教育的基礎和前提。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時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效果更為良好,更有助于學生終身受益。

3終身體育的教學現狀

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體育教師的有意識引導,另一方面是學生的積極配合。任何一方主體的缺位,均會影響到終身體育教育的成果。

3.1學校的認識不到位

由于傳統教學體制對體育教學工作長期忽略,部分中學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應試體制下,體育水平的高低并未與學生的升學產生直接關系。體育課程的設置流于形式的問題十分嚴重。

3.2教師的認識不到位

中學的體育教育能夠長遠地指導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挖掘學生的運動天賦。但教師未從根本上貫徹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大大影響了終身體育理念的普及。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突出,但理論知識學習和理念更新較為落后。對終身體育概念的不正確解讀,影響了終身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利于學生感受終身體育帶來的積極作用。

3.3學生的認識不到位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身體素質正處于逐步強化的階段,對終身體育的重要性缺乏長遠和客觀的認識。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從事長時間體力勞動的機會十分罕見,吃苦耐勞的品質需要進一步強化。

4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中學時期,是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是效果最為突出的時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接受科學化和持續性地體育訓練,對于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1學校完善基礎設施,提供完善硬件

中學階段的學生,興趣點十分多元。提供豐富的體育設施,便于學生找尋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合理開發學生的運動潛力。學??梢蚤_設球類運動、武術類運動、體操類運動等項目,球類運動又可細化為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子項目,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行項目。

基礎設施的完備,對于激發學生的運動活力,具有基礎性作用。鍛煉的場地增加,選擇的機會充分,有助于保證一定的練習量。體育教師的指導,有助于學生掌握專業的運動技巧,減少運動損傷。中學階段,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有益于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后,仍然保持對運動的熱愛。

4.2教師轉變既有觀念,豐富教學內容

中學階段接受的教育和養成的知識,對于青少年的終身發展都會起到持續性的影響。因此,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轉變錯誤的體育觀念,糾正錯誤的運動方法,對于學生長遠的人生發展,大有裨益。

在舊的教育體制下,體育教學工作圍繞著競技體育而開展。對于教師而言,培養出來潛在的運動員數量,成為評價體育教師教學成績的主要標準。對于學生而言,以競技體育的標準衡量不具有專業修養的中學生,不僅不公平,而且容易引發教育事故。

轉變既有的錯誤觀念,豐富體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對于培養終身體育意識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體育教學成果的標準不應該局限在簡單的運動成績一方面,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等角度,對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解讀,以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為導向。體育鍛煉的結果不具有可存儲性,現階段的鍛煉只能保證現階段的身體健康,持續運動才能保證終身健康。從完善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入手,對終身體育教育理念進行解讀,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是體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切入點。

4.3學生了解終身體育,主動進行鍛煉

體育課時的增加對于教師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但教師同時也應認識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和支持。轉變體育教師占主導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成為體育課程學習的主體,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和興趣,才是終身體育理念的核心問題。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有助于學生緩解心理壓力、釋放情緒。中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的發展都超乎以往的認知水平,學業壓力、升學壓力都使得學生處于身心焦慮之中。鼓勵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釋放壓力、提高免疫力,對于學生進一步體驗體育的魅力而言,具有積極地能動作用。

體育基礎知識的講解,對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而言,具有關鍵性作用。學生對于部分體育運功的畏難情緒,不利于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體育鍛煉。對此教師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將學生畏懼之處予以必要的講解,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在潛移默化中將運動的益處傳達給學生。

5結語

體育終身意識的培養是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得以重新審視的環境下產生的。中學階段體育終身意識的培養,放眼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持續性提高,保證學生對運動有長期性的興趣。開展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工作,需要學校營造良好的體育環境,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豐富體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從事體育鍛煉,在鍛煉中成長,在成長中鍛煉。

參考文獻:

[1]孟曉飛.淺析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J].價值工程,2010,29(16):222-222.

[2]李嘉玲,秦小強.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2,(4):39-39.

[3]白君花.淺談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途徑[J].山東青年,2014,(6):84-84.

作者簡介:

張靜,女,河北,漢族,1982年1月,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中學體育教學。

猜你喜歡
中學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
論中職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方略
融入健康教育、改革考評機制
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策略
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思考
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
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途徑研究
體育游戲對尋甸縣仁德二中體育教學的意義及其應用分析
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